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江州司马青衫湿 ③未之有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⑤为天下笑者,何也? ⑥句读之不知 ⑦而耻学于师 ⑧蚓无爪牙之利 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A. ①③⑥/②⑤/④⑦/⑧⑨ B. ①③⑥/②/⑤/④⑦/⑧⑨
C. ①/②⑤/③⑥⑨/④⑦/⑧ D. ①/②⑤/③⑥/④⑦/⑧⑨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用词准确,使用了避讳等手法,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缅怀革命导师马克思。
B. 《不自由,毋宁死》是一篇演讲词,作者帕特里克·亨利针对温和派和保守分子的妥协和解主张,极力反对,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
C. 《简笔与繁笔》中,作者采用了例证、引证论证法,比喻、对比等艺术手法,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D.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选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文中的围观看客和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都是麻木不仁、愚昧无知、没有同情心的,他们的形象是完全相同的。
3、对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求也为之,比及三年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1)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________。
(2)《我与地坛》中对母亲心理的细腻描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爱丝梅拉达喂水的感人场面的描写,________,丰富多样,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3)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________、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
A. 浅尝辄止 浓墨重彩 自欺欺人
B. 敷衍了事 笔走龙蛇 庸人自扰
C. 浅尝辄止 笔走龙蛇 庸人自扰
D. 敷衍了事 浓墨重彩 自欺欺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欲因此时降武
A.空以身膏草野 B.反欲斗两主
C.单于壮其节 D.杖汉节牧羊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底,全国教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致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其意义之大,不同以往。
像这样的“大礼包”还有很多。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旨在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吹响了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集结号;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系教师待遇、教师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
(摘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日报》2019年9月10日)
材料二:
2009--2018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变化趋势
(摘编自《中小学教师数据画你》《光明日报》 2019年9月10日)
材料三:
2009~2018年间,“语数外”课程的小学专任教师占比下降较为明显,由2009年的76.1%降至 2018年的71.9%,下降4.2个百分点;“音体美”课程的小学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出现了明显增长,由 2009年的9.3%提高到2018年的14.0%,增加4.7个百分点。“语数外”课程的初中专任教师占比略有降低,由2009年的51.7%降至2018年的50.4%,下降1.3个百分点;“音体美”课程的初中专任教师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9.5%增至2018年的11.0%,提高1.5个百分点。“语数外”课程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47.1%降至2018年的45.2%,下降1.8个百分点;“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课程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合计提高1.7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小学教师数据画像》《光明日报》2019年9月10日)
材料四:
教师队伍活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另一方面参照高校教师管理模式,尝试建立评聘分开制度,能上能下。同时,可以尝试建立职级制,给教师职业成长创造更多机会。通过举办各种层次类型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等,促进教师交流、竞争。试行新聘教师试用期考核制,激发新入职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新招聘教师必须有1-2年完整教学经历(待遇与正式教师相同),经试用学校或第三方评价机构考核合格以上,才具备资格参加招聘考试和录用。
(摘自王标《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成就、经验与发展建议》)
【1】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二可知,2009—2018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B.由图表可知,2018年,与初中和小学相比,我国普通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最大,人数最多。
C.由材料三可知,2009—2018年,“语数外”课程的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在不同教育学段均呈下降态势。
D.2009—2018年,“语数外”专任教师占比下降最多的、“音体美”专任教师占比增长最多的,都是小学教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的文件。
B.2015 年审议通过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目标是要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C.只要打破编制壁垒,实现编制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就能激发教师活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D.材料四建议,新聘教师若无教学经历,未通过试用学校或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考核,则不能参加招考和录用。
【3】如何建设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描写蜀道山势高峻陡峭和人们徒叹奈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作者因被贬到江州,终年听不到丝竹之声,从早到晚满耳都是________虽有山歌村笛,却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4)《离骚》中,屈原面对群小诬陷、风气败坏的环境,在发出忧愁苦闷、走投无路的慨叹后,仍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
(5)《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的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其二十四)
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①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注释:①中贵:宦官又称“中贵人”,简称中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来到长安,车行于大路,扬起漫天飞尘,显示出“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
B.诗人描写长安街头宦官们高耸连云的府宅,是为了显示出唐代都城富庶、豪华的气派。
C.诗人渲染斗鸡者辉赫的冠盖、冲天的气焰、悚人的气派,表达了愤懑之情与讽刺之意。
D.末句与《窦娥冤》中“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相似,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苦闷无奈。
【2】诗中“洗耳翁”指的是哪一位上古人物?诗人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9、阅读课文第五第六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擦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①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②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1)”儿涕③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④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⑤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⑥。日将暮,取儿藁⑦葬。近抚之,气息慢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⑧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⑨,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2)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⑩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⑪之。惟傍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3)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⑫“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⑬其直,亦无售⑭者。径造⑮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⑯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4)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⑰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⑱置笼中。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斯须: (2)业: (3)涕: (4)被: (5)既:
(6)聊赖: (7)藁: (8)顾: (9)觇视: (10)裁:
(11)劣: (12)名: (13)高: (14)售: (15)造
(16)强: (17)屡: (18)掇: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失促织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成名夫妻惊,怒,悲,忧的一系列感情变化,更增强了悲剧气氛。
B.儿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真正原因是害怕父亲回来找他算账,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C.小说写了“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对成名似乎有感情,表现了小虫的异乎寻常,暗与成子化身促织相呼应。
D.小说接着细写小促织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显示了小促织的超凡本事,故事达到了高潮。
【4】小说写小促织的才能和善斗,采用了什么手法?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高一的学生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2020年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