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B.望美人兮天一方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古代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集”是最大的类别。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以诗文创作为主,但也不全属于文学作品。
②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慘世界》《战争与和平》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
③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相传他曾向老聃学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
④古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称谓,少年时代称总角,十三四岁称束发,20岁称弱冠,60岁可称“花甲”亦可称“耳顺”。
⑤海明威,美国记者和作家。长篇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1954年因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写作上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
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这—思想在《中庸》中得到了集中、明确的阐述。《中庸》也是儒家学说最早而且最精密的哲学论文之一。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3、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③⑤⑦
4、下列加点字词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人秉烛夜游②见方山子从两骑③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④客初至,不冠不袜⑤忧劳可以兴国⑥项王军壁垓下⑦函梁君臣之首⑧初不自贵重⑨故仇我⑩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⑪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⑫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⑬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⑭所全活可数计哉⑮非有能硕.茂之也
A.①③⑩⑬//②⑤⑮//④⑥⑦⑪⑫//⑧⑨//⑭
B.①③⑩⑬//②⑤⑮//④⑥⑭//⑦⑪⑫//⑧⑨
C.①③⑩⑬//②⑤⑮//④⑥⑦⑨⑪⑫//⑧//⑭
D.①⑩⑬//②⑤⑮//③④⑥⑦⑪⑫//⑧⑨//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习近平将于4月6日和7日同特朗普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广泛深入的意见。
B.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无论物流业景气指数和其他主要分项指数,都保持了回升态势。
C.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在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墓前,寄托哀思。
D.今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河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中度危险。
6、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月色
【法】莫泊桑
(1)马理尼央长老是一个瘦长而笃信宗教的教士,性情虽然激烈,却是正直不阿。但是他却不自觉地恨女人,并且由于本能作用看不起女人。在他看来,上帝之造女人不过是为了引诱男人和考验男人。
(2)他有一个外甥女儿,她和她的母亲同住在邻近一所小房子里。他一心指望她能够做一个服务于慈善事业的童贞女。每逢这位教士说教,她就笑起来;而每逢他对着她生气,她就热烈地拥抱他,紧紧地箍住他,于是他便不知不觉地极力设法来解脱这样的包围,然而这样的包围,却使他尝着了一种甜美的快乐,在他心里唤醒了那种在世上男人心里沉睡了的父性感觉。
(3)他时常带着她在身旁从田地里的小路上走,一面走一面对她谈到上帝。她几乎没有听见他的话,只去望望天色和花草,眼光里显然露出一种由于生活而起的幸福。有时候她为了追赶一个飞的虫儿就跑起来,随后把虫儿带回来喊着:“看呀,舅舅,这东西真好看,我很想吻它一下。”末了,这种想和蜜蜂或者花苞吻一下的热望,竟使这教士不放心了,生气了,激怒了,原来他又从这些地方,发现了这个无法除根的温情总要在所有女人的心里萌发出来。
(4)后来,某一天,教堂里看守法器的职员的妻子——她是替马理尼央长老管家务的——小心地告诉他,说是他的外甥女儿有了一个情人。
(5)他当时正在家里刮胡子,听见那句话,他感到了一种可怕的惊慌,板着那张涂满了肥皂的脸好半天透不过气来。等到他的心镇定下来能想能说的时候,他就嚷着:“这是假的,你说谎,梅拉尼!”
(6)但是那个乡下女人把自己的手搁在胸前:“上帝应当审判我是不是说假话,堂长先生。我告诉您,每天晚上,她只等您姐姐睡了觉便去找他。他们总在河边上会面。您只须在十点到十二点之间到那里去看一看就够了。”
(7)他不刮脸了,激动地走着,如同他平常有重大的思虑时候所表现的动作一样。到了他后来重新着手刮胡子的时候,一连在耳鼻之间割破了三刀。
(8)在整个白天,他一直不说话,满肚子怒气。吃过了晚饭,他想勉强去看一点儿书,但他没有能够达到目的;终于越想越气到了钟表报过十点钟以后,他拿了他的手杖,一根粗大的榆木棍子,一根每逢他在夜里去看病人必定带着防身的粗棍子。随后他那只粗大结实的手掌拿起粗棍子像风车儿一般有威有势地抡起来,一面瞧着它微笑。末了,他忽然擎起了它,咬牙切齿用它敲着一把椅子,那椅子的靠背开了坼,倒在地板上了。
(9)为了到外面去,他拉开了门;但是走到檐前便停住了脚步,看见了那片几乎从没有见过的月色清辉,他竟因此吃惊了。
(10)在他这个被清辉浸透的小园子里,成行的果树,在小径上映出它们那些刚刚长着绿叶子的枝柯的纤弱影子;那丛攀到他住宅墙上的肥大的金银花藤,吐出一阵阵的美妙甘芳的清气,使一种香透了的情感在这温和明朗的夜色里飘浮。
(11)他深深地呼吸着,如同醉汉饮酒一般吸着空气,并且从容地信步往前走去,心旷神怡,几乎忘了他的外甥女儿。
(12)一径走到了天地里,他便停住脚步去玩赏那一整幅被这种温情脉脉的清光所淹没的平原,被这空明夜色的柔和情趣所浸润的平原。成群的蟾蜍不住地向空中放出它们的短促而响亮的音调,远处的夜莺吐出它们那阵使人茫然梦想的串珠般的音乐,吐出它们那阵对着诱人的月色而起的清脆颤音,简直像是为了拥抱亲吻而唱出的歌声。
(13)长老这时候又开始走动了,心里失掉了勇气,但是却不知其所以然。
(14)远处,一大行白杨树随着小溪的波折向前蜿蜒地伸长着,一层薄霭,一层被月光穿过的,被月光染上银色并且使之发光的白色水蒸气,在河岸上和周围浮着不动,用一层轻而透明的棉絮样的东西遮住了溪水的回流。
(15)教士又停住自己的脚步了,一阵温柔的感觉,一阵越来越扩大而且无法抵抗的温柔感觉冲进了他的心灵。
(16)他看见远远的处所,草滩的边上,那些罩在发光薄霭里的树丛底下,有两个并肩而行的人影儿冉冉出现了。男人比较高大一些,挽着他那女朋友的脖子,并且,偶然还吻一吻她的额头。那副罩着他们,如同为他们而设的仙境般的景物本来是静止的,现在突然由于他们而充满生气。他们,两人像是一个单独的生命那个领着天意来享受这个静悄悄的夜景的生命。
(17)他逃走了,如同闯入了一所他不应当进去的异教庙宇中似的。
(有删改)
【1】对小说中景物描写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0)段从视觉嗅觉角度刻画了月光下植物新生的可爱,书写了月夜的温和美好。
B.第(12)段着重写月光下的动物,突出月夜的生机勃勃,与第(10)段描写形成对比。
C.第(14)段中作者使用比喻手法描写了白杨、小溪在月光下呈现轻柔梦幻的色彩。
D.第(16)段描写青年男女相互依偎的景象,营造了宁静美好意境,烘托了小说主题。
【2】对小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理尼央长老是教士,作者再三强调他对宗教的虔诚态度,是为结局蓄势。
B.作者多次写外甥女的笑,主要突出她的美丽善良,与后文环境描写相呼应。
C.长老讨厌女人,主要是因为他笃信的宗教教义让他对女性产生了偏见和不尊重。
D.外甥女的笑和拥抱,唤醒了长老的父性感觉,这使得下文的叙事更具合理性
【3】概述文中划线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状态。
(1)到了他后来重新着手刮胡子的时候,一连在耳鼻之间割破了三刀。
(2)他逃走了,如同闯入了一所他不应当进去的异教庙宇中似的。
7、(1)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凭箜篌引》
(2)_____________________,青眼聊因美酒横。《登快阁》
(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4)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苏幕遮(燎沉香)》
(6)玉鉴琼田三万顷,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过洞庭》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玉案·元夕》
(9)未必人间无好汉,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仗你抬声价。《朝天子·咏喇叭》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师说》中写士大夫这类人从地位尊卑的角度为自己不从师学习进行辩解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_________,_________”,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屈原《离骚》中说,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____________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________________”,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
(3)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一句写出了在浔阳早晚听到鸟兽悲啼,而“_______”一句写出了乡村乐声的难以人耳,从而表现自己贬谪之苦。
(2)苏轼的《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萧声的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挥师北伐、收复中原故土的历史事实,把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幕遮·燎沉香》中,写诗人归乡似箭,梦中乘舟都回到魂牵梦系的西湖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根据描绘的情境写出相应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写女子在看到“复关”前后的不同表现,由此可见她对“氓”的诚心诚意和一往情深。
(2)《诗经·氓》中以桑树起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暗示女子被弃的遭遇。
(3)从《诗经·氓》最后一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看,男女主人公少年时的关系非常融洽。
13、宿楚国寺①有怀
赵嘏②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注)①据《酉阳杂俎》记载:楚国寺在长安晋昌坊。②赵嘏,中唐诗人。年轻时四处游历,七年(833)预省试进士,及第,寓居长安8年,与牛、李两党的达官显贵均有接触,为求功名而奔走。本诗写升赵为糊口远去岭表散幕府前。③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用典型意象“衰荷“断烟”“残月”勾物出一幅秋意瑟清冷凄的夜景图。
B. “寂寞”一词既写出了衰败的荷花的香气无人赏识,也写出了作者对朋友相伴的渴盼。
C. 颔联用池水反射在墙壁上的波纹、落满井边围栏的红叶,表现诗人难眠时纷乱的心绪。
D. 南浦的棹声惊起了大雁,阴云遮住了北楼顶上的白霜,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层次分明。
【2】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节选宋史《陆游传》)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范成大帅蜀(帅:统帅) 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累:多次)
B.檄诸郡发粟以予民(檄:通令) 起知严州(知:巡查)
C.过阙(阙:宫殿) 陛辞(陛:台阶)
D.严陵山水胜处(胜:优美) 除军器少监(除:授予)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需要柴米油盐;有人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有人说,生活需要清风明月碧水蓝天;有人说,生活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说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的确,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的还有许多许多。那么,你认为生活需要什么?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体裁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