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图,判断东莞的气候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多山,多冰川,多湖泊,多大河发源地 B. 日照强烈,太阳辐射能丰富
C. 为灌溉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D. 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3、读甲、乙两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国共同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濒临太平洋
B.全部是热带的气候
C.都位于西半球
D.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关于两个国家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共同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原面积广阔
B.气候温暖湿润
C.海运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3】关于乙国北部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航运价值高
B.流经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C.流域面积广,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D.流经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水量大
4、北京旧楼改造中,应注意保护
A.四合院 B.窑洞
C.竹楼 D.蒙古包
5、读黄河流域简图,完成问题.
【1】图中四处相比,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丁处泥沙淤积严重,治理的关键在于( )
A.加强监测与预报
B.加固两岸堤坝
C.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D.在丁河段挖沙
6、长沙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暑假计划乘沪昆高铁去云南研学旅行。读“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沪昆高铁( )
A.沿途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云贵高原
B.连接了五个省级行政区,利于我国东西部的联系
C.与京广线、京九线、陇海线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
D.跨越长江干流,改变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针对此次研学目的地,同学们制定的研学目标不可行的是( )
A.调查高铁对当地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
B.考察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C.比较昆明和长沙居民日常饮食的异同
D.探究泥石流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
7、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
①交通堵塞 ②居住条件差 ③就业困难 ④饥饿贫困 ⑤自然环境恶化⑥劳动力短缺 ⑦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8、下列有因果关系事物连接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②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③我国东邻太平洋;④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⑤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⑥我国地区之间时差可达4小时以上;⑦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⑧我国东部降水丰富。
A. ①一⑧ B. ②—⑦ C. ③—⑥ D. ④—⑤
9、据光明网2021年1月13日报道,天津市北辰区沙庄子村龙顺果蔬种植基地从某地引种的喜热作物甘蔗进入了成熟采食期。据了解,北辰区依托现代化的温室大棚相继引种的一批新奇果蔬长势良好,为农民增收及乡村旅游增加了亮点。读“天津市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津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2】在温室大棚引种甘蔗,主要解决农业发展上的( )
A.光照不足问题
B.温度不足问题
C.水分不足问题
D.地形不平坦问题
【3】北辰区沙庄子村发展旅游的地方文化特色是( )
A.文物古迹
B.民族风情
C.红色之旅
D.农业采摘
10、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地表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11、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2】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沙尘暴
C.台风
D.洪涝
12、下列有关黄河与长江的共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②均流入东海
③都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④下游都出现“地上河”
⑤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3、我国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多选择着陆在地势开阔坦荡、地广人稀的高原,下列符合这一条件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14、关于马六甲海峡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B.位于亚欧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该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该海峡所在区域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1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B.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C.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为界,北京位于该线以西,人口稠密
D.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应继续坚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16、读北京、上海气候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大
B.北京在暖温带,上海在亚热带
C.北京属于半湿润地区,上海属于湿润地区
D.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北京雨季是2个月,上海是5个月
17、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形成这种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跨纬度大
B.东西距离远
C.海陆位置因素
D.地形复杂多样
18、下图示意某地气候资料和当地城镇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浙江
B.河南
C.海南
D.青海
【2】该城镇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流速快,水能丰富
B.冬末春初易发生凌汛
C.流量小,冬季冰期
D.一年中汛期时间较长
19、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 1990年 | 2011年 |
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比例 | 26.4% | 51.3% |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 | 73.6% | 48.7% |
【1】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我国( )
A.人口增长呈直线式迅速上升
B.人口总数迅速减少
C.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2】人口的增长应该( )
A.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B.与居民的传统生育观念相适应
C.只与国家资源环境一致
D.仅与发展中国家经济高增长率相一致
20、2021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亿。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由于我国水资源( )
A.季节分配不均
B.年际变化大
C.浪费现象严重
D.地区分布不均
【2】南水北调工程( )
A.东线工程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B.中线工程从长江干流向山东调水
C.西线方案距离短,施工难度小
D.可防止南方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
【3】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做法有( )
①减少洗涤剂的使用 ②北方地区推广水田农业
③污水处理、循环利用 ④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一般来说,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 .
22、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 )居第三位。
23、独特的民族风情:云南傣族______;蒙古族________;_________族的风雨桥;手鼓舞:________族;献哈达、锅庄舞、晒佛节:________族;跳板:_________族;端午节、赛龙舟:______族。
24、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农业用地包括耕地、 、 .
25、黄河中游流经的______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河下游流经_________平原水流速度减缓,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而成为“________河”。
26、我国陆地总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和____,居世界第三位。
27、 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28、亚洲有世界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29、位于我国地形第一级阶梯上主要的地形区是 、 。
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____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____位,与____面积差不多。
(2)领土四至点
最北端:____省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____省曾母暗沙(4°N)
最东端:____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最西端:____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3)疆域辽阔的影响
①南北跨纬度广(约50°),南北____差异大
②东西跨经度广(约60°),东西____差异大(时差约____小时)
(4)____范围:是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12海里,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5)临海从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岛屿与海峡:____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____海峡位于台湾岛(最大岛)和大陆之间
(7)内海:____海峡(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____(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
(8)陆上国界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陆上相邻。其中东北、西北与____接壤;南部与____、____和____接壤。
(9)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____
(10)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
32、【开放探究一】
探究名称:“母亲河”---黄河
探究资料:资料一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每年的输沙量高达16亿吨,形成世界闻名的“地上河”。一直以来“母亲河”体弱多病,曾经水患频繁。2019—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遍了黄河流域的内蒙古、甘肃、河南、陕西、山西、宁夏6个省区。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列为重大国家战略
资料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的原则是“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治理,有沙的水土流失问题,有水的泛滥和断流问题,还有水质污染的问题。
资料三黄河水系示意图
(1)写出资料一提到的六个省区中位于黄河上游的省区。
(2)请说出对黄河“体弱多病”的理解。
(3)说出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4)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请你为保护“母亲河”献计献策
33、读黄河水系图,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A____山脉,注入____海,最长支流②位于____游河段。
(2)中游流经C____高原,含沙量剧增,其原因有①黄土土质____,②地表____稀疏③夏季多暴雨。
(3)黄河下游流经D____平原,但因泥沙淤积,形成了“____”。
(4)黄河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主要集中在____游。
34、大豆与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城大豆和油菜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大豆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填名称)地区,油菜主要分布________(填名称)地区。两区域发展大豆与油菜种植共同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
(2)从地势看,我国大豆主要分布在三级阶梯中的_______,而油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景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地区。
35、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洋:a____,b____,c____。
(2)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
A.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
C.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淡水资源丰富
(3)近年来,我国相继在两极地区建成了长城站(58°57'W,62°13S),中山站(76°23′E,69°22′S),黄河站(11°56’E,78°55'N),昆仑站(77°07'E,80°25’S),泰山站(76°58′E,73°51'S)。2018年2月,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查站—罗斯海新站(164°E,75°S)正式选址奠基。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查站中,不能看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是南极大陆的主人。
(4)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地区冰川融化 ②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 ③两极地区降水少,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④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