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①夏→商
②商→西周
③战国→春秋
④西周→东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棉纺织品
B.景德镇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半两钱
3、“商君死,秦法未败”,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变法()
A.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受大地主大商人支持
C.适应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适应了称霸斗争的需要
4、我们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它来源于甲骨文,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A. 象形
B. 形声
C. 会意
D. 假借
5、如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人遗址
D.大汶口人遗址
6、“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曾经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逐渐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因为当时这条通道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从此之后,中国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被源源不断地传到西域,而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宝石等和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绘画也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下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B.当时中原地区比西域在技术上更先进
C.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 D.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7、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博物馆承办的“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于2019年1月18日在深圳博物馆展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明发展到极高水平。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妇好鸮尊
B.子龙鼎
C.西周毛公鼎
D.司母戊鼎
【2】本次展览的国宝子龙鼎造型雄伟,纹饰精细优美,是商末周初已知的最大圆鼎。它与著名的国宝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它们都属于( )
A.酒器
B.食器
C.乐器
D.礼器
8、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不开监察。下列职位中负责监察官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澎湖巡检司 D.军机处
9、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的朝代是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10、“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舜→尧→禹
B.尧→舜→禹
C.禹→舜→尧
D.舜→禹→尧
11、南宋时期,著名的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已不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据此可知当时( )
A.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唯一商品
B.沿海地区制瓷业的发展远超内陆
C.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贸易
D.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
12、东汉中后期,皇后的兄弟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要先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这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 )
A.豪强横行
B.外戚专权
C.宦官专权
D.州牧割据
1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 )
A.齐桓公
B.李冰
C.舜
D.商鞅
14、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其中韩非子提出的主张是( )
A.仁政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15、“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A.尧 B.舜 C.禹 D.启
16、在原始农业产生前,远古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不包括
A.采集果实
B.江湖捕鱼
C.猎取野兽
D.种植水稻
17、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结合下面甲骨文字形举例表判断,“从”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假借
18、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风云跌宕。下列史事中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是
A.官渡之战,雄踞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
C.孔明治蜀,开发西南 D.淝水之战,东晋全胜
19、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
20、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曾下诏:“迁洛之民,死葬向南,不得北还”,孝文帝此举的意图是( )
A.避免思乡之苦
B.消灭鲜卑贵族
C.减少洛阳人口
D.学习中原文化
21、杰出的历史人物善于开创历史新局面。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书立说,形成 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 。
(3)西汉与东汉初期统治者开创的盛世局面分别是 和 。
22、敢于直言,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指_________。
23、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____”;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作“____________”。
24、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称为“_________”;东汉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_________”。
25、明清小说: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____。
26、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27、下图名称是______
28、________又称昆剧、昆腔,在明朝得到发展,清朝达到顶峰。清朝时,南方的四大徽班进京,徽调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改进创造,形成________。
29、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__________最早的出土地点是在__________
(2)汉字书写在东汉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图二是(兰亭序(幕本)被称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该书法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 朝人_____同时期的书法家众多,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_______ 等(写出一人即可)
30、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___________乃至___________的代表性器物。
31、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项羽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破釜沉舟 晋文公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城市(城镇)或朝代。
(1)“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2)“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3)“十万烟火”——
(4)“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5)平面图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33、唐宋时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1)唐朝发明的哪种新农具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唐代瓷器闻名中外的工艺珍品叫什么?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宋朝商业革命在货币流通领域的表现是什么?宋朝“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说出一例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你的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