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8月1日成为建军节的原因有(  )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③南昌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的序幕④南昌起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又令裁撤绿营,多达100万人没了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反映了(     

    A.光绪雷厉风行

    B.顽固势力阻挠

    C.改革操之过急

    D.改革内容全面

  • 3、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英法对中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的是(     

    A.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B.获得大量赔款

    C.抢劫和火烧圆明园

    D.控制了北京城

  • 4、仔细阅读下图《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北伐军是从广州出发的

    B.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C.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了松花江流城,震动全国

  • 5、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住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评价,其“兴国之梦”是

    A.实业救国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

    D.变法图强

  • 6、按时间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定都天京 ②西征、东征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以下哪一陈述符合毛泽东的“新的革命策略”

    A.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

    B.“八七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秋收起义期间,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8、如图会址中曾经发生的事件,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事件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吴起镇会师

    D.中共一大

  • 9、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我国工业化的起步  

    ②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①③

  • 10、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 11、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了一项决议,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为此,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颁布了(  )

    A.《井冈山土地法》

    B.《中国土地改革法》

    C.《兴国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 12、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可见,我国当时(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运输交通

    其它

    文化教育卫生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农工商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3、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代表以及特邀代表共662人。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A.①说明了会议的内容

    B.①属于历史结论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阐述了会议的意义

  • 14、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咏怀的历史事件(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五四运动

    C. 中华民国的建立   D. 新文化运动

  • 15、在孙中山《讨袁檄文》的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布独立,起兵北上讨伐袁世凯,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袁世凯在北京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指使爪牙刺杀宋教仁

  • 16、“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这是解放前西藏农奴们真实生活的写照。这一情况的之所以能够改变得益于(     

    A.新政协的召开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

    D.改革开放的进行

  • 17、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刊载:“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报道评论的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 18、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未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世界大同

    D.人民幸福

  • 19、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五处通商口岸,其中在今天浙江省的是

    A. 厦门   B. 宁波   C. 南京   D. 福州

  • 20、1942年1月美国《华盛顿报》说:“(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材料中的“大捷”发生在

    A.武汉 B.枣宜 C.长沙 D.太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农业科学家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药学家_____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2、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是__________

  • 2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 24、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_________大,这次会议还确立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

  • 25、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是什么事件?___

  • 26、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______清朝战败, 1842年在南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算衰

    (3)191211______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4)19371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国无辜军民____人以上。

  • 27、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_______》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扩大了侵略权益;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28、________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戊戌变法中________拒绝出走,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慷慨殉难。

  • 29、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到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 30、北伐和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北伐军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________时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辛亥革命的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之一是宣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另一项革命成果是颁布了一个法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请写出这个文件名称

    (3)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什么历史贡献

    (4)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1925年)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几度和谈共谋大业,周恩来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材料三: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又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扬言在三五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但结果却是人民解放军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

    (1)列举材料一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重要成果。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前夕,“周恩来亲历和谈”促成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和平解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展现材料二中“凝聚力”的战役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 33、中共七大的召开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有什么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千年大变局,革新求生存。

    初二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读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时,做了三张书摘。阅读书摘,回答问题。

    以新卫旧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破旧立新经过庚子(注:1900年)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除旧布新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从以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搏下挣脱出……他们高扬科学和民主精神……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1)“以新卫旧”的洋务运动以什么为旗号?

    (2)“破旧立新”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除旧布新”的“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三张书摘,梳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历程。

    (5)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