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 ① 在于创新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 ② 需要勇气与自信, ③ 需要在办学理念与制度建设上锐意创新,让每一所高校 ④ 规模大小都可以轻装上阵,根据自身优势确定办学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 ⑤ 激发每一个细胞的创新原动力。实现这样的目标,松绑减负、破除枷锁,是 ⑥ 做在前头的工作。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就 | 既 | 又 | 不管 | / | 必然 |
B | / | 既 | 又 | 无论 | 从而 | 必然 |
C | 就 | 不仅 | 更 | 无论 | 进而 | 必须 |
D | / | 不仅 | 更 | 不管 | / | 必须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马福来说,国家冲浪队在成立后,他曾带队到法国参加世界冲浪锦标赛,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B. 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其海拔相对较低、生态佳、含氧量相对高等优势可以让旅游者逐步适应高原气候、渐进式地游览西藏,因此素有“进藏第一站”之称。
C. 近日,格力电器与阿里巴巴签署百亿级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零售、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进产业方面的颠覆式变革。
D. 北大教授饶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先进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相比科学,中国古代的技术稍好些,但总体也是落后于西方的。
3、下列诗句中,与漫画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牛羊识僮仆,既夕应传呼。 B.年丰牛亦乐,随意过前村。
C.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D.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 的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 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文火熬粥的“慢功夫”,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灌输,多一些 的滋润。
A.基础性 推行 如沐春风
B.系统性 推进 春风化雨
C.基础性 推进 春风化雨
D.系统性 推行 如沐春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谥,指古代帝王给予死去的贤明高尚、有功德、有操守的大臣的含褒扬意义的称号。
B.祠,祠禄的省称,宋时指大臣罢职后,朝廷令其管理道教宫观,实无职事,但领取俸禄。
C.荒政,指古代政府在荒年为应对灾荒。赈济百姓、避免社会动荡而施行的救灾政策。
D.棘寺,古时最初于棘木之下听讼断狱,后来大理寺掌管刑狱,故又称大理寺为“棘寺。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清朝汤斌任江宁巡抚时,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以豆腐汤佐食,后来,(即使/尽管)官越做越大,他依然保持(简朴/俭朴)的作风,因衣着朴素被称为“羊裘尚书”。这些衣食住行的小事,看似具体而微,却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为官者的做派与操守。
①,对领导干部而言,俭亦是廉,曾国藩曾谆谆教导子孙:“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的确,一个人所吃所穿的,应当与所做的事、所用的力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认可。其实,无论何种身份,正常人每日不过三餐,起居不过一张卧床。心中的格局与人生的境界,从来与外在的物质享受无关。
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质匮乏,百废俱兴。毛主席一件毛巾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坚苦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共产党人没有私利, ②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忆往昔峥嵘岁月,对于在危难中诞生、在艰险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崇扬节俭精神又何尝不是保有先进性的一个密诀?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称(chèn) 做派 B. 韪(wéi) 匮乏
C. 溯(shù) 峥嵘 D. 靡(mí) 密诀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尽管 俭朴 坚苦
B. 尽管 简朴 艰苦
C. 即使 俭朴 艰苦
D. 即使 简朴 坚苦
【3】在文中两处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向往美好生活
B.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C.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勤俭节约 向往美好生活
D.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勤俭节约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4】文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具体而微B.谆谆教诲C.自食其力D.百废俱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在热火与马拉刺的一场比赛中,莱昂纳德的一次后仰跳投被摄影师完美捕捉到,成为百看不厌的“神图”。
B. 近日,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推出,制作兼主持的董卿,谈吐文雅,反应机敏,深受观众所喜爱。
C. 我们学的究竟是不是“假课文”?倘若双方都摆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辩论,较真,对“假课文”的质疑难道不会烟消云散?
D. 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我国进入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污染物的激情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孤独失意、走投无路的现实处境的句子是:______, _____。
(2)《曹刿论战》中,阐述“逐齐师”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荀子在《劝学》中用“劣马”的事例来强调人生贵在坚持的道理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写出了乐声的浊重与清脆的两句是“ ,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说明了诗人被贬之地的偏僻和遭贬谪时间的长久。
9、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一句,写了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
(6)《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了人们用占卜的方式预测婚姻吉凶的婚俗。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借生活琐事设喻,讲述治国之道,齐威王受到启发,广开言路,悬赏令刚一发布,就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对初春的景色大加赞美,认为远远胜过晚春的景色。
(3)“奇服”是屈原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作者往往用奇特的服饰象征抒情主人公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如:“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 (《诗经·采薇》)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结束了对琵琶曲的描写,启下转入琵琶女自述身世描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马说》中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和郭主簿(其二)
陶渊明
和泽①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②,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③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⑤竟良月⑥。
(注)此诗大致作于诗人正式归隐之前。①和泽:雨水和顺。②游氛:漂游的云气。③抚:保持。④检素:检点素志。⑤厌厌:同“恹恹”。⑥良月:指十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写秋景,首句却写春雨之多,遍及整个春季,把多雨的春和肃爽的秋作对比
B. 诗歌用“素”“凝”“肃”三字把秋天的色彩、温度、肃清表现得淋漓尽致。
C. “陵岑”以下四句,远近结合,声色结合,描绘了一幅灿烂奇绝的秋景图。
D. 这首诗在景物的写实中兼用比喻象征手法,寄寓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
【2】诗人“念幽人”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概述。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上书阙下,补下邽主簿,频迁监察御史。姚、巂道蛮反,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归者日千计俄缚首恶遂定南方蛮夏立石著功恒州浮屠为其徒诬告祝诅不道,武后怒,命按诛之。怀古得其枉,为后申诉,不听,因曰:“陛下法与天下画一,岂使臣杀无辜以希盛旨哉?即其人有不臣状,臣何情宽之?”后意解,得不诛。阎知微之使突厥,怀古监其军。默啜胁知微称可汗,又欲官怀古,不肯拜,将杀之。辞曰:“守忠而死与毁节以生孰愈?请就斩,不避也。”遂囚军中,因得亡,而素尪弱,不能骑,宛转山谷间,仅达并州。时长史武重规纵暴,左右妄杀人取赏,见怀古至,急执之。有果毅尝识怀古,疾呼曰:“裴御史也。”遂免。迁祠部员外郎。姚、巂酋等叩阙下,愿得怀古镇安远夷,拜姚州都督,以疾辞。始安贼欧阳倩众数万,剽没州县,以怀古为桂州都督招尉讨击使,未逾岭,逆以书谕祸福,贼迎降,自陈为吏侵而反。怀古知其诚,以为示不疑,可破其谋,乃轻骑赴之。或曰:“獠夷难亲,备之且不信,况易之哉!”答曰:“忠信可通神明,况裔人耶!”身至壁抚谕,倩等大喜,悉归所掠出降,虽诸洞素翻覆者,亦牵连根附,岭外平。徙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长史,所至吏民怀爱。神龙中,召为左羽林大将军,未至官,还为并州。人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崔宣道始代为长史,亦野次。怀古不欲厚愧宣道,使人驱迎者还,而来者愈众,得人心类如此。俄转幽州都督,绥怀两蕃,将举落内属,会以左威卫大将军召,而孙佺代之,而佺不知兵,遂败其师。卒于官。
(节选《新唐书·裴怀古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归者/日千计/俄缚首恶/遂定南方/蛮夏立石著功/
B. 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归者日千计/俄缚首恶/遂定南方/蛮夏立石著功/
C. 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归者日千计/俄缚首恶/遂定南方蛮夏/立石著功/
D. 命怀古驰驿往怀辑之/申明诛赏归者/日千计/俄缚首恶/遂定南方蛮夏/立石著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仪凤”指年号,这种年号纪年法开始于汉武帝刘彻时期,一直沿袭到民国。
B. 祠部是官署名,在唐代是六部之一,祠部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
C. 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有时也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D. 刺史是古代官职,掌管一个州的最高权力,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怀古不畏武后,努力保全无辜。当僧人被他的徒弟诬告,致使武后发怒,执意要查办这位僧人时,裴怀古据理力争,才使僧人得以幸免。
B. 裴怀古坚守气节,险被突厥所害。在他监阎知微出使突厥时,断然拒绝默啜的胁迫利诱,不肯称臣,差点被杀,后因囚禁军中,得以逃脱。
C. 裴怀古讲究策略,轻松止息岭外叛乱。他先用书檄向贼人宣示祸福后,贼人迎降;后又轻装骑马前往贼营安抚劝导,叛军悉归所掠后归附。
D. 裴怀古为人着想,深得百姓爱戴。在他重返并州任职时,为避免也在郊野排队迎接的代长史崔宣道难堪,就派人驱赶迎者还,但来的人却更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长史武重规纵暴,左右妄杀人取赏,见怀古至,急执之。
(2)俄转幽州都督,绥怀两蕃,将举落内属,会以左威卫大将军召。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贝费里奇
②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拜伦
③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卡耐基
④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奥古斯迪尼斯
⑤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苦难,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时激励自己,如果人生的路途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俾斯麦
请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两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苦难的理解。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