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自贡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周外戚掌大权,建立隋朝都长安。统一全国灭掉陈,结束分裂应趋势。”与这段文字介绍相关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 2、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这说明秦朝

    A.秦二世残暴 B.刑法残酷 C.赋税沉重 D.徭役繁重

  • 3、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 4、如果你想在两宋时期做大米生意,你会选择到大米价格最廉价的水稻产区去购买。此时,你应该选择的最著名的水稻产区是

    A.苏州、湖州

    B.临安

    C.东京

    D.广州

  • 5、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 6、下图所示卡片的内容应是

    A.远古人类

    B.史前社会

    C.早期国家

    D.战国七雄

  • 7、春秋时期,农业上出现了深耕细作,耕地面积扩大,山林也得以开发。这主要得益于

    A.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B.社会环境的安定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自然条件的优越

  • 8、春秋时期,因孔子编订的史书《春秋》而得名。下列对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状况概括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 经济发展   B. 社会稳定   C. 王室衰微   D. 诸侯争霸

  • 9、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要求不使用金、银、铜。这说明汉文帝(     

    A.轻徭薄赋

    B.提倡节俭

    C.减轻刑罚

    D.以德化民

  • 10、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家禽饲养等知识,可以参照一下哪部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 11、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不息

  • 12、4世纪后期前秦逐渐强盛,皇帝苻坚锐意改革。下列属于苻坚的改革措施的有

    ①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②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④奖励军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3、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图的一部分,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是(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北魏

  • 14、重文轻武是哪一朝代的显著特征?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 15、“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一线为界

  • 16、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   

    ①直立行走 ②制造石器和木棒 ③使用天然火 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7、粟成熟后,半坡的原始居民可能用以下什么工具收割(     

    A.简单打制的粗糙石刀

    B.磨光后的石刀

    C.装有木柄的骨耜

    D.木制的耒耜

  • 18、汉高祖刘邦还乡,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下列选项与汉高祖有关的是(     

    A.草木皆兵

    B.退避三舍

    C.楚河汉界

    D.金榜题名

  • 19、秦朝咸阳的一位商人要购进一批木材,结账时,他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来支付货款(     

    A.

    B.

    C.

    D.

  • 20、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被后人尊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__

    (3)被后人尊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______________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2、为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在中央设置___________管理政务,_________管理军务,合称_____________。为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

     

  • 2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1)炎黄联合战败了蚩尤的战役﹣﹣   

    (2)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的战役﹣﹣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   

  • 25、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____

  • 2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明朝民族英雄(     )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 27、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由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_________”。

  • 28、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____________

  • 29、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地方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互不统属。

    ②分封_____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中央

    ①废除_____制度和_____提升吏、户、礼、兵、刑、工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为分散兵权,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_____

    ③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明成祖设立东厂,合成“厂卫”。

  • 30、184年,太平道首领_____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头裹黄巾,被称为__________军。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中国境内最早具有爱美意识的远古人类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全国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3)(多选题)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C.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D.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4)(多选题)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举措?(     

    A.迁都洛阳

    B.与汉联姻

    C.改穿汉服

    D.改姓汉姓

    E.改说汉语

    (5)(多选题)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

    C.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D.北方再次陷入混战的状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