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全国各地广泛宣传变法,其中严复在天津的一份报刊上宣扬“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号召变法图强,这份报刊是下列哪一个( )
A.《民报》
B.《国闻报》
C.《万国公报》
D.《申报》
2、蔡元培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先生”指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3、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南北统一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东北易帜
C.“宁汉合流”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4、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据此判断,他是( )
时间 | 1843年 | 1851年 | 1853年 |
事件 | 创立“拜上帝会” |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 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A.洪秀全
B.曾国藩
C.洪仁玕
D.章炳麟
5、下图是1894年伦敦报纸上的一幅漫画,名字是《中日战争》。这幅漫画实质反映了
A.中国必然战胜日本
B.西方列强在观望
C.日本技术先进
D.中国实力雄厚
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
B.抗日战争胜利100周年时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周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7、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联中两个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按需分配
C.按人口分配土地,鼓励多生孩子多打粮食
D.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全国农民一起奔小康
8、“(西欧封建社会)教会居于显赫而重要的地位,并且掌握着经济上与道德上的支配权,教会拥有的无数大地产,其范围超过了贵族,正如在知识方面,教会也超过了贵族一样。”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西欧封建社会( )
A. 教皇掌握行政权 B. 教会拥有多数土地
C. 教会神权凌驾一切 D. 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9、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文中的“他”指
A.左宗棠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10、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1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严禁鸦片
12、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三大主力会师于
A. 会宁 B. 吴起镇 C. 腊子口 D. 延安
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14、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的方案是
A.“拜上帝会”
B.《天津条约》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5、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下表各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D.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6、2009年中宣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肇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名列其中。这座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是因为这座建筑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中共成立 D. 辛亥革命
17、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A. 会宁
B. 南京
C. 延安
D. 吴起镇
18、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A.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19、理清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胜利曙光
C.当家作主
D.重返联合国
20、如图为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的部分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
A.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与发展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1、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外国侵略军曾两次侵入北京,分别是在________战争中和________战争中。
22、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____。
23、______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24、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的皇帝是______。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为代表。
25、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53年7月,__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2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
28、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_____________革命的重要成果。
29、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______胜利,粉碎了日军“_____”的神话。
30、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_____》,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一步;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_____》,它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31、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转折性历史事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请谈谈你对此观点 的认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3、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图”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大幕开启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运动____________;19世纪末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创办大生纱厂,走上“____________”道路。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在图中的哪一阶段(写出序号)出现“短暂的春天”?出现“春天”的主要客观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
(3)图1、图2商标的名称分别与哪次日本侵华事变相关?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怎样的民族情感?
(4)据材料分析指出,中国走向富强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