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周外戚掌大权,建立隋朝都长安。统一全国灭掉陈,结束分裂应趋势。”与这段文字介绍相关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2、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这说明秦朝
A.秦二世残暴 B.刑法残酷 C.赋税沉重 D.徭役繁重
3、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4、如果你想在两宋时期做大米生意,你会选择到大米价格最廉价的水稻产区去购买。此时,你应该选择的最著名的水稻产区是
A.苏州、湖州
B.临安
C.东京
D.广州
5、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6、下图所示卡片的内容应是
A.远古人类
B.史前社会
C.早期国家
D.战国七雄
7、春秋时期,农业上出现了深耕细作,耕地面积扩大,山林也得以开发。这主要得益于
A.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B.社会环境的安定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自然条件的优越
8、春秋时期,因孔子编订的史书《春秋》而得名。下列对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状况概括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 经济发展 B. 社会稳定 C. 王室衰微 D. 诸侯争霸
9、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要求不使用金、银、铜。这说明汉文帝( )
A.轻徭薄赋
B.提倡节俭
C.减轻刑罚
D.以德化民
10、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家禽饲养等知识,可以参照一下哪部著作(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11、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不息
12、4世纪后期前秦逐渐强盛,皇帝苻坚锐意改革。下列属于苻坚的改革措施的有
①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②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④奖励军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图的一部分,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是(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北魏
14、重文轻武是哪一朝代的显著特征?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5、“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一线为界
16、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 )
①直立行走 ②制造石器和木棒 ③使用天然火 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粟成熟后,半坡的原始居民可能用以下什么工具收割( )
A.简单打制的粗糙石刀
B.磨光后的石刀
C.装有木柄的骨耜
D.木制的耒耜
18、汉高祖刘邦还乡,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下列选项与汉高祖有关的是( )
A.草木皆兵
B.退避三舍
C.楚河汉界
D.金榜题名
19、秦朝咸阳的一位商人要购进一批木材,结账时,他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来支付货款( )
A.
B.
C.
D.
20、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21、(1)被后人尊为医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__
(3)被后人尊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______________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在中央设置___________管理政务,_________管理军务,合称_____________。为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
2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1)炎黄联合战败了蚩尤的战役﹣﹣ 。
(2)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的战役﹣﹣ 。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 。
25、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____
2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明朝民族英雄( )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27、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由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_________”。
28、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____________。
29、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地方 |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互不统属。 ②分封_____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
中央 | ①废除_____制度和_____提升吏、户、礼、兵、刑、工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为分散兵权,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_____。 ③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明成祖设立东厂,合成“厂卫”。 |
30、184年,太平道首领_____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头裹黄巾,被称为__________军。
31、
32、中国境内最早具有爱美意识的远古人类是 。
3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全国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3)(多选题)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A.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C.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D.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4)(多选题)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举措?( )
A.迁都洛阳
B.与汉联姻
C.改穿汉服
D.改姓汉姓
E.改说汉语
(5)(多选题)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
C.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D.北方再次陷入混战的状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