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拮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问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2、下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句式是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转徙于江湖间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未之有也
3、下列句式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信义安所见乎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求人可使报秦者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会于西河外渑池 见犯乃死,重负国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
A. 明年复攻赵 B. 皆为陛下所成就
C. 衡下车,治威严 D. 君不如肉袒服斧质请罪
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变形记》中,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甲虫,不仅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一情节激化了矛盾,使人物的个性、人性都立即图穷匕见。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通过大胆想象,虚构出荒诞的情节,展现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本质。
A.图穷匕见
B.温情脉脉
C.弱肉强食
D.唯利是图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外疫情暴发,多国限制或者暂停粮食出口,国内百姓的心态多少受到影响。在真假信息难辨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怕没有怕涨价”成为一些人无奈的选择。特别是抢购人群中有不少是经历过缺衣少食岁月的人,挨饿的记忆让他们对这类信息比较敏感,容易跟风抢购。
然而,盲目囤粮有害无益。在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用更高的价格把经销商的库存变成自家的库存,如果不具备储存条件,粮食还会变质,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疫情尚未结束,虽然多地连日零新增,但不能放松警惕,扎堆抢购仍有聚集性风险。更重要的是,疯狂抢购如同银行遭遇挤兑,会扰乱正常供给安排,本来充裕的物资供给也可能出现暂时性供给紧张、价格短暂上涨的现象。这种对正常市场秩序的冲击,通过价格传导,最终伤害的还是终端消费者,影响种粮农户的积极性。
制止不理智的囤粮行为,需要缓解对粮食安全的焦虑。面对重大疫情,“囤货”和“从众”都是正常的社会心理反应。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人们平复情绪、获取力量,有利于增强定力。
面对不理智的囤粮行为,有关部门更需加强市场监测、统筹调配。还要坚决打击造谣生事、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向社会释放对造谣传谣严惩的明确信号。物资足,价格稳,则民心安。
(摘编自《盲目屯粮,有害无益》)
材料二: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如果单论三大主要粮食小麦、玉米、大米,我国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2019年,中国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够全国人民吃一年以上。按照国际标准,粮食的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在17%至18%之间就属于安全区域,目前我国库存量远高于这一标准。但事实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如大米类,泰国香米等进口产品旨在丰富产品种类和个体的差异化需求。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结构的发展却不平衡。目前国内大批量生产的粮食是小麦、水稻等高产量粮食,种类比较单一。这就导致了小麦、水稻生产过剩,而大豆等其他粮食却不够吃的现象。其实除开少部分口粮外,我国的大部分进口粮食是被用于“饲料用粮”与“工业用粮”的,以大豆为例,进口大豆当中,用于生产豆粕的比重占总量的75%到80%。而伴随着国内工业的高速发展,淀粉、糖浆、酿酒、燃料乙醇等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尽管我国粮食年产量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亿多吨提高到2019年的6.64亿吨水平,但消费水平却也达到了7.5亿吨,缺口仍高达15%,所以进口粮食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是非常必要的。
(摘编自《作为产粮大国,为什么我国每年还要进口粮食?》)
材料四:
确保粮食安全要藏粮于“地”。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用只占世界9%的可耕地面积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但并不能因此就忽略了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等现状。因此,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更要在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上下功夫,让粮食安全在田间地头得以“安放”。确保粮食安全要藏粮于“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从地瘠“望天收”到丰产“吨粮田”,从古老的“汗滴禾下土”到如今的“无接触式春耕”,这背后是我国不断将藏粮于“技”纳入粮食生产的建设成果。
(摘编自《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分人抢购并囤积粮食是因为其曾经有过挨饿的刻骨铭心的历史,对这类信息敏感。
B.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因为我国存在人均耕地和优质耕地都少的现状。
C.2013~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增长率有升有降,其中2015年的增长率最高。
D.疯狂抢购粮食等物资就会导致暂时性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冲击正常的市场秩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粮食年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但目前大批量生产的是小麦、水稻等高产量粮食,种类还比较单一。
B.重大疫情时人们不理智的囤粮行为是正常的社会心理反应,政府只需要对人们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增强定力就可以了。
C.按照国际标准,粮食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应该在17%至18%之间,目前我国库存量远高于这一标准,我国粮食安全很有保证。
D.我国只用了占世界9%的可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和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努力分不开。
【3】请结合材料,概括作为产粮大国的中国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
7、(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2)《再别康桥》中,诗人想象着自己在康河寻找如梦往事,他对康桥美好回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走向高潮。
(3)在《荆轲刺秦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为荆轲送行时所有人同仇敌忾的画面。
(4)慘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5)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7)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 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①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②,水阔烟波渺。
[注]①故:依旧,仍然。②新声:新谱的曲子。采菱,采菱女,代指歌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词先用“新月”与“暗水”相映,再用“疏星”与“流萤”相照,描写了眼前所见所闻的自然现象,构思极为巧妙。
B.“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洁的,可它的亮光落下的时候掩不住暗处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却饱含着人生哲理。
C.词的上片选取了夏夜有代表性的景物,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运用衬托手法,以明衬暗,以声衬静,写出了夏夜的静谧。
D.本词是叶梦得晚年隐居浙江湖州所作,当时的南宋词坛多以豪放见长,叶梦得的豪放词富有哲理,豁达开阔,意境深远,本词就是这种特点的代表。
【2】请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9、阅读《师说》,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陡,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之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比,如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而师之 以……为师 B.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
C.愚益愚 愚蠢的人 D.小学而大遗 抛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耻学于师
B.惑而不从师 从师而问焉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3】下列句子中,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一致的一句是( )
A.吾师道也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尤其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你觉得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什么?为什么要扣好这颗扣子?请联系现实生活将你的思考和感悟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