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德阳初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酿(rùn)   (sǒu)   (liǎn)   神采奕奕(yì)

    B.蓄(zhù)   塌(tān)   恿(sǒnɡ)   轻怕重(niān)

    C.待(nüè)   镜(línɡ)   (hè)   差不齐(cēn)

    D.嵌(xiānɡ) 临(wèi)   然(chànɡ) 咄咄逼人(duō)

  • 2、下列词语中所给注音和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

    A.志(   shú   kuǎng   瓢屡空(dān

    B.xiāo  zháo cuì   美不收(shèng

    C.   huàn han   逼人(duō

    D.别(jué kǎi   临( 花团锦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悉心指导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所以学校推选她做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

    B.广大老百姓对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无不深恶痛绝

    C.我们学习上有问题时要不耻下问,主动向老师请教。

    D.今天中午,在上班路上看到一辆白色小轿车与一辆电动车相撞,真是祸不单行呀!

  • 4、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A.zhuó  shuò  神怡kuànɡ

    B.zǔ   hàn chéng  然长逝cù

    C.zhān  mǐn  Da  险象dié

    D.   nàn biě   畏罪qián

     

  • 5、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徇职    流淌    废墟    慷慨

    B. 坍蹋  晕眩  耸立  硬朗

    C. 安慰  抽噎  哭泣  灼人

    D. 陵乱  酬劳  派遣  嘘声

     

  • 6、画线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邰慧是黑龙江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唯一仅有的来自基础教育战线的教育工作者。从教30年,教育事业对邰慧无比热爱。2018年,她不幸患上了脑膜瘤。术后不到半个月,她就戴着假发重新回到了学校。邰慧眼眶湿润地说:“一个好党员要在任何时候,都能用生命、灵魂去发扬自己在党旗下的承诺。”

    A.邰慧是黑龙江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唯一仅有的来自基础教育战线的教育工作者。

    B.从教30年,教育事业对邰慧无比热爱。

    C.术后不到半个月,她就戴着假发重新回到了学校。

    D.一个好党员要在任何时候,都能用生命、灵魂去发扬自己在党旗下的承诺。

  •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做则,鞠躬尽瘁。

    B.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C.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磬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D.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已经退尽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蔡磷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注释)①重诺责: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②敦:重视。③风义:情谊。④寄:存放。⑤券:票据,凭证。⑥亡何:不久。⑦愕然:惊讶的样子。⑧辇: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亡何,其人(逃走) B.而翁我(了解)

    C.不语郎君(因此) D.卒辇而之(送还,归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他知道蔡磷是一个“重诺责,敦风义”的人。

    B.蔡磷想将朋友存放的千金归还给朋友的儿子,而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未尝语我”。

    C.“券在心,不在纸”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信用契约是立在心里,而非写在纸上的。

    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品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 ,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2)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3)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4)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5)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6)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7)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8)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9)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10)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B.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C.闻一多先生以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他的写照。

    D.这篇文章多次写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

    【2】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有什么特点?选文用哪几个事例表现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

    【3】如何理解“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话?

  • 11、阅读丁立梅的《爱到无力》一文,完成小题。

    ①母亲踅进厨房有好大一会了。

    ②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端上来的菜,投了人人的喜好。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这个袋子里装青菜菠菜, 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是鬼子进村,大扫荡了。的确有点像。母亲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让我带回城,好事无巨细地把我照顾好。(批注:“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夸张的写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备至。)

    ③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我们的孩子,一齐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摸摸这个的手, 抚抚那个的脸。(批注:“摸摸”“抚抚”,运用叠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母亲的慈爱与高兴。)这是多么灿烂热闹的场景啊,它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见影踪。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母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却因找一把小锹,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最后在窗台边找到它。姐姐说,妈老了。

    ④妈真的老了吗?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母亲在阳光下发愣, 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A)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皱褶的核桃。(批注:  

    ⑤厨房里,动静不像往年大,有些静悄悄。母亲在切芋头,切几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思绪。她抬头愣愣看着一处,复又低头切起来。我跳进厨房要帮忙,母亲慌了,拦住,连连说,快出去,别弄脏你的衣裳。我看看身上,银色外套,银色毛领子,的确是不经脏的。

    ⑥我继续坐到屋前晒太阳。阳光无限好,仿佛还是昔时的模样,温暖,无忧。却又不同了,因为我们都不是昔时的那一个了,一些现实无法回避:祖父卧床不起已好些时日,大小便失禁,床前照料之人,只有母亲。大冬天里,母亲双手浸在冰冷的河水里,给祖父洗弄脏的被褥。姐姐的孩子,好好的突然患了眼疾,视力急剧下降,去医院检查,竟是严重的青光眼。母亲愁得夜不成眠, 逢人便问,孩子没了眼睛咋办呢?都快问成祥林嫂了。弟弟婚姻破裂,一个人形只影单地晃来晃去,母亲当着人面落泪不止,她不知道拿她这个儿子怎么办。母亲自己,也是多病多难的,贫血,多眩晕。手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疼痛, 指头已伸不直了。家里家外,却少不了她那双手的操劳。

    ⑦我再进厨房,钟已敲过十二点了。太阳当头照,我的孩子嚷饿,我去看饭熟了没。母亲竟还在切芋头,旁边的篮子里,晾着洗好的青菜。锅灶却是冷的。母亲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尽。看到我,她恍然惊醒过来,异常歉意地说, 乖乖,饿了吧?饭就快好了。这一说,差点把我的泪说出来。我说,妈,还是我来吧。我麻利地清洗锅盆,炒菜烧汤煮饭,母亲在一边看着,没再阻拦。

    ⑧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B)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乖乖,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批注:   )我背过脸去,我说,妈,城里什么都有的。我怕我的泪,会抑制不住掉下来。以前我总以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 供我们吮吸。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 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⑨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

    1文章写的是春节回母亲家的事,为什么要写第⑥段中那些“无法回避”的现实?

    2如何理解第⑨段“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并请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如何。

    3批注是精读文章的常用方法,可以是对内容的客观注解,也可以是读者的主观感悟,例如,对作品的语言、构思及情感等的领悟。请参照文中“批注”示例,在A、B 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

    我选_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个片段,题材都与“母爱”有关,请从这两个片段各自表达的感情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父母之爱。

    (甲)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乖乖, 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我背过脸去,我说,妈,城里什么都有的。我怕我的泪,会抑制不住掉下来。以前我总以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 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供我们吮吸。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丁立梅《爱到无力》)

    (乙)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生活中有些经历让你快乐,让你难忘;有些经历让你难过,让你悲伤;还有些经历让你惊讶,或者感动。

    请以“我从来没有这么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