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电光源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2、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连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描述正确的是( )
A.甘草酮由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甘草酮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甘草酮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6
D.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6.82mL水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氢氧化钠固体装在小烧杯里进行称量
D.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4、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调味用的食醋
B.取暖用的煤炭
C.“千足金”饰品中的金
D.炒菜用的铁锅
5、臭氧(O3),二氧化氯(ClO2)、过氧化氢(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离子
C.相同的化合价的氧元素
D.氧分子
6、“徐闻菠萝,香飘四海”,菠萝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化学式:)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预防皮肤色素沉着,并且能够提高免疫力。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C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
B.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7、醋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醋里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8、香草醛(C8H8O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C.一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
D.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9、“生命只有一次”。青少年必须珍惜生命,好好学习。从上层着火的高楼中逃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以站立姿势跑出
B.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从楼梯跑向室外
C.打开窗户跳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乘电梯下楼
10、某物质经过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1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一氧化碳的大
B.分子构成不同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D.用途不同
12、随着5G网络的全覆盖,信息化产品对5G芯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制造芯片的原料之一是氯化镓(GaCl3),其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13、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用润湿的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其酸碱性强弱
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8世纪70年代,普利斯特里用一个大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后加热氧化汞,获得能助燃和帮助呼吸的气体,后经实验证实为氧气。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获得氧气。
【1】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制备氧气
C.收集氧气
D.蜡烛燃烧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B.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与物质发生反应都很剧烈
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 B.取用固体 | C.滴加液体 | D.过滤 |
A.A
B.B
C.C
D.D
16、我国己建成世界上首个“风—火—铝”联合运行智能局域电网,实现利用风电电解铝。如图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7、下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发生了还原反应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8、“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维持生命活动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和相互间间隔没有发生改变
C.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19、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常用的化石燃料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C.将煤块碎成煤粉可以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
D.图书、精密仪器等物失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保持不变
C.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D.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表面产生气泡,一段时间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红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2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酒精灯熄灭
C.氧气的验满
D.铁丝的燃烧
23、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B.用酒精作燃料
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24、下列用途仅利用了二氧化碳(或干冰)物理性质的是
A.生产碳酸饮料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生产碳铵
D.用于人工降雨
25、大力发展新能源,助力实现碳达峰。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潮汐能
D.太阳能
26、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27、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
(1)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性。
(2)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3)“宝刀生锈镜昏沈”是宋代诗人刘攽在《梅雨》中对铁刀生锈的场景描述,若要防止铁刀生锈,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写一种)。
(4)铝的利用距今100多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5)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_(填序号)。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2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2个氖原子 3个氮分子 4个硫酸根离子 氧化铁中铁显+3价
29、如图是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回答:
(1)电解水实验:实验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
(2)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应该如何检验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30、2016年10月21日,日本鸟取县发生了级地震,震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使用。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______,利用其吸附性除去异味和色素,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1、用化学式填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
32、下图是化学实验中部分仪器装置
A B C D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A装置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是_____,产生此气体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B图实验操作的名称___________.C图实验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33、生活的改善,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 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
② 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
③ 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________________;
④ 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
(2)新华社确认中国第3艘航母已在船台建造,中国大型的造船舶实力让世界瞩目。
①“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延展性。合金钢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②“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1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航母”螺旋浆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大,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④ 由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4、如下图所示,图1为某些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图2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要求填空:
(1)图1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2)图2 是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一种单质,画出图2中虚线方框内即D的示意结构图________。
35、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小明同学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10g新鲜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块,放在研钵中加入10mL丙酮(一种液体溶剂),研磨成浆状物.
②将①中得到的浆状物进行过滤.
③将②所得到的汁液,放在小烧杯中.
④将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3~5min后可观察到液体沿滤纸上升,并分成明显的色带(如图乙所示).从下到上依次为绿色、黄色和桔黄色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菠菜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3)请从分子的角度说明,滤纸上依次出现不同颜色色带的原因是 .
(4)实验步骤②中需要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
(5)你认为此实验的方法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什么应用? .
36、氮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如图为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氮气由______(填微粒名称)构成,生活中利用氮气保鲜瓜果、食品等,是利用氮气______的性质。
(3)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氧化合物,它们会污染环境。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Y所表示物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反应前后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__。(填化学式)
37、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实验是较好的研究方法。已知足量的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SO2、CO2气体。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装置:
(1)用V形玻璃管完成如图1、图2所示实验1和实验2:
实验1:如图1所示,往V形玻璃管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___;A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实验2:如图2所示,先在B处放滴满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后向V形玻璃管A处加浓氨水,可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药品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___。
(2)用图3、图4装置完成实验3和实验4,两组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3: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橡皮塞;
②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
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停止推入空气,并关闭K,白磷立即燃烧,
④白磷熄灭,冷却过程中,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请回答:步骤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4:用图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关闭K,打开甲的橡皮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橡皮塞;
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震荡使反应充分;
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B.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少,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C.③中,乙中的长导管下口处冒气泡
38、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 量/g | 氧气体积/mL | 反应所需时 间/s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 | 125 | 82 |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_和_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_。
39、“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松懈。
(1)一次性医用口罩阻隔病毒的关键材料熔喷布,是以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的。聚丙烯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2)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会升高。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汞柱升高的原因:温度升高,______。
(3)“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 ,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标出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2021年1月,南昌大学“人造太阳”装置首次成功放电,填补了我省在磁约束聚变基础实验研究领域的空白。
①核聚变能源将有可能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有煤、______和天然气。
②“人造太阳”工作时,氘和氚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氦(已知氘原子和氚原子均属于氢元素,核内质子数均为1),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③“人造太阳”的腔体器壁材料要求很高,钨铜合金材料可用作“人造太阳”的腔体材料。已知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铜的质子数为29
B.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
C.x的值为18
D.铜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40、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_______ ;…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图4装置,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一开始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交流反思】
(6)对照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何优点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