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成都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垂髫”指的是(  

    A.十五岁女子

    B.三十岁男子

    C.三岁到九岁的儿童

    D.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积极向上,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②随着“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发射、贵州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的投入使用、“墨 子”号量子卫星的升空,神秘的宇宙世界将会变得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③这个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之中,大家顿时感觉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④《战狼2》画面宏大,制作精良,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获得“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鹤 奖”的最佳影片奖亦属实至名归

    ⑤出版《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被视为学者型作家,受到华语文学界的称赞,引发关注,他却表示会获得这没有料到的不虞之誉,尽显谦逊风范。

    ⑥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降价牌, 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惨淡经营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 3、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汤显祖-----《牡丹亭》------崔莺莺 B.孙犁------《荷花淀》------水生

    C.莫泊桑------《项链》------玛蒂尔德 D.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

  • 4、下列词语中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潦倒(liáo 多财善贾   传记(zhuàn  无音信(miǎo

    B.双鬓 bìng 前后相属 zhǔ 伺候()洁身自好(hǎo

    C.萧条(xiāo 人才济济(   静谧   博闻强识(zhì

    D.混淆 xiáo)渚清沙白(zhǔ 徜徉( cháng 操胜券 quàn

  •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  

    A.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逃避现实生活

    B.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脱离现实生活

    C.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离开现实生活

    D.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居(节选)

    汪曾祺

    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

    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像那么回事。走进去,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在林子里走一圈,五分钟就够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不养大鸟,觉得那太费事,“是它玩我,还是我玩它呀?”把鸟一挂,他们就蹲在地下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扎儿来坐着的。

    安乐居不卖米饭炒菜。主食是包子、花卷。每天卖得不少,一半是附近的居民买回去的。这家饭馆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有时也卖烧鸡、酱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

    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比老吕稍晚进店的是老聂。老聂总是坐在老吕的对面。老聂有个小毛病,说话爱眨巴眼。凡是说话爱眨眼的人,脾气都比较急。他喝酒也快,不像老吕一口一口地抿。老聂每次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有人强往他酒碗里倒一点,他拿起酒碗就倒在地下。他爱吃豆制品。熏干、鸡腿、麻辣丝……小葱下来的时候,他常常用铝饭盒装来一些小葱拌豆腐。有一回他装来整整两饭盒腌香椿。“来吧!”他招呼全店酒友。“你哪来这么多香椿?——这得不少钱!”“没花钱!乡下的亲家带来的。我们家没人爱吃。”于是酒友们一人抓了一撮。剩下的,他都给了老吕。“吃完了,给我把饭盒带来!”一口把余酒喝净,退了杯,“回见!”出门上车,吱溜——没影儿了。

    画家来了。画家风度翩翩,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做“大车酒”,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我给您添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

    安乐居喝酒的都很有节制,很少有人喝过量的。也喝得很斯文,没有喝了酒胡咧咧的。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人是个瘸子,左腿短一截,走路时左脚跟着不了地,一晃一晃的。他自己说他原来是“勤行”——厨子,煎炒烹炸,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说他能用两个鸡蛋打三碗汤,鸡蛋都得成片儿!但我没有再听到他还有什么特别的手艺,好像他的绝技只是两个鸡蛋打三碗汤。瘸子喝酒爱说。老是那一套,没人听他的。他一个人说。前言不搭后语,当中夹杂了很多“唔唔唔”。

    瘸子爱管闲事。有一回,在李村胡同里,一个市容检查员要罚一个卖花盆的款,他插进去了:“你干吗罚他?他一个卖花盆的,又不脏,又没有气味,‘污染’,他‘污染’什么啦?罚了款,你们好多拿奖金?你想钱想疯了!卖花盆的,大老远地推一车花盆,不容易!”他对卖花盆的说:“你走,有什么话叫他朝我说!”很奇怪,他跟人辩理的时候话说得很明快,也没有那么多“唔唔唔”。

    老王养鸟,红子。他每天沿天坛根儿遛早,一手提一只鸟笼,有时还架着一只。老王话不多,但是有时打开话匣子,也能聊一气。我跟他聊了几回,知道他原先是扛包的。

    “我们这一行,不在三百六十行之内。三百六十行,没这一行!”

    “你们这一行没有祖师爷?”

    “没有!”

    “有没有传授?”

    “没有!我们这一行,没啥技巧,有力气就行!”

    “都扛什么?”

    “什么都扛,主要是粮食。顶不好扛的是盐包,——包硬,支支棱棱的,硌。不随体。扛起来不得劲儿。扛包,扛个几天就会了。要说窍门,也有。一包粮食,一百多斤,搁在肩膀上,先得颤两下。一颤,唉,包跟人就合了槽了,合适了!扛熟了的,也能换换样儿。跟递包的一说:‘您跟我立一个!’哎,立一个!”

    “竖着扛?”

    “竖着扛。您给我‘搭’一个!”

    “斜搭着?”

    “斜搭着。”

    “能混饱了?”

    “能!那会儿吃得多!早晨起来,半斤猪头肉,一斤烙饼。中午,一样。每天每晚半晌吃得少点。半斤饼,喝点稀的,喝一口酒。齐啦。——就怕下雨。赶上连阴天,没活儿。怎么办呢,拿着面口袋,到一家熟粮店去:‘掌柜的!’‘来啦!几斤?’告诉他几斤几斤,‘接着!’没的说。赶天好了,拿了钱,赶紧给人家送回去。为人在世,讲信用。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少!……”

    “退休了?”

    “早退了!干我们这行的,四十五就退休,没有过四十五的。现在打包的也没有了,都改了传送带。”

    老王现在每天夜晚在一个幼儿园看门。

    “没事儿!扫扫院子,归置归置,下水道不通了,——通通!活动活动。老待着干吗呀,又没病!”

    老王走道低着脑袋,上身微微往前倾,两腿叉得很开,步子慢而稳,还看得出有当年扛包的痕迹。

    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三个猪蹄、一只鸭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居喝酒的老酒座们都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都骑的是“雅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头、咬了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

    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

    这是老王的口头语。凡是他不以为然的事,就说“这是什么买卖”。

    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

    【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写安乐林“当中种了两棵丁香花,一棵白丁香,一棵紫丁香”,有树有花颜色丰富,不厌其烦的笔调中流露出悠游的情调。

    B.汪曾祺用淡淡的笔调细说着老酒客们的闲适的日常,这些形形色色的老酒客体现了老北京升斗小民身上的传统文化的印记和人情味儿。

    C.小说人物刻画中心化,小说中安乐居的老酒客喝酒都有一个度,喝得自在舒心。通过人物在小酒馆依次登场表演刻画人物的性格,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D.这篇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笔记小说”的特点,记录民俗风情,叙写市井人生,作者淡化矛盾淡化情节,不强调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小说以“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结尾,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3】汪曾祺是一位语言大师,对于语言魅力,他是着力追求的。请举例分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临危受命,勇担重任。

    (2)《阿房宫赋》用纵横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多来形容阿房宫的宏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如果我们要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可以用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____________,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⑷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⑸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⑹射者中,弈者胜,___________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⑻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

    (3)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__________。(《礼记》)

    (8)子曰:“自古皆有死,_____________。”(《论语》)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气势磅礴,沉郁悲凉,抒发出了韶光易逝的感怆。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对人生之短暂与个体之渺小的感伤。

    (3)《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词精炼传神,生动地描绘出初登山顶时看到的壮美景象。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诗人满怀杀敌报国的壮志,但郁郁不得舒,抚今感昔,在驿站里借酒消愁,酒醒后作了这首诗。

    B.诗歌以回忆过去起笔,叙述了诗人大无畏的壮举,表达了对军旅生活的怀念和对时局的看法。

    C.表面上,诗人酒后狂放,脱帽大叫,实质上,诗人是在借醉酒抒发心中强烈的不平与愤懑。

    D.诗人酒醒后,身在破败的驿站,眼前是黯淡的灯光,窗外是风雨声,更使诗人感到凄凉苦闷。

    【2】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豪壮气概和沉痛心情是交织在一起的,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刎。”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候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选自《史记·季布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B.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C.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D.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族,一般为父族、母族、妻族的合称。夷灭三族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

    B.髡钳﹐古时的刑罚,髡是剃去头发,钳是用铁圈束颈。这里指扮作一个犯罪的囚徒。

    C.褐衣,是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是古代贫穷或地位低贱者的穿着。

    D.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意为“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颇具才能,深得滕公好评。季布曾经率领军队多次使得刘邦陷入困境。汝阴侯滕公与朱家谈论季布时,认为季布是贤者。

    B.季布身处危难,得到众人保护。朱家让他穿褐衣,并用广柳车把他送到周家。周家把他买下来,将之安置在田地里耕作。

    C.季布四处躲藏,终被赦免。汉高祖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季布四处躲藏。后来,汝阴侯滕公按朱家所说的奏明皇上,皇上赦免了季布。

    D.季布名闻天下,曹丘生出力不少。经过曹丘生的不断宣扬,季布的名声得以流传得更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2)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5刘邦为什么会赦免原本是仇人的季布?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秀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从平衡木或鞍马上掉下来并不鲜见,对这类临场“发挥失常”现象的原因,人们习惯地解释为:在巨大压力下对自己要做的事“过分注意”或“注意不够”。为了验证这种观点并找到解决办法,心理学家设计了相关的实验:他们召集了54名学生,训练他们挥杆打高尔夫球。学生们被分为三个组:A组是在正常条件下进行训练,B组是边听词汇测验的录音边进行训练,C组被告知在录像机面前进行训练。

    专家们发现,在面临的压力不大时,三个组的击球成绩大致相同,但当被告知提高成绩能获得巨额奖金时,只有C组发挥的更好,而其余两组表现的都比前次差。这表明,对自己熟悉的事情过分关注,反而可能导致发挥失常;而通过训练让接受训练者习惯于被人观察和关注,可以使其获得免于临场“发挥失常”的免疫力。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使经常“发挥失常”的考生心理压力得以缓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特点鲜明,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