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安庆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材料中的“这次变乱”指的是

    A.阪泉之战

    B.国人暴动

    C.楚汉之争

    D.八王之乱

  • 2、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历史向统一的趋势发展 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 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李春

    B.李冰

    C.蔡伦

    D.顾恺之

  • 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思想流派与其代表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A.墨家——孟子 B.儒家——庄子

    C.道家——墨子 D.法家——韩非子

  • 5、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 6、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与之有关的事件是(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历史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C.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8、“中华文明两个标志性的成果,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今天我们申遗,既有实际的应用作用,也有象征意义,它是一种文化的凝聚。隋朝大运河“实际的应用作用”主要指(  )

    A. 实现了南水北调

    B. 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C.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 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 9、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A. 直立行走

    B. 学会使用火

    C. 会制造工具

    D. 学会种植农作物

  • 10、太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7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在今太原市南郊古城营一带修筑了太原第一座古城——晋阳。当时正值

    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 11、“伐无道,诛暴秦”说明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统治者争权夺利 C.秦的暴政 D.外族入侵

  • 12、“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借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命名的。唐朝手工业者创制的闻名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A. 孩儿瓷枕

    B. 白瓷

    C. 冰裂纹瓷器

    D. 唐三彩

  • 13、要求君王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先后进谏200多次,被喻为君王的“镜子”。这位名臣是(  

    A. 姚崇 B. 寇准 C. 宋璟 D. 魏征

  • 14、以下少数民族首领,与唐太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是

    A、松赞干布   B、骨力裴罗

    C、尺带珠丹   D、皮罗阁

     

  • 15、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的目的是(        )

    A.为了政洽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保障国家经济的发展

  • 16、不少古诗词,用诗的语言记载了历史。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17、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       

    ①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山                 ②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日

    ③越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欧阳询的书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8、电视剧《文成公主》讲述了大唐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李雪雁是个伶俐活泼、聪颖过人的大家闺秀、宗室之女。在遴选公主时,皇帝一眼看中雪雁,册封为“文成公主”,并令其下嫁通婚……,她与之通婚的民族是(     

    A.突厥族

    B.匈奴族

    C.吐蕃族

    D.鲜卑族

  • 19、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山刻石》。这方刻石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强……壹家天下……”。该石刻说的是秦始皇(     

    A.统一六国

    B.统一文字

    C.攻打匈奴

    D.统一货币

  • 20、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了( )

    A.老子善于从事物的两个方面看问题

    B.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

    C.孙子的“知己知彼”思想

    D.韩非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科技文化

    人物

    主要成就

    地动仪

    贾思勰

    圆周率

    王羲之

    《④》

    郦道元

    《⑤》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2、《史记》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到汉武帝时约______ 年的史事。

  • 23、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__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秦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

  • 24、唐朝时,由日本派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_______

  • 25、 

    (1)(  )诗仙         A. 杜 

    (2)(  )画圣         B. 李 

    (3)(  )药王         C. 吴道子

    (4)(  )诗圣         D. 孙思邈

  • 26、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地点:______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高峰。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上,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所产生的青铜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春秋晚期是铁器时代的初期,但是铁器时代的到来并没有立即导致青铜工业的衰退,相反,由于战国时代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使得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亦有新的发展。大约到了战国晚期,高水平的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而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但在某些特殊产品的领域中,仍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摘自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不涉及”。

    1)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经历了1500年左右,历史悠久。(     

    2)商朝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礼器居多。(     

    3)铁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青铜业的立即衰退。(     

    4)商周时期青铜艺术精美,在亚洲大陆熠熠生辉。(     

    5)青铜铸造技术因战国时期生产技术的提高有新的发展。(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皇帝是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________

    (3)北宋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

    (4)北宋时期著名的瓷都是江西________

    (5)元朝建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________”。

  • 30、西汉时________________的设置,标志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________________。(今台湾)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赵匡胤                         下西洋   

    李自成                         杯酒释兵权   

    曹雪芹                                   

                              《红楼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人物

    (1)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努力,终于消除水患——

    (2)主张“兼爱”“非攻”,创立墨家学派——

    (3)创立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

    (4)被后世称为“医圣”——

    (5)被后人誉为“书圣”——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材料二   唐朝时,诗歌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这种状况既反映了诗歌的重要地位,也促成了诗歌的进一步繁荣。总之,唐代是诗歌大普及的时代,唐诗的鼎盛正是在诗歌大普及的基础上出现的。唐朝将近三百年诗歌的普及和繁荣,更加诗化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诗的意兴(兴致)、诗的感悟、诗的趣味和诗的美⋯⋯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诗普及和繁荣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总结唐朝诗歌普及和繁荣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