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遂宁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导致30名扑火消防员和当地干部遇难,追悼会上人们长歌当哭

    ②晚宴上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家的欢快情绪骤然降了下来。

    ③虽然他已经是大学生了,可远在家乡的妈妈对他总是牵肠挂肚

    ④宝玉、凤姐身中魇魔法,几乎送命,合宅忙乱,沸反盈天

    ⑤在众目睽睽之下,她站在那儿,虽说绷着脸,却显得镇静自若。

    ⑥在现场观众热情的掌声中,所有受到表彰的同学趾高气扬地走上领奖台。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艰难苦繁霜鬓 恨:怨恨   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

    B.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便   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栏杆

    C.以手抚膺长叹 坐:坐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

    D.寻声问弹者谁 暗:悄悄   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手:随手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假舟楫者,非能

    A.天下集响应

    B.用心

    C.填然

    D.以天下之民

  • 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B.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译:后来被调任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批评讽谏皇帝身边的大臣官员。

    C.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译: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D.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译: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讫今   式微   白壁无瑕   委曲求全

    B. 搏弈   纠葛   哀声叹气   扼腕叹息

    C. 亲睐   烦琐   毛骨悚然   脍炙人口

    D. 伶俜   厄运   不落言筌   汪洋自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法]雨果

    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他们用观看刑台——一个十呎高的中空的水泥台子——来消磨时间。从一个被人称作“梯子”的粗糙的石级,可以走到顶上的平台,台上有一个平放着的橡木轮盘,人们把双手反绑的犯人绑在那个轮盘上,一个木头的轮轴藏在轮盘中心,轮轴转动时,轮盘也跟着转动,这样便把犯人的脸连续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呈露着,这就是所谓给犯人“示众”。

    刽子手上场,一鞭接一鞭,接着是第三鞭,第四鞭,没完没了。轮盘不停地转动,皮鞭不断象雨点般落在身上,很快就打出血来了。人们看见成千条血水在那驼子的黝黑的肩膀上流淌,皮鞭在空中挥动时就把一些血珠溅到观众的身上。

    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象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

    此时,有头骡子驮着一个教士穿过人群走来了,伽西莫多阴云密布的脸上明朗了一会儿。他老远就瞥见骡子和教士,这可怜的犯人顿时和颜悦色起来,原来愤怒得紧绷的脸孔浮现出一种奇怪的微笑,充满了难以形容的宽容、温柔和深情。随着教士越走越近,这笑容也就益发清晰,越发分明,益发焕发了。这不幸的人迎候的仿佛是一位救星降临,可是等骡子走近耻辱柱,骑骡的人能够看清犯人是谁时,教士立即低下眼睛,猛然折回,用踢马刺一踢,马上溜掉了,仿佛怕丑八怪提出什么请求,急于要脱身似的,至于处在这样地步的的那个可怜虫致敬也好,感激也好,他不在乎哩。

    这个教士正是堂·克洛德·弗罗洛副主教。

    伽西莫多的脸上又笼罩上了阴云,而且更加晦暗了,阴云中虽一时还夹杂着一丝笑容,但那是辛酸的微笑、失望的微笑、无限悲哀的微笑。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的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警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位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他十分相信她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向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石阶,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他竟忘记了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要伸出嘿嘿的嘴,无疑是想吻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来前一晚上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人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可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被感动了,大家拍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①注:故事的背景情节为:克洛德副主教垂涎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的美色,唆使养子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被官兵抓住,判鞭刑。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毫不关己。

    B.众人围攻咒骂这一场面描写表现了群众对伽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这一行为的愤怒,同时表现了群众的冷酷、刻薄。

    C.选文中对伽西莫多眼睛的第三次描写,表现了他因爱斯梅拉达无私救助而惊讶惭愧和感激的心情,也表现了他对她的出现由惊讶到愤怒的心理变化。

    D.伽西莫多三次讨水喝无果,而爱斯梅拉达却取出水葫芦喂他喝水,伽西莫多的独眼里滚出了眼泪,这一描写表现了爱斯梅拉达的善良、纯洁和宽容。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伽西莫多受刑的刑台进行了工笔的描绘。它既是下文情节展开的环境,也是一幅社会风俗画,同时写出那些“傻瓜们”——围观群众的无聊和庸俗。

    B.小说在大场面描写中,又有许多小场面描写,并且始终贯穿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伽西莫多受刑的经过和表现,一是围观群众的表现和态度,一是作者的态度。

    C.在伽西莫多受刑时,群众嘲笑、辱骂他,在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时,群众发出由衷的欢呼,这表明愚昧民众对这种行为的讽刺。

    D.小说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组组人物形象。通过美和丑,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重重对比,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3请探究小说结尾“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的内涵。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下列提示,用原文句子填空。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强调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音乐十分形象,其中描写乐曲由流畅如莺鸟私语到凝滞如泉流受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通过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舍人表明他们追随蔺相如的原因是: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烙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①此诗是诗人因直言上谏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②底事:何事。③臧生,即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的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宁子,即宁武子,孔子十分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酶本领。④燔柴:大火:照乘:明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开门见山地点明古往今来世界上朝真暮伪的事比较少,所以人们很难辨别出真实情况。

    B. 颔联,使用典故,说明世人的可悲:他们只爱臧生式的假圣人,但不知道还有宁子这样的高贤。

    C. 颈联,以萤火虫发光但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呈球状但不是珍珠说明人们会被事物的假象送惑。

    D. 尾联,紧承颈联比喻,将大火与萤火、明珠与露珠作对比,指出大火、明珠处境的悲哀。

    E. 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形象化,虽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勰,字穆父。生五岁,日诵千言。以知尉氏县,授流内拴主簿。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勰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王安石使弟安礼来见,许用为御史。勰谢曰:“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定官制,勰方居丧。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奉使吊高丽。想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归次紫燕岛,王遣二吏追饷金银四千两。勰曰:“在馆时既辞之矣,今何为者?”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绐曰无有。勰曰:“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召拜工部户部侍郎。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轼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翰林缺学士,章惇三荐林希,帝以命勰。以尝行惇谪词,惧而求去。帝曰:“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台臣论徐邱事,其辞及雍。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既而雍章至,勰答诏云:“朕察其厚诬,力加明辨。”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钱勰传》,有删改)

    (注)章惇:时任宰相。雍:郑雍,大臣,曾遭章惇排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绐/曰无有/

    B.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绐曰/无有/

    C.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绐曰/无有/

    D.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绐/曰无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对于具有一定品秩的官吏,使其子孙荫袭官爵,让子孙取得入仕权利,是一种封建皇帝封赏大臣子女的制度。

    B.居丧,或称丁忧、守丧、值丧。是指尊亲死后,在家服丧。居丧的礼节很多,比如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等。

    C.工部,户部,均为古代六部之一。工部掌管土木兴建、官员任免、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

    D.学士,在古代可以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也可以指专门负责文学撰述之类的官职名。唐代的翰林学士即为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之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勰能力突出,不慕高官。他小时候记忆力就很强,做官后因才华出众引起皇帝重视。王安石派人去见他,许诺封官,他没有动心。

    B.钱勰爱惜节操,不收礼金。他被皇帝选中出使高丽,不接受不该收的礼物,高丽人在他回国途中追送礼金,被他严词拒绝。

    C.钱勰办事干练,思维敏捷。老吏作梗,钱勰应对自如,有人伪造别人的字迹递诉状,被钱勰识破。苏轼作诗赠予钱勰,钱勰立刻作诗回报。

    D.钱勰得罪权贵,遭到报复。钱勰曾写过贬谪权臣章惇的文词,后来又拟写安慰郑雍的诏书,遭到章惇排挤诋毁,被贬到地方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

    (2)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人说,“大丈夫能屈能伸。”

    宁折不弯是一种气节,一种品质;不过,弯腰也并非懦弱、没骨气,真正聪明的人更懂得适时弯腰,有时弯下的是腰,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