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收复新疆 C.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
2、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时间是( )
A.1912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3、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 上海是最早的工人罢工的城市
B. 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4、《清议报》在1900年发表时政评论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台湾抗日斗争 B.东学党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政变
5、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
6、解放战争中的战役各有特点,符合渡江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7、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统一
B.中国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中国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8、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提出的基本政策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9、八年级(2)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有关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与历史结论不相符合的是( )
A.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维新派和革命派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和途径是一致的
10、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此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1、长沙蔡锷路因纪念蔡锣得名,蔡锷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1911年在云南领导了反清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领导了(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12、中国历来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历代政权的兴亡治乱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衰替。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是主要的生产者,农民要求获得土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他们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反映。咸丰初,有一部文件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这部历史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民报》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2023年国庆长假期间,各地红色旅游景点人气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厚植家国情怀。”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井冈山—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这条旅游线路的设计展示了( )
上海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井冈山 “开创革命新路” | 延安 “敌后战场指挥中枢” | 北京 “新中国的象征” |
A.国民革命的过程
B.红军长征克服艰难险阻
C.抗日战争的历程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14、毛泽东盛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据此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
A.标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D.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15、“这次作战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毁大量敌人据点,使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这次“作战”是( )
A.平津保卫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6、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时代楷模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值得人们学习、尊敬、传颂的人物。下图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B.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18、上海市的高校从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在校学生人数从1965年的5.25万人降至1971年的3510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1970年开始试招的工农兵学员,入学前大多数只有相当于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学制缩短为二至三年,学员在校期间主要任务又是所谓“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因此大多数很难达到大学本、专科毕业水平。这则材料反映了( )
A.新中国高等教育起点低的现状
B.人们不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C.“文革”对高等教育的摧残
D.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
19、从太平天国进军路线看.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金田一永安一武昌一南京
B.金田一武昌一永安一南京
C.金田一永安一南京一武昌
D.金田一南京一永安一武昌
20、1913年3月20日晚,他奉袁世凯电召北上却在上海火车站突遭枪击,22日凌晨不治身亡。经查,刺杀他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身边的亲信。“他”是
A.李鸿章 B.谭嗣同 C.宋教仁 D.张作霖
21、1924年,_________ (学校名称)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2、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
23、____年,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4、开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_____。
25、1940年下半年,_______领导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954年,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__________
(2)1978年中共十三大会议期间,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__________
(3)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__________
(4)1964年,我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__________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层面 | 具体内容 | 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特点⑩ 。 |
技术(器物) | 近代中国首次主动向学习西方的历史事件是① ,为此先后提出了② 和③ 的口号,大力兴办军用和民用工业。 | |
政治制度 |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④ 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为守旧而灭亡。1898年的变法很快失败,此次变法被称为“⑤ ” | |
思想文化 | 1915年。,⑧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⑨ 的号角,该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
28、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为司令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的皇家园林是______;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制造的屠杀事件是______。
30、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31、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模范人物
(1)党的好干部:_____
(2)“铁人”工人: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2021年3月30日,“舰证中山魂——孙中山与中山舰事迹特展”在“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重庆宋庆龄纪念馆开幕。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简单概括孙中山的重大革命活动。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邓世昌等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的战役——
(2)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
34、材料: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万众欢腾,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
(1)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54门礼炮”、“ 28响”分别代表什么?
(3)该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