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海蜇
B.乌贼
C.海豹
D.蜜蜂
2、“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 )
A.鱼类
B.软体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类
3、如图是人体内3种血管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静脉血管
B.③的管壁比①厚
C.②中的血流最慢
D.不能在体表触摸到③
4、乌鸦吃完塑料盘中的米饭后,模仿人类的行为把塑料盘叼到垃圾桶中。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与此相同的是( )
A.蜘蛛结网
B.婴儿吮吸
C.鹦鹉学舌
D.大雁南飞
5、长江流域中生活着具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主要特征( )
A.身体呈流线型
B.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动力游泳
C.体表覆盖鳞片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6、野生蝙蝠携带SARS、埃博拉、狂犬病病毒等多种病毒却并不发病的现象,给人很多启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研究蝙蝠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原因,对研发抗病毒药物具有启发性
B.病毒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C.野生蝙蝠是多种病毒的携带者,要控制这些病毒应该消灭蝙蝠
D.接触野生动物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疾病在人与动物间的传播
7、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两侧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有刺细胞
D.营寄生生活
8、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一位体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伤而造成下肢截瘫,那么他可能摔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10、艾滋病和新型冠状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以下对这两种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都能独立生活
C.都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D.遗传物质都在细胞核中
11、如图所示为细菌的三种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形态不同的细菌,基本结构也不同
C.甲是杆菌,乙是球菌,丙是螺旋菌
D.所有的细菌都有鞭毛和荚膜
12、以下对生物分类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把无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排序为:腔肠、线形、扁形、环节、节肢、软体
B.动物分类可比较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但是真菌就没法比较它们的特征来分类
C.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无脊椎和脊椎动物
D.人和猪笼草同属于动物界
13、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微生物。下列相关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甲、乙、丙、丁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B.甲、丙是真核生物,乙、丁是原核生物
C.乙、丁进行分裂生殖
D.丙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4、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你说出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甲鱼 ⑥中华鲟 ⑦鲸 ⑧鸭嘴兽
A.②④——软体动物
B.③⑥——鱼类
C.①⑤——两栖动物
D.⑦⑧——哺乳动物
15、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是( )
A.法布尔
B.弗里施
C.劳伦兹
D.廷伯根
16、当水从鱼的口流入,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时,流出的水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二氧化碳增多
B.氧气增多
C.二氧化碳减少
D.没有变化
17、蝗虫、蜻蜓、螃蟹、虾等动物,虽然在外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都属于节肢动物,是因为它们都具有
①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②一般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能够用鳃进行呼吸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现场心肺复苏能提高心跳、呼吸骤停后的抢救成活率,成功的关键是( )
A.拨打“120”
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D.立即畅通呼吸道
19、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阶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结果如图。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阶段 | 实验时间 | 实验处理 |
Ⅰ | 第1~5天 | 无人工光照 |
Ⅱ | 第6~10天 | 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 |
Ⅲ | 第11~15天 | 无人工光照 |
A.增加光照时间,能够提高三类动物的活跃程度
B.第11~15天的结果说明动物的活跃程度完全恢复
C.Ⅱ与Ⅰ相比,活跃程度变化率最大的是腐食动物
D.本实验说明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是有利的
20、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接合生殖
21、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____生殖产生后代,同种生物有性生殖的后代有_____能力。
22、动物的运动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23、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________ 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4、冬季来临,医院中的流感病人有所增多,请分析回答:
(1)病毒不具有________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_组成。
(2)流感病毒属于那一类病毒?_____________
25、夏天(“梅雨季节”),受潮的粮食、未清洁过的衣物和皮鞋常常长霉长毛,这些肉眼可见的“霉”和“毛”主要属于_______(细菌、真菌、病毒),它们来自于_______的萌发,“霉”之所以在上述季节及物品上生长,是因为给它们提供了_______和_______。
26、病毒不能________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_____内。
27、著名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那么,为什么稻田、麦田等农业生态系统却要农民的百般呵护才能得到维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细菌是靠__________进行生殖的,而多细胞真菌是通过产生_____来繁殖后代的。
29、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由免疫器官和______组成。
30、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活动中:将鲤鱼的一根肋骨浸泡于15%的盐酸中,经一段时间后,骨变得柔软。这是因为骨成分中的_____溶解于盐酸中,剩下的是_____;将一段骨放到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轻敲这段骨便粉碎。这是因为骨中的_____燃烧后,剩下的是脆而硬的_____。
31、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32、围湖造田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更能改善环境。(____)
33、兴趣小组利用蚯蚓完成如下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结构B是蚯蚓的环带,由此判断A是蚯蚓的_____(填“前”或“后”)端。
(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_____(填“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发现了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结构名称是_____,它们与肌肉配合完成_____。
(3)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_____构成,因此它所属的类型是_____动物。
(4)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保证蚯蚓能正常_____。
(5)若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填字母)装置。
34、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 A | B | C | |
实验 步骤 | ① |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 ||
② |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不作处理 | |
③ |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 |||
实验现象 | 出现许多菌落 | 出现个别菌落 | 不出现 |
(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一名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_____。
(3)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
(4)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_____。
(5)设定实验温度为28oC的理由是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