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联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组是
A.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文庙联)
B.八千子弟随流水;百二山河委大风。(项王庙联)
C.俯瞻桑乾,滚滚波涛荧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山西应县木塔联)
D.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它柴米油盐。(塾师自挽联)
2、下列各旬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绿色建筑项目在我国呈几何式增长,各种节能、低碳建筑比肩接踵,评价标准也层出不穷。
②答对了,就手舞足蹈;答错一道题,与奖金失之交臂就情绪崩溃,哀鸿遍野,其实我们应理性对待直播答题游戏。
③他们急于回家。于是放弃熟悉的路而另辟蹊径。直接穿越山林,不料中途迷路,只好等待救援。
④与家人团聚看春晚是许多中国人的幸福记忆,许多节目金句频出,每到精彩之处便常引得围坐的家人拍手称快。
⑤一位专家在各种电视节目中推荐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屡上消费黑榜,这位假专家被揭穿后,注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⑥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中国这些“创新奇迹”让世人刮目相看。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大地黄金灿灿,送走了七月流火的时光,夏去秋来,迎来美好的金秋。
②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弘扬长征精神,俾昼作夜,艰苦奋斗。
③这个贩毒组织近来购置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对他们而言这简直是如虎添翼,我边防检查站的缉毒官兵倍感压力,全力投入侦破工作。
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运动健身受到热捧。教练提醒,健身塑形需要长期坚持,一旦放弃,会导致髀肉复生,很快反弹。
⑤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⑥能够认识并提升自我才能有不断进步的人生,然而网络 “键盘侠”们却只把眼光盯着别人的过失,对自身却目不见睫,无自知之明。
A. ①②⑥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个性各异,但都互敬互爱,大家相处得一团和气,连口角都很少发生。
②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重磅法治节目《今日说法》上,主持人的开场白犹如晨钟暮鼓,引起了观众的深思。
③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专注与恒心而不是泛而不专。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这样才不会歧路亡羊。
④一场误会让他与老师反目成仇。近日,他专程上门表达歉意,程门立雪,最终以诚意获得了老师的原谅。
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补鞋子、修钢笔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⑥他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的流行歌曲,对庄重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④⑤⑥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您的管见让我获益良多,在此谨表谢意。
B. 昨天心浮气躁,有唐突处万望海涵。
C. 鄙意以为此事宜慎重,不可草率行之。
D. 前月所借之书已读讫,不日璧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 恼
王蒙
当钱莉莉的中篇小说《桦树林》终于在第一流的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出来的时候,作家金永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他想起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先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后来抄到稿纸上。抄了改,改了勾掉,勾完恢复,然后撕掉……稿子寄出以后,得到回音以前,他好像得了热病。
他想起他的第一个责任编辑,又矮又胖,说话是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每句话都那么高明,那么权威。“是不是先搁一搁? ”这话就意味着稿子的死刑。“我们认为有修改的基础”,遥远的希望闪着光,曲折的道路上布满荆棘。“我们准备留用”,从此开始了折磨人的焦急等待。而最可怕的是甚至在通知你“已经发了”之后,仍然可能抽下来搁一搁,而这“一搁”,也许意味着永久。
他想起他的恩师,已经长眠于地下的老作家郑之泰,他第一次见郑之泰的时候,“郑老”已经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老作家一面咳嗽,一面称赞他“能够写”,“我知道,你是能够写的……你能够把那种最微妙的感受传达给读者……你能够成功……读者会爱你的……但写作仍然是一件苦事情,你现在还想不到,这有多么艰苦……”
郑之泰三十年前说这话的时候是含着泪水的。当时,二十二岁的金永不明白为什么老作家的语气里流露着感伤,但他的心深深地被那种父辈的情谊打动了。三十年后,在看到钱莉莉缭乱的小说稿《桦树林》以后,他的眼睛里也涌出了同样的泪。
他这才明白,他的泪水既是为了钱莉莉的鲜花露珠似的才华,也是为了——他看得出来——这才华离真正的成功、成品、成就还遥远。让一个有着鲜花露珠似的才华、自负而又敏感、幼稚而又狂热的女青年去走这一段从小小的才华到真正的成果的路,他实在不忍得。而如果是让她独自去摸索,去沿着这崎岖的山径攀援,那简直是残酷。
哦,才华!这令人战栗,令人苦笑,令人飞扬又令人大哭失声的字眼!它是财富,它是灾难,它本身就是辛劳和血汗,永远的不安宁,偶有的微笑,和常年的灼人的痛苦!
所以金永不忍心说任何年轻人有才华,他怕毁了年轻人。他宁愿点燃自己的心做灯,为他们烛照。而才华的特点偏偏是要自己闯,哪怕鼻青脸肿,赴汤蹈火!他能不流泪吗?
金永还体味到了这泪水里包含的欣慰——年轻人不断地冒出来了嘛!欣慰后面却好像有一种催促,一种莫名的、却又是分明无可逃避的惶恐——年轻人起来了,他呢?原来他也已经到了辅导青年、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的年纪了。
他现在已经比当年的郑之泰还要大一岁了,这是真的?但他的头发还是黑的,看来郑之泰有点未老先衰。三十年前,他觉得郑之泰是老头,他怎么没有想到如今自己也已经“老”了呢?
看过手稿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与钱莉莉交谈。说服钱莉莉是不容易的,问题还不在于青年人常有的骄傲,可叹的是她那种执着,当钱莉莉用一两句尖刻而又大而无当、不负责任的话把他苦口婆心的“辅导”否定掉的时候,他气得真想动手把自己揍一顿。
终于,她听了他的,不是全部,而是大部分。当她一旦接受了他的指点以后,《桦树林》的面貌是怎样地焕然一新了啊!
金永提着提包回家。提包里有载有《桦树林》的大型文学期刊。他的提包变得暖人而且活泼,他的步伐变得活泼而且有力。他的眼前一会儿是郑之泰的白发,一会儿是钱莉莉的青丝,一会儿是夕阳照耀着的充满了温柔的生命的桦树……当他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删去以后全文会更加隽永和谐。但他在作品排成铅字以前硬是没有想到,硬是没有把这一点给钱莉莉指出来。他的脸红了,他的心痛了,他算什么“老师”哟,钱莉莉称他做老师呢!
回家以后, 爱人告诉金永,钱莉莉来过,并且留下两瓶小磨香油,一瓶广东腐乳。“小磨香油?”他茫然莫解。
钱莉莉留下了字条,字条上说:
金永老师:
《桦树林》的发表,多亏您帮忙。您为我的稿子奔走的情形,编辑部已经透露给我了。一点小意思,聊表寸心,请笑纳。您有什么事需要我给办的,亦请尽管吩咐,过几天来看望您。
莉莉
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字条。
打击是沉重的。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桦树林》发表时,想起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和第一个责任编辑,表现了他对那位编辑永生难忘的记忆和无比的感激之情。
B. 文中写金永对自己恩师郑之泰的回忆与金永对钱莉莉的培养,既互相映衬,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 《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但金永未能把这一点给钱莉莉指出来,这说明他作为老师却有所保留,不够称职。
D. 金永回家时眼前出现了“夕阳照耀着的充满了温柔的生命的桦树”,这里的“夕阳”和“桦树”都具有象征意义。
E. 小说用郑之泰和钱莉莉两个次要人物作陪衬,突出了金永这一中心人物形象,并通过他深刻地表现了文人相轻这一主题。
【2】文章开篇说,作家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中篇小说《桦树林》在第一流的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时,“流出了眼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金永的眼泪中包含的情感。
【3】文章以“打击是沉重的”作结,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_______。 (《诗经》)
(3)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苏淘认为六国灭亡,韩、楚、魏三国“赂秦而力亏”是主因,齐国“________”是次因,赵国“________”是末因,主因讲政治、经济,次因讲外交,末因讲军事。
(5)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李煜《虞美人》中的旷世名句“________?________”,皆得以水喻愁之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宋荣子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意,却“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讽劝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绘了小船任意飘摇在浩淼江面上的样子。
(2)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具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清高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意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新华社武汉记者站陈健曾在一篇通讯稿中,引用《诗经·无衣》中的两句“______, _________”,来表现大江南北各界群众守望相助共战疫情的感人情景。
(2)刘禹锡《石头城》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之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伶官传序》中,作者借后唐庄宗沉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用“________,_______”来讽谏当朝统治者,这与孟子所倡导的忧患意识相近。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自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哪两句诗最有可能被宰相手书挂在办公场所里用以自励与警示。它们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宰相肚里能撑船”理念与之交相辉映。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彰显出毛泽东主席诗词雄视千古、纵览寰宇的时空视野和文化魄力。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2)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策扶老以流憩。
(5)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入芙蓉浦。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刘克庄
梅雨初收,浑不辨、东陂南荡。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事。有累臣泽畔,感时惆怅。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
【1】赏析上阕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下阕“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蕴含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彦光,字修芝。父显,周邢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甚有惠政。后数岁,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槌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设,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梁彦光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B.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C.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D.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武帝时始置。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职任监察。
B.母忧,也作“丁内艰”,指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策试,谓以对策试士。大凡以政事、经义发问,使试士条对。策,写在简策上的试题。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如赠言;也指古代皇帝对在职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如赠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恪守孝道。梁彦光母亲去世,他因悲伤过度极度瘦弱;不久被起用任职,皇帝看了梁彦光的形貌变化后,对其感叹不已。
B.梁彦光施行惠政。梁彦光任岐州刺史时,当地民风淳朴,他用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全境教化得很好,朝廷考评接连第一。
C.梁彦光生性执着。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不力被处罚,但他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当地豪强地痞嗤笑,但他毫不退缩。
D.梁彦光重视教育。梁彦光创立学堂,招纳名儒授课;在厅堂设宴款待特别优异的学生,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竞坐免。
(2)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5】梁彦光两次到相州任职,执政思想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说明。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这艘“红船”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初心,沿着井冈峰顶、遵义城头、延安宝塔、天安门上的灯标前行,驶过惊涛骇浪、万水千山,最终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串联成一幅动人心魄的大潮行舟图。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其概括为“红船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振华中学团委举行“红船印初心”座谈会。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参会,并以“弘扬红船精神”为主题发言。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