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件事情明明是张三的错,你为什么要李代桃僵,为他顶罪呢?
B.他的演技浮夸,表情动作更是矫揉造作,所以影评者对他评价不高。
C.我说的是孔子东游,而你说的是西天取经,真是可望不可即。
D.中学生每天同书本、作业、试卷打交道,用眼频率之高不言而喻,绝对是近视的高危人群。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语文学习要加强课外阅读,我们读书时要追求深入钻研,常常从书中断章取义,流于迂腐穷酸。
B.学习上没有轻松的捷径,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勤奋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二法门。
C.学校领导应该聆听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以表示对学生的尊重,实行人性化管理。
D.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浦沿街道执法部门和城管等相关部门就开始大量拆除滨江杨家墩著名的“垃圾街”一些违规设置的广告牌,依法取消那里美食广场内的无证商铺。
3、下列句中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春雷响起,生灵们蓦(mò)然掀开暖暖的棉被,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风雨中洗漱梳妆。
B.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既,便以位卑宽囿了自己。
C.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nán)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推敲细思,有价值的部分则需咀嚼(jū jué)消化。
D.立陶宛当局狂妄( wàng)自大,妄图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又幻想欧盟和美国为其出手两肋( liè)插刀干预,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新星林书豪的突出表现。
B.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飞回来了。
C. 五一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 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欲穷其林
B.若既不出户/木兰当户织
C.虽有子羔之贤/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D.夫以孔子之圣/禽鸟知山林之乐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3】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身为学生的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6、古诗鉴赏。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歌开头两句描绘了宴会场面____的特点,反衬诗人____的情绪。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10月19日凌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相遇,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准确地对接在一起。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 员进入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材料二】下面是部分外国媒体对此事的反应。
英国广播公司:这两次发射任务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
西班牙埃菲社: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新加坡《联合早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将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任务的完成。
韩联社:目前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足以与美国、俄罗斯等老牌航天强国比肩,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将为中国实现建成空间站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1)根据材料一写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材料二中整合出三条关键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句默写(6分)
①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② 但愿人长久, 。
③陶渊明《归园田居》“ , ”一句,写出诗人早出晚归的耕种生活,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热爱。
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⑤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示人的品质,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
⑥诗言志。我国古代有很多表达远大志向的诗文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古代,人们除了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以外,研究最多的星体应该就是火星。
②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在我国文昌发射基地发射,这次的运载火箭上面搭乘的正是肩负着我国第一次自主探测火星任务的天问一号。在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旅行后,天问一号在2021年2月来到火星大气层附近。又进行了3个月的环绕后,终于在5月15日正式登陆。与月球探测任务相比,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遥远距离,而且火星环境与月球环境也有较大差异。
材料二
①美国的火星计划在探测器“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火星时达到了顶峰。探测器的机械手臂抓取了一些土壤样本,经研究其中没有任何生命痕迹和有机物存在。恰恰相反,火星土壤含铁量却极高。氧化铁及铁锈,作为微尘的组成部分覆盖了火星上的广大区域,赋予这颗星球独特的棕红色。
材料三
①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地球一样,火星的转轴也是倾斜的,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之分。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②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④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⑤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汽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来到火星大气层附近。
B.火星拥有独特的棕红色,是因为氧化铁及铁锈,作为微尘的组成部分覆盖了火星上的广大区域。
C.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和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一样。
D.在古代,人们研究最多的星体就是火星。
【2】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下列对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40多亿年前逐渐形成。
B.有南北极,有高山峡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
C.转轴都是倾斜的,所以都有季节之分。
D.和地球一样,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二段主要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式,说明地球与火星的距离之远。
B.材料一第二段划线的句子中“最远”两个字去掉后意思不变。
C.材料三第二段划线的句子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注意。
D.材料三第四段画线的句子中“也许”一词表明这是科学推测。
【4】关于火星上水的来源,科学家进行了推测,请简要概括火星上水形成的原因。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村鼓王
李忠元
①他是个毛头小伙,一双黑黑的大眼,淡淡的眉宇间拧着一丝倔强。他的性格有些内向,在众人面前不爱吱声,只是默默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②他刚初中毕业,因为家里生活实在困难,就辍学返乡务农了。闲暇之余,邻里乡亲都爱打麻将、闲扯淡,他却与人背道而驰。
③家有祖上多年遗留的一面破鼓,弃之仓库一角而不用,父亲丢了几次,都被他偷偷地捡了回来。他爱这面鼓,即使对祖上的鼓王传奇只是道听途说而已,还是一到农闲时节就把这面鼓摆到院子里,轻轻敲打起来。起初,他并不懂得什么的律乐感,只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就这样,他每天都要站在村口打上一阵,无论阴晴,雷打不动。
④小村人见了他,都远远地躲开,都说这孩子不务正业,都是念书给整傻了,整天敲一面破鼓,活像个精神病。
⑤“当年念书都没念明白,现在敲鼓还能有多大造化?千万不要向他学习呀!”村里人用手指了指他的背影,训斥自家的孩子。他俨然成了反面教材。他呢,脸上略显一丝难堪,装作没听见。
⑥可是他一敲鼓,村里人竟然奔走相告,一块来看稀奇,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聚拢了好多人,就像面对一个疯子在啃丢在地上的西瓜皮,目光里有讽刺、挖苦,但更多的还是嘲笑,有的干脆“鼓王、鼓王”地叫着,就像在叫一个傻子。
⑦可他依然不为所动,沉溺于鼓槌和鼓面之间,将这面大鼓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工具和承载理想的道具,双臂起落之间,鼓声隆隆,一时如醉如痴。
⑧但父亲面皮薄,受不了乡亲的白眼,几次瞪圆“牛眼”对他疾声吼叫,训斥声在院子里起起落落,不绝于耳。他眼里噙着泪,却依然故我,只是将自己的一腔怒火与悲愤倾注于鼓槌,在打鼓时多了几分力道,在隆隆鼓声里实现自我的宣泄与蜕变。
⑨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经历几度更选,他将打鼓坚持到了最后,自己也发生了质的蜕变。毕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敲着敲着,鼓点就着了道一般,渐渐地有了节奏韵律。他能根据时下流行歌曲敲出不同的鼓点,或欢快,或舒缓,或压抑;欢快时如激流涌泉,舒缓时如小河流水,压抑时如山泉呜咽……总之,他在鼓槌起处,鼓声隆隆,震耳欲架,敲出小村每一天的美妙乐章。
⑩只要他一敲鼓,村里人仍旧奔走相告,一块来看稀奇,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聚拢了好多人。不过,这时的小村人态度有了急转弯,他们就像在观察魔术大师在变魔术,连眼睛也不眨巴一下,生怕一眨巴眼就漏掉了哪个不该忽视的环节。
⑪有些年轻人天天围在他的身前背后,央求拜他为师,他则一一应允,指导他们从入门学起,手把手地耐心细致地传授,在小村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学鼓风”,就连那些游手好闲的人都来找他学打鼓了。
⑫父亲年岁越来越大了,看到他将一面破鼓鼓弄到了极致,真的弄出了名堂,再也不唠叨了。当收徒时一个个新徒弟大包小包送上拜师礼的时候,父亲笑眯眯的眼神终于让他凝结在心里的“结”土崩瓦解。
⑬这些年,小村人生活步步登高,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家家都买了一面鼓,他率领大家以鼓为乐。在农闲之余,乡亲们以打鼓这种文娱方式来强身健体,在打鼓中寻找人生的真谛和快乐。
⑭他是打鼓健身运动的发起人,有了乡亲们的参与,他打鼓更欢了,简直进入了痴狂状态。打鼓时,他紧闭双眼,相由心生,将一身精力贯注于鼓槌上,双肩抖动,鼓槌一上一下,鼓声流汇成河,肆意流淌。
⑮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小村每年组织一次鼓王选拔大赛,在全村善鼓者中选出一位鼓王,五年来他都无一例外地摘得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村鼓王”。
⑯近两年,小村办起了秧歌队,他和乡邻们轮番上阵,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演绎得如火如荼。小村鼓声隆隆,吸引了很多外地人驻足观看,就连一些老干部、老教师也来瞧热闹。
⑰电视台记者闻讯赶来,将他的故事写成新闻报道,“小村鼓王”因此得以声名远播,家喻户晓。人怕出名猪怕壮。当地政府找到他,说要聘他做文化站长,却被他婉言谢绝了。
⑱第二年春天,正当村里人争相竞争年度鼓王的时候,他却一个人默默地离开了小村。他说自己底子薄,要出去学习一下,进修一下乐理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争取做“中国鼓王”。
⑲他走的时候,小村上空依旧鼓声隆隆。
⑳他是笑着走的。
(选自2021年第1期《安徽文学》,有删改)
【1】请依据文章内容,从“他”的视角梳理小说情节,补全下列内容。
辍学务农爱上打鼓→_________________→打鼓有成传授技艺→___________________→为梦离村提升自己
【2】文章第①段介绍“他”的性格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请从修辞手法或心得体会角度为文中第⑨段划线句子做批注。
【4】本文在情节安排上善用对比,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二舅
①我的二舅,是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年。
②二舅上小学是全校第一,上了初中还是全校第一。全市统考,从农村一共收上去三份试卷,其中一份就是二舅的。有一天,二舅发高烧请假回家,隔壁村的医生一天在他屁股上打了四针,二舅就成了残疾。十几岁的二舅躺在床上,再也不想回到学校。
③老师们三次登门相劝,二舅闭着眼睛横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像一位断了腿的卧龙先生。第一年,二舅拒绝下床,他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本赤脚医生手册,疯狂地看了一年。但二舅的腿不是伤了,而是废了,所以久病并不能成医。于是第二年,二舅扔掉了手册,从床上爬了下来,呆坐在天井里望天,像一只大号的青蛙。第三年,二舅不看天了,看家里来的一个木匠干活。木匠干了三天走了,二舅跟姥爷说他看会了,求姥爷去铁匠铺给自己打做木工的工具。三年来,二舅第一次走出了院门,去生产队给人做板凳,一天做两个,一个一毛钱,可以养活自己了。
④如此几年,有一天,二舅照常拄着拐来到生产队,队长告诉二舅以后不用来了,生产队没了。二舅问为什么?队长说改革开放了,于是二舅就开始改革开放,游走在镇上的各个村子给人做木工。
⑤有天在路上遇到了当年的那个医生,他跟二舅说“要是在今天我早被告倒了,得承包你一辈子”。二舅笑着骂他一句,一瘸一拐地又给人干活去了。
⑥转眼姥姥已经88岁了,现在农村的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二舅正是挣钱的好时候,他很想为自己多挣一点养老钱,但是姥姥现在的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也不是很想活了,有一次甚至已经把绳子挂到了门框上。这几年二舅木工活也不做了,全职照顾姥姥,早上给姥姥洗脸,晚上给姥姥洗脚,下午给姥姥锻炼。
⑦其实很难把二舅定义为一个木匠。他给村里人修理这个村子里有的一切农具、家具、电器、车辆。二舅不会修的,只有三样,智能手机、汽车和电脑。因为这些东西二舅也没有。村里就剩下几百个老头老太太了,如果有什么东西坏了,送维修店去修,先别说得花钱,如果到镇上是三十里山路,如果坐客车去县城下了车,他们是连北都找不到的。
⑧二舅就总说他能顾得住自己就不错了。他其实顾住了整个村子。村里人开玩笑叫他歪子。但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我们爱这个歪子,我们离不开这个歪子。
⑨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二舅正是十八九岁。如果不是当年发烧后的那4针,二舅可能已经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单位分的房子,国家发的退休金,悠游自适,颐养天年。隔壁村一个老头就是这样,当年学习还没二舅学习好呢。如果是这样,那该有多好。二舅一定会成为汪曾祺笔下父亲汪菊生那样充满闲情野趣的老顽童。
⑩看着眼前的二舅,总让我想起电影《棋王》里的台词:他这种奇才啊,只不过是生不逢时,他应该受国家的栽培,名扬天下才对,不应该弄得这么落魄。太遗憾了,真的是太遗憾了。我问二舅有没有这么想过?他说从来没有。这样的心态让二舅成为了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
⑪遗憾谁没有呢?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遗憾在电影里是主角崛起的前戏,在生活里是让人沉沦的毒药。都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有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二舅这把烂牌,打的是真好。他在挣扎与困顿中表现出来的自立自强,令人心生敬意。
⑫二舅的床下有一个几十年前的笔记本。笔记本的第一页是他摘抄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⑬是的,这条人生路最后通向的一定是胜利。
【1】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面表格的空缺处。
人物 | 相关内容 | 人物形象 |
二舅 | 三天看会了木工活 | ①______ |
②______ | 宽容待人 | |
细心照料母亲 | 孝顺 | |
③______ | 善良热情 | |
成了残疾,却从不往回看。 | ④______ |
【2】“我的二舅,是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年。”文章以这句话作为开头,有何表达效果?
【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
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的二舅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他的不幸是医疗事故造成他终生残疾,他的幸运是他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性格,让他走出了生活的困境。
B.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一般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文章第④段出现的“改革开放”等内容,属于小说环境描写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C.第⑧段中,“他其实顾住了整个村子。”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二舅的聪明能干和善良朴实,表达了村民对二舅的喜爱之情。
D.文章第⑫段中引用二舅笔记本上的话,既含蓄地点明了二舅性格形成的原因,也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自然地结束全文。
E.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语言朴素自然。作者用他平静的语调,讲述了二舅的故事,在二舅身上,我们也看到了生不逢时、身残志坚的平凡人的身影。
12、写作。
请以“跨过那道坎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