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部创办的海军是: ( )
①南洋水师 ②北洋水师 ③东海水师 ③福建水师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据新华社报道,流落异国他乡的圆明园7件大理石柱,将在2014年秋,从挪威一家博物馆回归中国,这些石柱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雕工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的最高水准。那么,这些石柱流失海外是在(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4、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如头等白洋布的税率减少了76.78%。导致这一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 )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5、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规定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确立上述内容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命运 D.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
6、某同学搜集到一则材料:“1926年8月27日,叶挺独立团翻越高山,抄小路绕到吴佩孚守军的背后,迅速突破阵地,与其他部队一起攻占了汀泗桥。随后,独立团攻克咸宁,并于8月30日攻克贺胜桥。”据此推断他的学习内容是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张学良东北易帜
D.工农红军的英勇作战
7、历史遗址、透迹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凝聚着民族的认同感。下列遗迹中能见证日军犯下大屠杀罪行的是( )
A.圆明园遗址
B.三元古届
C.旅顺万忠墓纪念馆
D.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8、《宋元戏曲考》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下列作品属于“元之曲”的是
A.《水浒传》
B.《天工开物》
C.《窦娥冤》
D.《资治通鉴》
9、今年两会结束后,形成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修改了《宪法》,并成立了国家监察委。那么我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最主要的内容是
A. 通过了《共同纲领》 B. 选举毛泽东为主席
C.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 采用公元纪年法
10、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开的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2、(2015·盐城)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3、如下图显示的是某历史书籍的内容,其中缺少的部分应是( )
第二章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从南昌起义到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二、革命运动的复兴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三、王明“左”倾错误和革命运动的挫折 四、 五、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
A.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百团大战振奋人心
1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文中的“公”是对甲午中日战争中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的赞誉,请问他是谁( )
A.林则徐 B.戚继光 C.左宗棠 D.邓世昌
15、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B.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16、2020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马首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讲究对仗工整,但1916年北京街头却出现了这样一副不对仗的对联,上联是“中华民国”,下联是“袁世凯”。以此来讽喻袁世凯对不齐(起)中华民国。这副对联是针对袁世凯
A.下令解散国会
B.篡夺革命果实
C.镇压二次革命
D.公然复辟称帝
18、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万国公报》
C.《民报》
D.《申报》
19、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0、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下列口号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21、《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22、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23、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4、1950年10月,以(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
25、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26、________(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事件)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7、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1)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________。
(3)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2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被粉碎。
29、1895年,_____(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的口号。
30、1953年中国提出的___________,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
31、探究中华民国历史。
(1)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临时大总统是谁?在哪个城市就职的?
(2)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是谁?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4)列举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的两次斗争。
3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33、哪次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述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南京大屠杀公祭不是要延续民族仇恨,而是要在牢记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南京大屠杀是战争带来的灾难。要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唯有反对战争,走和平发展道路。
(1)材料一中的“亡国条约”是哪一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影响。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3)读史使人明智。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启迪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