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温州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条约的规定(  )

    A. 《望厦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南京条约》

     

  • 2、三国时期踊跃出不少英雄人物,为后世广为流传,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

    ①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②孙权在建业称帝

    ③卫温到达夷洲

    ④曹军偷袭乌巢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我国扩大开放的又一国家战略。近代史上,我因的“大门“却在不断地被动开放。将下列通商口岸按照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京

    ②上海

    ③苏州

    ④天津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 4、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有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邓世昌 D. 左宝贵

  •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A.领导“反割台”斗争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 6、“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抗击倭寇,平定东南沿海倭患

    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打败法国,稳定西南边疆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 7、对于辛亥革命,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神州大地掀起了改革的热潮。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A.农村

    B.城市

    C.西北内陆

    D.东南沿海

  • 9、解放了东北全省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 10、如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图中③处现象的出现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11、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重新确立了“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决定了平反冤假错案

    D.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 12、观察下面漫画,请判断它与哪一文件有关()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明定国是》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 13、如表是小明同学围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进行的知识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相关事件

    主要内容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D

    中共十八大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A

    B.B

    C.C

    D.D

  • 14、下列历史事件揭露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平型关大捷

  • 1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并投产的项目有(  

    ①辽宁鞍山钢铁公司的行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6、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17、“出身农家,苦读诗书,四次乡试,次次落榜。创‘拜上帝会’,建人间天国”。材料中讲述的是某人的经历,该人物是

    A.杨秀清

    B.曾国藩

    C.洪秀全

    D.石达开

  • 18、每个时代都有着反映鲜明时代特色的流行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流行语的出现放映了(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C. 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进步   D.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严重

     

  • 19、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面三幅图片。这些图片反映的史实是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汉阳铁厂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20、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登载了国家的政治大事

    B.由英国人创办

    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

    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工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21页最后一段

    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迫。

  • 23、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

    直接原因:___________,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经过:____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___________→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___________→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___________→翻雪山→___________→突破腊子口→___________年10月到达陕北___________→1936年10月___________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内容:课本P60

    ②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党的历史上___________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长征胜利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不怕艰险、大无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胡适在《》杂志上发表《》一文,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 2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__制度。

  • 26、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

  • 27、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8、_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的召开,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 29、甲午中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有     等。

  • 30、中共十五大指出,______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共十九大确立了__________的历史地位。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

    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严重挫折。

    (1)“工业起步”有何意义?

    (2)“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失误”?

    (4)“严重挫折”指什么事件?

    (5)谈一谈你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所得到的启示与教训

  • 3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什么事件?其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 33、根据所学,回答有关人民解放军战争系列的问题。

    (1)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与国民党和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何意义?

    (3)简要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立即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爱国热潮迅速席卷全国……6月4日传到上海,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二:“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资本私有,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6月以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假如你是史学家,让你来评价这次运动,你会怎么写?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与中心任务是什么?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