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南京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既是很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的内容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图中历史事件发生在

    A. 1894年(农历甲午年)

    B. 1898年(农历戊戌年)

    C. 1901年(农历辛丑年)

    D. 1911年(农历辛亥年)

  • 3、下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 B.毛泽东号召对日冠最后一战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 4、“手工业生产是分散的、落后的、保守的、盲目的,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提高其生产力。”材料讲述的是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A.内容

    B.背景

    C.地位

    D.影响

  • 5、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

  • 6、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D. 割占台湾

  • 7、19世纪末,状元出身的张謇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当时哪一股社会热潮(  )

    A.实业救国 B.思想解放 C.君主立宪 D.共产主义

  • 8、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是在(     

    A.1971年

    B.1992年

    C.2002年

    D.2012年

  • 9、1895年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0、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他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献出了26岁年轻的生命。他是(     

    A.罗盛教

    B.黄继光

    C.邱少云

    D.杨根思

  • 1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石油工人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 1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的事件是(  )

    A. 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成立 D. 北平和平解放

  • 1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公私合营

    B. 推行公司制

    C.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废除国有制

  • 14、一个人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但有些人姓名往往反映出其出生的时代特征,如“文革”时期出生的叫“马文革”“李红卫”,大跃进时期出生的叫“李跃进”,按这一逻辑去推断“李援朝”应该出生于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8年   D. 1969年

  • 15、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 16、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什么新常态的科学判断(  

    A.速度变化、环境美化、动力转换

    B.环境美化、科技创新、动力转换

    C.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D.结构优化、质量强化、动力转换

  • 17、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中华民国建立

    C.国民政府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8、由著名导演管虎执导的战争题材影片《八佰》(见下图》于2020年8月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取材于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 19、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康熙年间

    D.乾隆年间

  • 20、电影《八佰》主要讲述了谢晋元率部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的故事。此电影取材于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列左图人物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右图人物____于2008年9月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_______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___________

    (3)种植园和 _______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4)1785年,瓦特改进的______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 23、1930年,以红四军为主力在赣南、闽西建立起___________革命根据地。1931年冬,经过普选 ,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___________成为红色政权首都。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 10月,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从这里(红色首都)开始___________

  • 24、国家通过( )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种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2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中日甲午战争中____________全军覆没,__________失败。

     

  • 26、__________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这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27、标志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标志新民主主义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 28、文化大革命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

  • 29、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如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______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______

  • 30、1951年,以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为了密切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一五”计划期间川藏公路、_____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伟大的历史转折

    1935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197812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22日结束)。这两次会议都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请你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及意义。

  • 32、想一想: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 33、1949—1952年是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据此,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时期,我国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哪次会议通过的?

    (2)这一时期,我国在国际上同帝国主义进行了什么斗争?结果如何?

    (3)这一时期,中共同封建势力进行了一场什么斗争?主要在哪一地区开展?

    (4)这一段历史对我国有何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在对待西学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次运动?两次运动最大区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