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 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B.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C.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要趁着大好年华倍加努力去实现人生理想,等功成名就了,再回到原点看一看,回想过往的点点滴滴。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2、下列各句中,没有病语的一句是
A. 当前,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提高、民生政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B. 料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新词新语产生的源泉,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而镜子。
C. 《二十二》是反映中国“尉安妇”幸存者生有状态的纪录电影。影片公映之初,竟然发生观影男子笑出声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
D.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路遥的小说,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90后”女孩小赵和男友双双辞职,二人轻车简从,以徒步和打车的方式走访56个民族,并记录下当地的特色文化。
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性修养,嫉恶如仇扬正气,就是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③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④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⑤《朗读者》,一档开播即火的节目,再次让董卿成为炙手可热的屏霸,为这个端庄大气而又满腹诗书的女子圈粉无数。
⑥在贵州贵定县支教时,武汉大学的学生赵小亭不幸被山石击中头部而罹难,年仅20岁,对此家中的亲人都悲痛欲绝,真是百身何赎啊!
A. ②③⑥ B. ③④⑥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认为自己的贡献________,认为自己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
②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相比,不过是______,不值一提。
③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___________,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健康。
A. 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 微乎其微
B. 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C.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D. 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九牛一毛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体味过患病无钱医治的滋味,感受过被免掉三四千块钱医药费的幸福瞬间,所以他对窘境中的病人能感同身受。
②惠民胡集镇有着悠久的曲艺传统和观众基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民间艺人来此粉墨登场,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③雷锋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对自己的生死置若罔闻,完美地诠释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④藏族歌舞“混搭”中国传统杂技的舞台剧《雪豹王子》在青海玉树上演了三十场,真是场场座无虚席、间不容发。
⑤在南湖龙泉寺东侧的湖面上,各色候鸟正嬉戏觅食,满湖中红飞翠舞,给封冻了一整个冬天的湖面带来春的讯息。
⑥日俄日前在东京举行了“2+2”会谈,虽然双方有一些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仍莫衷一是,建立政治互信并非易事。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②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科技考古的快速发展,建立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也就成为当前深化基础研究的重要举措。国家文物局在2019年末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试点,开展了动物遗存标本库建设项目。此外,科技考古各研究部门也在努力建设自身的数据库。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正在建设磨制石器微痕数据库、炭同位素参考值数据库等,从而推进科技考古的国际化、科学化、大众化和数字化。
随着中国科技考古研究机构的逐步增多、研究队伍的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域地大力拓展、研究方法的日益完善、研究成果的不断获得,中国科技考古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支持科技考古,依靠科技考古,发展科技考古,强化科技考古,已经逐步成为整个考古学界的共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过程始终左右着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过程,世界考古学的发展对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大的引领作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明显地推进了科技考古的进步。
未来,科技手段还将在考古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考古在考古领域中的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我们有极为丰富的、非常珍贵的考古资料,10000年以来没有间断的文化发展史留下的各类资料极具特色。国家对于科技考古一直保持较高的投入。可以说,外部条件也好,内部条件也好,都给包括科技考古在内的考古研究人员发挥自己的作用搭建了极好的平台。而且,我们的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秉承科学精神,踏踏实实地开展研究。由于资料的珍贵和重要,研究人员的刻苦努力,不少研究成果都是出手不凡,科研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中国考古学已经进入黄金时代,今后的科技考古必将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余靖园《科技考古的新未来》,《小康》2021年3期)
材料二:
考古学研究的物质遗存确实都与“人”有关,包括人的起源、进化及人的种群分化;人所创造的文化及其关系演变;人的婚姻、家庭、社会关系;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共同体;人的经济、政治活动;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前国家时代与国家时代人的角色和行为之变化;人与“文明”的本质及其悖论;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及人地关系等。近年,人的遗传、人的疾病与健康、人的食物与营养、人的技术与创造等问题也成为考古学家的着力方向。也可以认为,考古学的“由物及人”研究是考古学最有魅力也是最有学术价值的领域。
历史时期考古由于能够得到历史文献及碑刻、墓志等资料的支持,“物”与“人”的一般关系相对容易得到揭示。而史前时代考古要研究物质遗存与人的关系则显得相对困难一些,我们阅读相关论著时,也有这样的深刻印象。考古学是一门实证科学,讲求拿材料说话。一种“考古学文化”或某种带系统化特征的考古学遗存究竟是否与特定的族群或人群有关,从实际而言,是没有疑问的,因为这种文化的存在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它一定是由特定的人群所曾经创造或所拥有的,至于这个人群是谁,是单纯的族群还是多个族群,则可以进行慎重的讨论研究。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某一考古学文化与某一族群直接相关也是毋庸置疑的,如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当然是由良渚族群所共同创造的文化,我们总不会怀疑考古学家发现的“良渚文化”是别的族群的遗存。
研究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关系,李伯谦先生认为它就是考古学上“由物及人、透物见人”的问题,目的是“揭示创造和使用该考古学文化的人们共同体或族(或族系)的真实情况,从而尽可能地恢复其历史原貌”。人类进入多民族国家阶段之后,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关系比史前时代要复杂得多,许宏先生提到,中国的夏王朝是第一个广域性国家,在夏王朝统治区域内可能有多个族群共同生活,从考古学上说,会存在多个考古学文化,这其中涉及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是否为夏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作为唯一地从人的物质世界及从人的诞生直到工业社会百万年尺度研究人之历史的科学,其“由物及人”的研究最终涉及的还是包括人的特质问题、人在地球上的作为问题、人与人及人的社会性问题、人与其所创造的文化及国家文明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能否协调共生的问题、人的未来走向问题等一系列人的问题。这些考古学问题既是对考古学家才智的挑战,也表明考古学一定能够为人的这些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作出独特贡献。
(摘编自《“由物及人”是考古学家的最美梦想》,《大众考古》2020年6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技考古催生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建设自身数据库成为科技考古研究部门的重要举措。
B.由于秉承科学精神,考古人员借助科技考古,踏实开展研究,使得中国考古学已然进入了黄金时代。
C.考古学研究的物质遗存与“人”的诸多活动密切关联,研究“由物及人”,最能彰显考古学学术价值。
D.考古学研究涉及从人的物质世界和从人的诞生直到工业社会间的历史,呈现内容丰富和时间漫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技考古的发展过程一直与世界考古学、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以及中国考古的发展紧密关联,缺一不可。
B.一万年来中国文化发展史从未间断,考古资料极为丰富,中国考古具有非常优越的内部条件,考古研究人员可以大显身手。
C.研究物质遗存与人的关系时,史前时代考古则比历史时期考古相对难以得到揭示,因为考古学讲求拿材料说话。
D.“由物及人、透物见人”体现出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关系的问题,能尽可能地恢复其历史原貌。
【3】下列各项中,不可以证明考古学研究能“由物及人”的一项是( )
A.20世纪60年代初,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的宫殿建筑基址。
B.2020年,安徽长丰埠里宋代家族墓地被发掘,等级高、规模大,出土器物保存完整。
C.河南荥阳市高村乡官庄遗址出土大量陶范与陶器,由此可推定相关遗存的绝对年代。
D.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2月11日召开,助力申遗,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重点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剑阁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寄”有“寄托情感”之意,古人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强烈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常用来表达情感。李煜在《虞美人》中用它来喻亡国之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它来感慨人生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在《菩萨蛮》中用它来表达悲愤之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开头“__________”一句,以秋景烘托了送别友人的悲凉之情;“__________”一句,则借秋江夜景,侧面表现乐曲醉人。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一句,盛赞曹操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一句,则直抒胸臆,悲叹人生短暂易逝。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加冠之后,因为“__________”,加之身边没有优秀的学者老师,曾奔赴百里之外,只为“__________”。
10、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在我们学习过的古诗文中,有很多内容都谈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告诉了我们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3)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李凭箜篌引》)
(5)________,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吴激《人月圆》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也是用了“衡阳雁”的意象。
(3)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发出慨叹:“__________ , _________ ”表现他不懈地追求自我修养,坚信自己理想,即使被肢解也不改变心志。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上闻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春夜闻笛②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①《梅花落》是古代笛子曲的代表作品。②系诗人谪迁江淮时之作。
(1)第一首诗描写了“塞上”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两首诗中都含有“一夜”一词,请分析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槐堂铭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其可必也审矣 审:明白
B.盖尝手植三槐于庭 尝:尝试
C.今夫寓物于人 寓:寄放
D.以世其家 世:继承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松柏生于山林
显于汉、周之际
B.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
而见其子懿敏公
C.吾以所见所闻考之
王城之东
D.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
何其子孙之多贤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
B.厚施而不食其报
为国家做了很多好事却没有得到福报
C.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兴起
D.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晋公一家的才德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②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槐堂”因兵部侍郎晋国王公在庭院里手植三棵槐树而得名。
B.晋国王公的儿子魏国文正公官至宰相,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
C.晋国王公仁爱厚施,其子孙多贤,证明了“仁者必有后”的观点。
D.魏公的儿子懿敏公崇尚道德又善诗文,传承了其家良好的家风。
【6】苏轼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意思是关于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上述选文或阅读积累简述理由。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8年为避战乱,13岁的高秉涵从山东菏泽流落台湾,漂泊异乡43年,直到1991年才重返故乡。此时,他已是台湾著名的律师,他往返大陆20余年,带回同乡老兵骨灰近200坛,实现他们叶落归根的愿望,也因此当选“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高秉涵说:“回家的路再长,也长不过一生;回家的行囊再重,也重不过乡愁。”
2019年,85岁的高秉涵出版新书《乡愁》,他在书中讲述自己曾带领四个孙女重返大陆进行寻根消“独”之旅。期间,记者问她们:“我们国家最长的河流是哪两条?”她们说:“你们中国是长江、黄河,我们台湾是浊水溪和淡水河。”高秉涵听后,一声深深的叹息:“我的孙辈相信我说的,可台湾的孩子都信教科书啊!”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给台湾的高中生新笔友“阿飞”写一封信,谈一谈我们共同的中国、憧憬一下我们共同的未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吹嘘,不得抄袭,文末姓名统一注“中国心”,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