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日本文化
B.学习中国文化
C.发展商业合作
D.体验大唐繁荣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阪泉之战
3、下列盛世局面,出现于唐朝的是
①开皇之治 ②光武中兴 ③贞观之治 ④开元盛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4、下侧柱状图是依据《汉书·艺文志》统计的西汉某一时期主要学说及其作品篇数。材料反映出西汉这一时期
A.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B.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
C.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都被禁绝
D.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5、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中,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
A.核桃
B.水稻
C.蚕豆
D.葡萄
6、下列情景在秦朝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在朝廷中,大臣齐呼“皇帝万岁” B.中央官员太尉正在向秦始皇上奏折
C.某商人正在用圆形方孔半两钱购买布帛 D.秦始皇正在用甲骨文起草诏书
7、《史记 周本纪》“平王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史实有( )
①王室衰微②社会动荡③分封制逐步瓦解④诸侯国没落⑤诸侯争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
D.①②③⑤
8、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浇水灌溉
D.陶器制作
9、《尼布楚条约》是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促成此条约达成的史实是( )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乾隆帝接见六世班禅
C.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10、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转变,下列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定居生活—群体生活—集体生活
B.群体生活—定居生活—集体生活
C.集体生活—定居生活—群体生活
D.群体生活—集体生活—定居生活
11、《编年纪》是睡虎地杂墓竹简之一。它以年份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墓主人“喜”的一生。根据图,可以确定“喜”参加的战争是( )
A.春秋争霸战争
B.秦与匈奴的战争
C.秦末农民战争
D.秦的统一战争
12、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不包括
A.农作物种植 B.聚落的发展
C.家畜饲养的出现 D.打制石器的发展
13、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在
A. 商朝时期
B. 周朝时期
C. 春秋后期
D. 夏朝时期
14、下图甲骨文所采取的造字方法是
A.形声
B.象形
C.会意
D.假借
15、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8级大地震的考验。2200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16、明朝的建立者是 ( )
A.李渊 B.忽必烈
C.朱元璋 D.皇太极]
17、图一所代表的远古居民房屋位于图二中的
A.甲遗址
B.乙遗址
C.丙遗址
D.丁遗址
18、东汉末年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9、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拓者,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人是( )
A.张仲景 B.扁鹊 C.祖冲之 D.司马迁
20、下列选项中关于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东周--西周--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B.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C.夏--商--东周--西周--东汉--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D.夏--商--西周--东周--东汉--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21、填表题:百家争鸣
思想流派
派别 | 代表人物 | 思想内容 |
(1)儒家 | ______ | 主张实行______,还提出______,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
______ | 主张实行______,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 |
(2)道家 | ______ |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 持独立人格。 |
(3)墨家 | ______ | 主张____________,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
(4)法家 | ______ | 强调______,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______专制统治。 |
22、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________.
23、下图的建筑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居住的。
24、1069年,__________任用__________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25、公元前209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基;383年爆发的________是我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此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6、宋代统治者为防止武将跋扈现象出现,实行___________政策。
27、我国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28、_____(人物)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它以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南至_____;
29、东晋“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
30、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______决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项羽在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 .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 )问鼎中原 f.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
32、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中国古代史上与之相对应的内容。
(1)瓷都——
(2)明朝抗倭民族英雄——
(3)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4)史学两司马一一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是哪一皇帝在位时期?
材料二:唐朝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了殿试制度。
(2)殿试,就是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请问,殿试始于哪一皇帝?
材料三:宋朝采取压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升进士地位。
(3)根据材料三,写出宋朝实行了怎样的政策?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明朝科举考试,题目来自“四书”“五经”,要求答卷分为八个部分,因此称之为“八股文”。
(4)明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