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国人的文化论争往往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中国至今尚未发育出健全的论争 ,以及对多元文化的 心态 ,而学术论争一旦涉及道德问题,欲求所谓的平等便只能是 了。
A.体制 宽容 海市蜃楼 B.机制 包容 痴人说梦
C.体制 包容 海市蜃楼 D.机制 宽容 痴人说梦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 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D.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3、下列对联和所描绘的店铺名,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放眼看乾坤,增光察远近 ②满室明如昼,流光夺月辉
③悬将小户牖,亮彻大乾坤 ④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合
A. ①眼镜店 ②珠宝店 ③玻璃店 ④灯具店
B. ①玻璃店 ②珠宝店 ③灯具店 ④眼镜店
C. ①眼镜店 ②灯具店 ③玻璃店 ④珠宝店
D. ①玻璃店 ②灯具店 ③珠宝店 ④眼镜店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司是古代的三个官署,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同,五代、北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B.元祐是古代帝王年号,中国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文中“崇宁”“大观”“庚寅”都是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C.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在京师设立的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
D.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多指那些不愿“出仕”的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典咏流传》在文化传递和音乐创新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在满屏喧嚣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脱颖而出。
②《战狼2》让吴京路人皆知,而作为电影中自带主角光环的北汽旗下的越野车BJ40也由此意外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③某中职三年级网瘾少年迷途知返,蜕变成网络安全界“漏洞大神”。如何理性地对待网络,这位中职生作出了好榜样。
④媒体是大众传播的工具,应该反映社会的良知,不应该如蝇逐臭炒作无聊的恶俗绯闻,新闻记者更应坚守职业操守,传播社会正能量。
⑤近日,大学毕业生李某某通过在线招聘平台找工作,最后却误入传销陷阱而遇害。对他的遭遇,大家都深恶痛绝。
⑥盘点2017年国际资本市场的大事件,比特币狂潮、鲍威尔成为下任美联储主席、英国启动脱欧等事情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上溯到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德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中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的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为其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侵略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上讲,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调军事技术的发展。
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强调“和为贵”。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想。“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可以说,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三,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一个文明的毁灭往往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原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不但没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反而会元气大伤,遭受严重挫败。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失败的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人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主动回撤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图,中国绝不会走所谓“国强必霸”之路。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年第 10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具体表现了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
B. 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使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原始驱动力。
C. 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即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D. 正是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
【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论述中国军事防御思想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时,作者指出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B. 本文第三段以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C.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先破后立,层次分明。
D.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可以用来佐证“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
【3】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合”思想的一项是 ( )
A.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把“天人合一”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非攻”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平的根本途径。
B. 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明。
C. 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给所经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
D.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岳阳楼记》)
(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劝学》)
(4)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离骚》)
(7)出入相友,___________,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
(8)__________,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尚书·周书》)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氓》)
(4)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重湖叠巘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琵琶女弹奏将要结束时的手法、琴声。
(2)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并由此生发出的与村民无间相处的渴望。
(3)庄子《逍遥游》中写到北海的大鹏鸟,翅膀像垂在天边的云,“____________________”,穿过云天,然后到达南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引用了两个典故,并以此来表达期待施展抱负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同学华贵的衣着冠带,与自己衣着之残破形成了对比。
(2)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宋荣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面对毁誉都能淡然处之。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讲话时引用《荀子·劝学》中的两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有潜质还必须借助外力帮助才能体现其价值的意思。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猎奇
薛逢①
兵印长封入卫②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③,血迸金疮卧铁衣。
【注】①薛逢,晚唐诗人。②入卫,入京守卫。③黄云戍,唐代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的名称。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第一句叙写京城守卫情况。调兵遣将的符印长久封存,入京守卫的将士城头很少见到。这一句含蓄地表现了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安乐的景象。
B. 首联第二句写景的同时巧妙地交代了季节——深秋。霜降在农历九月中旬,天降早霜应在深秋季节,此时万里无云,长空湛碧,与夏季的景色大不相同。
C. 颔联描写深秋景象,为后文的打猎做铺垫。浐水两岸桑叶落尽,渭曲地区秋禾已收,天上的飞雕眼睛非常敏锐,第一个直冲而下,去捕捉膘肥体硕的野兔。
D. 颈联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打猎的喧闹场面。田间大帐里管弦吹奏,丝丝乐声像人在细语,秋草之间奔驰的骑兵弯弓射出的箭向猎物飞去,场面热烈而且壮观。
E. 尾联转入对边塞紧张战事的想象。远离京城、万里之外的黄云戍堡,战士身上的剑伤崩裂溅血,但战事紧急,他们也只能披着铠甲而卧,以防备敌人的夜袭。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洽,字叔远,武进人。好古力学,与兄济、弟浚并有名。洪武中,以善书荐授兵科给事中。尝奉命阅军,一过辄识之。帝嘉其能,赐金织衣。父戍五开①殁,洽奔丧。会蛮叛道梗,冒险间行,负父骨以归。建文中以茹瑺荐,起文选郎中。成祖即位,擢吏部右侍郎,改大理卿。安南兵起,命洽赴广西,与韩观选士卒从征。及大军出,遂命赞军务,主馈饷。安南平,转吏部左侍郎。是时黄福掌布、按二司事,专务宽大,拊循其民。洽甄拔才能,振以风纪。核将士功罪,建置土官,经理兵食,剖决如流。还朝,命兼署礼部、工部事。七年复参张辅军讨简定,平之。还,从帝北征,与辅练兵塞外。九年复与辅往交阯,讨陈季扩。居五年,进兵部尚书,复留赞李彬军事。仁宗召黄福还,以洽掌布、按二司,仍参军务。中官马骐贪暴,洽不能制,反者四起,黎利尤桀黠。而荣昌伯陈智、都督方政不相能,寇势日张。洽上疏言:“贼虽乞降,内怀诡诈,党羽渐盛,将不可制。乞谕诸将速灭贼,毋为所饵。”宣宗降敕切责智等,令进兵,复败于茶笼州,帝乃削智、政官爵。命成山侯王通佩征夷将军印往讨,洽仍赞其军。宣德元年九月,通至交阯。十一月进师应平,次宁桥。洽与诸将言地险恶恐有伏宜驻师觇贼通不听麾兵径渡陷泥淖中。伏发,官军大败。洽跃马入贼阵,创甚坠马。左右欲扶还,洽张目叱曰:“吾为国大臣,食禄四十年,报国在今日,义不苟生。”挥刀杀贼数人,自刭死。事闻,帝叹曰:“大臣以身殉国,一代几人!”赠少保,谥节愍。官其子枢刑科给事中。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二》)
(注)①五开:地名。元英宗至治二年,置五开洞,隶属靖州。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洽与诸将言地险恶/恐有伏/宜驻师觇贼/通不听/麾兵径渡/陷泥淖中
B. 洽与诸将言/地险恶恐有伏/宜驻师/觇贼通不听/麾兵径渡/陷泥淖中
C. 洽与诸将言地险恶/恐有伏宜驻师/觇贼/通不听麾兵/径渡/陷泥淖中
D. 洽与诸将言/地险恶恐有伏/宜驻师觇贼/通不听麾兵/径渡/陷泥淖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理:即大理寺,负责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古代官署,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
B. 馈饷:馈,送食物给人吃;饷,指军队的俸给、粮饷。文中指赠送军中粮饷。
C. 中官:古官名,指中央王朝内的官吏,与地方官相对而言,本文中指的是宦官。
D. 赠:古代为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职或爵位,文中指追封陈洽少保的职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洽学习努力,有过人之处。他喜爱古代的事物,与哥哥陈济、弟弟陈浚一并出名;因为善于记住人的面貌,曾经得到皇帝的赏识。
B. 陈洽仕途通畅,终以身殉国。他曾任兵科给事中、文选郎中、兵部尚书等职,其间多次受人推荐;进师应平,因兵败而陷贼阵,为坚持道文而自刎。
C. 陈洽通晓军事,敢上疏进谏。他曾参与平定安南、简定等战役;在平定黎利叛乱时,他曾向皇帝上书建言,使陈智、方政被削去了官爵。
D. 陈洽审时度势,能临危不惧。宣德元年九月,王通率兵南征讨伐交阯,但他不听陈洽之言,结果大败;陈洽遭受伏击,但仍然奋勇杀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戍五开殁,洽奔丧。会蛮叛道梗,冒险间行,负父骨以归。
(2)洽甄拔才能,振以风纪。核将士功罪,建置土官,经理兵食,剖决如流。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2016年4月,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2018年2月,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2018年5月,习近平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索?请立足自身,放眼天下,据此写一篇文章,作为以“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为主题的班会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