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泰安)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2、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实质是
A.重新确立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主要因为( )
A.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
B.南京
C.永安
D.安庆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原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A.改革开放道路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2021春节档热映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玲饰演的女儿穿越回到1981年,其中有一段买电视机的情节,当时老百姓买电视机需要排队凭电视机票购买,此情景反映了( )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
C.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伟大成就
7、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华兴会
D. 强学会
8、“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代赋予当代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国梦而奋斗,横线上应填上( )
A.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
B.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C.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
9、柏杨说:“(洋务派)对西洋文化怀着一种轻蔑和仇视的心情,在不得不屈服时,也只勉强接受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这已是让步的最大限度。”这里“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
A.科学技术
B.政治体制
C.治国理念
D.外交思想
10、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维护封建统治
C.宣传西方学说
D.与顽固派论战
11、1947年土地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A.抗捐抗税
B.减租减息
C.耕者有其田
D.实现土地公有
1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生的重心转为( )
图一 南昌起义 图二 井冈山会师
A.在中心城发动起义
B.开始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C.向农村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
D.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著名画家蒋兆和为新中国诞生创作的庆生之作。画面中人物着工农服装,高举红旗,目光坚毅,动作有力;背景欢呼的人物作虚化处理,突出了主体形象。画面中两位工农代表了千千万万受苦的中国人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代表了新中国的活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14、有一位老人介绍自己的年龄时说:“我是民国25年出生的。”请问这位老人是公元哪一年出生的?
A.1934
B.1935
C.1936
D.1937
15、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为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该法案( )
A.制约了国王的权力
B.宣告国家独立
C.开启了工业化进程
D.确立了共和政体
16、1978年6月,邓小平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与材料观点相一致的是( )
A.科学文化工作的“双百”方针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7、某同学在《纪念改革开放43年的居民消费调查问卷》中发现: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各类消费中,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加大的有( )
①生存性的食品支出 ②高档耐用品消费 ③文化娱乐消费 ④旅游消费⑤教育消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8、“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发动了秋收起义
19、下列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有
①新疆②西藏③云南④广西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的报刊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21、__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________”代替“________”,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________地区。
23、长征中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深圳B.珠海
25、1927年4月__________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6、_____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_____。
27、请举出与下列意义或影响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______ 。
(2)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______ 。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 。
(4)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______ 。
28、_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9、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0、辛亥革命的枪声首先在_________(地点)打响,中华民国在______(地点)成立。
31、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中以什么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2)1898年维新派进行了哪次变法?发动政变,致使此次变法失败的是以谁为首的顽固派?
【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
(3)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的是哪一事件?1912年,哪位皇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4)你认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
32、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伟大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的两个范例。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3、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新中国政权所采取的三项措施。
34、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国道路并为之奋斗的历史。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材料一中“文家市会议”是在哪次起义过程中召开的?该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2)中国共产党解决图一和图二的历史事件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解决方式有何相同点?
材料三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历程。
(3)结合所学,完善国共两党关系思维导图
(4)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5)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你有哪些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