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阜阳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 左宗棠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邓世昌

  • 2、“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实行贵族世袭统治,拥有实权。”与材料描述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 3、安史之乱是一场边疆叛将同唐朝政府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战,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上述材料中的“叛将”指的是(     

    A.黄巢、安禄山

    B.赵匡胤、安禄山

    C.安禄山、史思明

    D.黄巢、史思明

  • 4、陶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小李家有仿制的鱼纹彩色陶盆,如果是真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

  • 5、《资治通鉴》开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三家为诸侯,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A.楚、燕、齐

    B.秦、楚、齐

    C.赵、魏、秦

    D.韩、赵、魏

  • 6、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A.尊崇周王室的正统地位

    B.借周王的名义发展自己的势力

    C.竭力证明战争的正义性

    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 7、下列我国境内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1)元谋人 (2)北京人 (3)山顶洞人 (4)半坡人

    A.(1)(2)(3)(4) B.(1)(2)(4)(3)

    C.(3)(4)(1)(2) D.(2)(4)(1)(3)

  • 8、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的是松赞干布派遣吐蕃使者到唐朝求婚的情形,唐太宗最后决定把谁嫁往吐蕃( )

    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杨玉环

    D.武则天

  • 9、《洛神赋图》(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以三国时期杰出诗人曹植的《洛神赋》名篇为蓝本,创绘出的道教神仙谱系中的洛神传说,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家是(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A.王羲之

    B.祖冲之

    C.郦道元

    D.顾恺之

  • 10、清朝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这种做法被称为:( )

    A.“焚书坑儒 ”

    B.“罢黜百家”

    C.“文字狱”

    D.“重武轻文”

  • 11、下图是明朝和清朝疆域图,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开放的对外关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D.繁荣的社会经济

  • 12、鸡冠壶,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早期鸡冠壶仿马背上容器马盂而制,后变成扁身环梁式,仍似皮囊式样。再发展,变成底部加固足和带提梁式,便于室内生活,可以放在桌上或地上。辽圣宗以后,鸡冠壶逐渐消失。鸡冠壶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契丹民族(     

    A.始终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特点

    B.不断进行“封建化”的历程

    C.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D.逐步接受汉民族的生活方式

  • 13、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骨针,能证明他们

    A.有爱美意识

    B.会人工取火

    C.会下河捕鱼

    D.会缝制衣服

  • 1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 会使用工具   B. 会制作工具

    C. 使用打制石器   D. 使用磨制石器

  • 15、隋炀帝不恤民力,好大喜功,纵情享乐。下列选项,为隋炀帝“纵情享乐”提供最有力证据的是

    A.征发民力修建运河

    B.多次乘坐华丽龙舟巡游各地

    C.三次出兵远征辽东

    D.驱使百万民力营建东都洛阳

  • 16、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 17、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 18、下列关于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推论

    A

    汉武帝时期,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B

    东汉时期,洛阳建立白马寺你

    道教逐渐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C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军大败

    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式

    D

    北朝太守贾思勰整理编撰《齐民要术》

    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

    A.A

    B.B

    C.C

    D.D

  • 19、下边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 20、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明末各支农民起义军中,(     )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 22、通过禅让制产生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_________

  • 23、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_______

  • 24、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

  • 25、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出现了有作为的开国之君和臭名昭著的暴君。

    (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2)夏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___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

    (3)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立在亳。

    (4)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_尽情享乐,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

    (5)公元前1046年,________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6)公元前841年,_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 26、公元前______年,在陈胜、吴广的号召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张角因病去世后,历时9个月的______最后被镇压下去,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27、200年,发生 ______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发生 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 28、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   )

  • 29、隋文帝是589年灭掉_____统一全国。在采取措施后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历史上称为_____

  • 30、汉代著名的医学家中擅长外科手术的是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朝代与相应的建立者、暴君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战国时期出现了“战国七雄”,这“七雄”分别是哪七个国家?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即古人所说的“算筹”。他计算圆周率,必须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进行130次以上的计算,这其中包括开方,运算异常艰巨。

    材料二祖冲之勤奋好学、博学多才。他制造了指南车、千里船和水碓磨等机械。他还经过多年测算,编制了一部新的历法《大明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材料三《齐民要术》书名的意思:“齐民”即平民,“要术”即谋生的主要技术,合起来就是平民百姓谋生的主要技术。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祖冲之在推算圆周率时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其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2)材料二反映的是祖冲之在哪两个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齐民要术》有怎样的地位?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综合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