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 | 儒家经典著作 | 语录体 |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礼”是思想核心 |
B | 《窦娥冤》 | 关汉卿 | 元杂剧 | 三桩誓愿 | 张生 |
C | 《堂吉诃德》 | 塞万提斯 | 反骑士中篇小说 | 西班牙 | 桑丘 |
D | 《巴黎圣母院》 | 维克多·雨果 | 人道主义思想 | 法国 | 爱斯梅拉达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印刷博物馆是向社会展示传承“造纸术”“印刷术”的窗口,是激发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发明创造的课堂。
B. 这次从重庆前往南极考察的共10人,他们都是重庆人,平均年龄近50岁左右,组织他们前往的是位于渝北的一家旅游机构。
C. 皮肤老化中的自然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而皮肤老化中的光老化则是在紫外线或其他伤人的光源照射引起的,是可以延缓的。
D. 日前,文化部发布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的总体规划。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考场外,一家三口正在等待参加高考的姐姐,鲜花是贤弟精心为她挑选的。
B. 晚清海派名家的肖像画作品展,任预、任颐的作品都忝列其中并成为精品。
C. 由于个人手法粗陋还请各位海涵,有不足之处还请麻烦指出并多多谅解。
D. 今年春节期间,几个学生来我家拜访,我夫人急忙拿出糖果来招待他们。
4、下列诗句中,哪一组与“龙舟竞渡”有关
①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 ②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③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④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⑤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马林鱼对峙许久,他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既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也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自信。
B.《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答应嫁给格拉桑,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几年后丈夫死去,她孀居独处,虔诚地做了大量的善行义举。
C.鲁迅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映时代气氛,如《阿Q正传》中,用阿Q盘辫子、秀才戴“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未庄的变化。
D.《边城》中多次写到翠翠一个人无缘由地哭,这是一个缺少母爱、内心孤独的山城少女在她情窦初开时,面对内心朦胧的情感不知所措的自然反应。
E.“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君王”,体现了哈姆莱特要与腐朽黑暗的势力抗争到底的信念和决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是点、线墨迹与白纸之间产生鲜明对比从而表达意象、抒发作者情感的视觉艺术。书法艺术中的点、线墨迹与白纸之间构成了视觉艺术的黑白美,书法家借助这种黑白美来表现蕴藏在内心的精神色彩。
中国书法最大的特征是以墨为主,墨即玄,古代以玄色为正色。在传统审美中,墨给人的一般印象是高雅深奥、超凡脱俗,墨色光华,其妙无穷。我们在欣赏书法时,目光往往只随着黑色的墨迹运动,在大片纸上,书法作品的条条墨迹永远是知觉的主体。几千年来,书法家们挥毫泼墨,运用黑白分明的单色和独具匠心的笔墨变化,构成一幅幅美妙绝伦的书法艺术精品,各具特色。无论是汉魏“尚象”、晋人“尚韵”,还是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都是对各个时代书法艺术审美风尚的总结。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关键在于墨和纸所产生的黑白美。南朝齐著名的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一幅书法作品,字字各有其位置,墨为字,白也是字,有字之字固然重要,无字之字更为重要。笔画和空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能安排好有笔画的地方,就可控制好没有笔画的空白之处。这样有与无互相衬托,“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显得奇妙无穷。人们在品评书法作品时,一般只重视有笔墨处的笔画,至多是“计白当黑”的二者并重。其实笔墨处仅存迹象,那空白的无笔墨处才是高妙的神韵所在。
书法家留在纸上的超逸神韵,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精神意趣的具体体现。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精美作品,唤起人们判断、欣赏的愉悦之感。书法笔墨派生出来的千姿百态,富有节奏韵律的意境,全在于对黑白点、线的处理和表现,失去黑白,这种内涵丰富的空间形式美也就会失去。书法作品中的黑“肆力在实处”,白“索趣乃在虚处”。有与无、实与虚的对比形成的想象空间,在不同的时间和特定环境中,其代表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或云,或雾,或水,气象万千,海阔天空,其具有包罗万象、纵横八极之妙,不着一字尽得天地万物。只有懂得诗的言外意、乐的弦外音,体察到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才能更进一步理解“大象希声、大象无形”的深刻内涵。
古人论书云:“书在有笔墨处,书之妙在无笔墨处,有处仅存迹象,无处乃传神韵。”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把书法称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这是对书法艺术的高度概括。书法家将自己特有的情怀和意境,寄托于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黑白色彩,以求得一种具有单纯、完整、简约、精微、博大之美的艺术境界,使书法在人们心中发挥巨大的精神作用。
(摘编自王贺谦《试论书法艺术黑白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通过点、线墨迹与白纸之间构成的黑白美来表达意象、抒发普遍情感。
B.书法作品以墨为主,美妙绝伦,富有黑白美,饱含着书法家独具匠心的笔墨变化。
C.书法作品无笔墨处的高妙神韵,是书法艺术黑白世界精神意趣的具体体现。
D.书法笔墨只有通过对黑白点、线的处理和表现,才能派生出富有节奏韵律的意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中国书法是一门通过作品中鲜明的黑白对比来营造意象、表情达意的视觉艺术。
B.文章引用南朝齐著名的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的话,论证了书法作品的神韵最为重要。
C.第四段最后一句采用了类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论证书法作品中的“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D.文章对书法艺术的黑白美进行了深入充分的论述,同时指出了人们在品评书法时的一些偏颇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的意境,具有丰富内涵的空间形式美,它是书法家在创作中形成的供欣赏者想象的空间,具有丰富的意义。
B.“尚象”、“尚韵”、“尚法”、“尚意”,是同一时代书法家的艺术审美风尚,是他们的共同追求。
C.为达到单纯、完整、简约、精微、博大之美的艺术境界,出色的书法家会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特有的情怀和意境。
D.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只与墨和纸所产生的黑白美有关,与使用毛笔这种工具来书写汉字无关。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以山中激流和石头滚动的巨大声响烘托蜀道之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的比喻,强调了人们不能仅靠自身,还必须学会借助工具。
(3)《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诗言志,其中不乏哀愁,伟大的诗人们往往把胸中难以排遣的愁情化作千古流传的美妙诗句。在《虞美人》中李煜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这一形象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来抒发自己作为亡国之君的无尽哀愁;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用“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鲍照在《拟行路难》中则用“心非木石岂无感,⑤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欲说还休的愤懑与不平;而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则在《醉花阴》中把闺怨闲愁化作了“⑥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锦绣词句。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在投机取巧、违背准绳的世俗面前,屈原烦闷失意、走投无路,但他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不以中正之性为邪淫之态的决心。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因为行事草率,最终“__________”,未能像西汉名将霍去病一样“__________”,建立伟业。
(3)《出师表》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其为人也,___________,乐以忘忧,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至于暴矣。兄弟不知,___________。(《诗经·氓》)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李密《陈情表》)
(4)于是饮酒乐甚,___________。歌曰:“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桃花源诗》用“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句表现人们生活的幸福欢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
⑶.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句相似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一文中,“___________”一句写出山间冬季之景,“___________”一句写出泉酒的特点。
(2)《逍遥游》一文中,庄子认为,要想在无穷时空里遨游且无所待,需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一句借鸟声描写琵琶声的婉转流利,“___________”一句借泉水描写琵琶声的艰涩低沉。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汾城王主簿
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①,汾上又经过。
芳草归时遍,情人②故郡多。
禁钟③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注)①带印:掌管印玺,指王主簿少年出任,回到旧游之地汾城任职。②情人:这里指友情深厚的人。③禁钟:宫中的钟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王主簿年纪轻轻就掌管印玺,同到旧游之地汾城任职,刻画了王主簿年少有为、意气风发的形象。
B.颔联上句“芳草归时遍”以“芳草”比喻相思之愁,萋萋芳草,贴切自然;一个“遍”字写出愁绪之多。
C.颈联上句“禁钟春雨细”写雨里钟声,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春雨细密写钟声轻细,形象生动。
D.诗歌标题中的“送”字既点明了诗歌的体裁,同时又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诚挚情谊。
【2】诗歌的尾联颇具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睃,沧州景城人,徙家于洛阳。睃弱冠明经擢第,历迁殿中侍御史,加朝散大夫。时朔方军元帅魏元忠讨贼失利,归罪于副将韩思忠,奏请诛之。睃以思忠既是偏裨,制不由己,又有勇智可惜,不可独杀非辜,乃廷议争之。思忠竟得释,而睃亦由是出为渭南令。景龙末,累转为柱州都督。桂州旧有屯兵,常运衡、永等州粮以馈之。睃始改筑罗郭,奏罢屯兵及转运。又堰江水,开屯田数千顷,百姓赖之。寻上疏请归乡拜墓,州人诣阙请留睃,乃下敕曰:“彼州往缘寇盗,户口凋残,委任失材,乃令至此。卿处事强济,远迩宁静,筑城务农,利益已广,隐括绥缉,复业者多。宜须政成,安此黎庶,百姓又有表请,不须来也。”睃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颂其政。开元二年,吐蕃精甲十万寇临洮军,睃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与临洮两军合势以拒之。贼营于国大来谷口,吐蕃将坌达延又率兵继至。睃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贼众大惧,疑有伏兵,自相杀伤,死者万计。俄而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率众邀击吐蕃,至武阶谷,去大来谷二十里,为贼所隔。睃率兵迎讷之军,贼置兵于两军之间,连亘数十里。睃夜出壮士衔枚击之,贼又大溃。乃与讷合军,掩其余众,追奔至洮水,杀获不可胜数,尽收所掠牧马而还。明年,突厥默啜为九姓所杀,其下酋长多款塞投降,置之河曲之内。睃上疏,疏奏未报,降虏果叛,救睃帅并州兵西济河以讨之。睃乃间行倍道,以夜继昼,卷甲舍幕而趋之。夜于山中忽遇风雪甚盛,睃恐失期,仰天誓曰:“睃若事君不忠, 不讨有罪,明灵所殛,固自当之,而士众何辜,令其劳苦!若诚心忠烈,天监孔明,当止雪回风,以济戎事。”言讫,风回而雪止。十四年,累迁户部尚书,复为朔方军节度使。二十年卒,年七十余,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睃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B.睃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C.睃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D.睃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朔方军,唐朝西北地区的一支军队,“朔” 在空间上指北方,在时间上指农历每月初一。
C.屯田制,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
D.户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货币、赋税、财政收支、官员考核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睃爱惜人才,敢于坚持正义。王睃二十岁科举及第,又多次升迁,后因他替韩思忠据理力争,自己仕途也受到了影响。
B.王睃为官尽责,深受百姓爱戴。在担任桂州都督期间,王睃修筑城墙,拦水开田,为百姓办实事,百姓拥戴,朝廷满意。
C.王睃有勇有谋,能够出奇制胜。在吐蕃进犯临洮之时,王唆随即与薛讷联手出击,派出一支奇兵,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D.王睃极尽忠诚,得到上天眷顾。在讨伐叛变的降军时,王睃大军忽遇暴风雪,他担心延误军机,对天起誓,结果风停雪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睃以思忠既是偏裨,制不由己,又有勇智可惜,不可独杀非辜,乃廷议争之。
②睃乃间行倍道,以夜继昼,卷甲舍幕而趋之。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阖家团圆的节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恐慌与感动交织。时隔17年,84岁的钟南山再次挂帅出征,奔赴疫情一线。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90后医护人员自愿请战,小时候,他们被白衣天使保护;长大后,他们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
……
但,这不是人类面临的第一次流行病,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而在未来的疫情里,我们是将要成为“下一代拯救者”的人。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请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封给青年的信。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