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内江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良疱更刀 岁:每年,名词活用作状语

    B.假舟楫者,非能也 水:游水,名词动用

    C.项伯杀人,臣之 活:使……活,动词使动用法词

    D.位卑则足,官盛则近谀 羞:羞愧,形容词作名词

  • 2、科举考试的殿试中,一甲的第二名被称为

    A. 会元 B. 状元 C. 榜眼 D. 探花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来于秦 B.朝歌弦,为秦宫人

    C.骊山北构而西 D.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B.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C. 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 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没有到来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这才是真正的豁达。

  • 5、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不识有? 诸(兼词,之乎)

    B.百姓皆以王为也   爱(吝啬)

    C.以小易大,彼知之 恶(怎么,哪里)

    D.则牛羊何焉? 择(选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相虎

    贾平凹

    ①青泥是兰田的古地名,李相虎是兰田人,自号青泥散人,既不忘故土,又十分贴合本性。青泥散人早年做油画,声名昭著,拿过一次全国美展的奖,但随之就十数年泥牛入海,没了消息。他在陕南的小县里呆了许久,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才调入西安,又在半坡博物馆伏下来。他在乡下的时候我去过他的住处,窝酸菜,吃杂面,门口篱笆上有牵牛花,屋后矮院墙根狗在吠。而半坡博物馆的工作室更是幽静,几乎要掩门藏明月,开窗放野云。在这永远有青泥相伴的日子里,他兴趣了书法,除了工作就没完没了地钻研碑帖。搞艺术要沉寂,但沉寂如龟者,我见过的只有青泥散人,他不急不躁,不事张扬,整日言语不多,笑眯眯的,以致于周围的人也不知他在练字,以致于连朋友们也骂他懒虫。我大约半年出城去看他一次,每次他在写字,立即卷了笔纸,他不愿我看他的字,我也不说着字的话,吃茶聊天,直聊得月上柳梢,才兴尽回城。回来,朋友又问他的状况,又恨他懒得没了出息。我说,懒虫一般说的是老虎吧,老虎平日总是卧在那里的,鸟叫虫鸣他是不理的,风吹草动他也是不理的,但真有猎物出现,老虎是一跃而起,任何猎物都不可逃脱了,青泥散人是有虚怀的,虚怀者是初若无能。

    ②今年冬天,忽几日奇冷,窗外树上的几只鸟也瑟缩如拳,如石,呼喊也不惊起,我与人在屋下棋,正为悔一棋子而厮夺,青泥散人敲门进来。他两颊通红,戴了耳套,胳肘后夹了一卷纸,是来要我看他的字的。他能主动让我看字,一定是字能耐看了,我偏不急着看,只问他乘的几路公共车,转了几站才到我这里的?他显示未遂,很快就平淡了,和我谈棋说茶,问到我的病。他说,肝病是淤血,要气血通畅,宜于读《石门铭》的。我说是呀,我每日用气功治病哩。他说:你做气功?我说,看好的书法,好的画,读好书,听好的音乐,好的演说,凡是真心身投入了的东西都有气功效果的。他笑了,说:你是要我挂出我的字了?!就把那卷纸一张一张挂了四壁。这是我第一次全面地看到了他的书法,我说了四个字:苍老苦涩。他问:有酒没?我说:没酒。他在茶里又添了茶叶,和我碰了一下喝了。

    ③翌日,我赶到青泥散人的家去,赏读了他积存的全部作品,又目睹了他伏案实际操作,度过一个受活的下午。末了,我笑着说:字写成这样,人是不能发达的。他点了头,说:我是青泥散人。

    ④从他家出来的时候,一收破烂人正从走廊里抱了一大捆废纸要过称,这是青泥散人练习过的字纸。我忙喝住,从那废品里挑出了四幅要收藏,收破烂的人疑惑:我每一星期来收这么二三捆的。收破烂的人并不识艺术,否则他全部留下来,他的后人就要发大财了!之所以说后人发财,是因为青泥散人的字并不为世所重,目下世风靡丽,没有多少人能欣赏他的字的,他的字只供搞书法的人去看,趣味太高,感应人寡。

    ⑤回城的路上我想,青泥散人日月清贫,这是必然的,不出名也属必然,他全然不在乎,也是必然,他的艺术会长久也一定会必然。但这样的字即使再发展到极致,只能是大家却不能成宗师,这是因为这一路还不是书法的主流,苦涩仅为一味。但是,但是,话说回来,人的一生又能几个弄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呢?

    1第①段划线句对李相虎在乡下的住处及其半坡博物馆工作室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划线句的语言描写刻画了李相虎怎样的形象?

    3本文语言风格与《老王》、《回忆鲁迅先生》有相同之处,以第③段为例简要说明。

    4简析第④段写“收破烂人”及“世风靡丽”对表现李相虎形象的作用。

    5对第⑤段加点的“必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前两个“必然”的主要目的在于批判“世风”。

    B.第三个“必然”强调了李相虎的执着和坚持。

    C.第三个“必然”是最后一个“必然”的原因。

    D.四个“必然”总结了全文也深化升华了主题。

    6从修辞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对最后一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诗人着重表现人行蜀道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观点是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诗人用声音的类比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诗段,回答问题。

      琵琶行(并序)(节选)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 “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 “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 “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2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 “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C. “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 “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3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对描写音乐的作用,并另选本首诗带“月”的诗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39,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取材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神器之重 当:主持

    B.终者盖寡 克:能够

    C.将有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作为

    D.能而任之 简:选拔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闻求木长者   ②居域中

    B.①必固根本   ②知不可

    C.况于明哲乎   ②貌恭不心服

    D.①君人   ②则智尽其谋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了上天给予的重大使命

    B.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引起民怨不在于事情的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

    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光大九种美德的修养

    D.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就可以无所事事了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2)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6《谏太宗十思疏》中“谏”的意思是①   ;“十思”的意思是②   ;“疏”即“③   ”,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作者先设置两组哲理性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目的。

    B.第一段,作者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正面说明问题,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政治意图。

    C.作者告诫太宗,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会造成他们与统治者貌合神离。

    D.作者以“十思”全面阐述“积德义”的具体内容,意在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省察自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