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关于两汉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
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C.司马迁写成《史记》
D.东汉末年出现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2、西汉定都 ( )
A.洛阳
B.咸阳
C.南京
D.长安
3、“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社会的特征。以下史实能够说明唐朝“开放”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日本 ③玄奘西游天竺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4、古代的宰相制度,始于秦朝,秦汉前朝宰相在朝堂之上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北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悄然撤去了朝堂宰相的座位,从此宰相要和文武百官一样,站着同皇帝讲话。这表明(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削弱了相权
C.地方割据
D.宰相权力得到加强
5、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6、下列说法不符合春秋时期的是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7、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下面反映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某校组织“寻找人类足迹”的夏令营活动,第一站是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的遗址。据此可知他们第一站去到了
A.陕西省
B.云南省
C.北京市
D.浙江省
9、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指事
B.象形
C.会意
D.形声
10、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之为“诸子百家”。下列历史人物与a.《人与自然》b.《致力民生》c.《法制天下》d.《世界需要和平》四档栏目,对应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A.①—d、②—b、③—a、④—c
B.①—a、②—b、③—c、④—d
C.①—c、②—a、③—b、④—d
D.①—b、②—d、③—c、④—a
11、文物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器型多种多样,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这体现了我国古代( )
A.封建制度确立
B.社会风气转变
C.铸造工艺高超
D.生产方式变化
12、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你认为最可能的理由是( )
A.唐朝长安市坊界限分明,买物品要到东市和西市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
D.舶来语,唐朝时期从阿拉伯传人中国
13、宋辽议和后,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见干戈。”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打击
B.宋辽边界贸易兴旺
C.辽成为北宋的藩属国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4、汉高祖、汉武帝对匈奴分别采取“和亲”和反击的政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汉武帝态度比汉高祖强硬
B. 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 汉武帝时期“和亲”政策已不起作用
D. 汉武帝时期匈奴势力衰弱
15、“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文中的“变乱”指的是( )
A.国人暴动
B.七国之乱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16、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曾对汉武帝进行过评述,下列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
A. 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 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 他统治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D. 他推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17、中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它是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其中开创了这一学科临床理论体系的古代名医是( )
A. 张仲景 B. 扁鹊 C. 华佗 D. 李时珍
1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B.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D.打通丝绸之路
19、唐朝时,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反映了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20、古代传说中有不少关于神农氏尝百草而产生中医药学的记述。“神农氏”是指(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嫘祖
21、杜甫的诗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____”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_”。
22、下图是欧阳询的《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______。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的是_____。
24、措施: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建议,实施“________”。
25、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浙江余姚的________遗址。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陕西西安的________遗址。
26、原因:西汉初,富商大贾控制了________的经济命脉。
27、孔子的思想后来由他弟子整理成_____一书
28、四五千年前,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___激战,黄帝部落最终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项羽晓勇善战,在_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29、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取经,10多年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
30、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________
31、把下列观点的序号填在与它对应的人物括号里
(1)孔子( )A“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2)墨子( )B“民贵君轻”,
(3)孟子( )C“仁者爱人”,有教无类
(4)老子( )D“兼爱”,提倡节俭
(5)韩非( )E强调依法治国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2)商朝迁都到殷的国王——
(3)周武王时期著名的贤相——
(4)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分天下有其一,官渡之战挫袁军。”
材料二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三 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四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称赞的是谁?
(2)材料二中洛阳的繁华与哪个皇帝的改革有关?他采取了哪些封建化措施?
(3)材料三中江南经济出现了什么现象?从材料三中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4)材料四中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可以从江南发展历程中汲取哪些经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