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扩建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法是 ( )
A. “上天、下海” B. “上天、下地”
C. “下海、下河” D. “上地、下海”
2、港澳地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保障和支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国两制保障了港澳回归后的政治稳定
B.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别扮演“前厂后店”的角色
C.近年来祖国内地赴港澳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为港澳带来大量旅游收入
D.一直以来,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的稳定的供应
3、我国人口众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实行“生态移民”,其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居民就业
B. 促进民族交流
C. 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 方便行政管理
4、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
A.土壤肥沃
B.雨热同期
C.地形复杂
D.气候复杂多样
5、选出不是地质灾害的一项( )
A.地震 B.干旱
C.滑坡 D.泥石流
6、泼水节是下列民族的传统节日.
A.傣族
B.壮族
C.彝族
D.藏族
7、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大陆南部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D.地跨寒带、温带、热带
8、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太阳能
C.石油
D.森林
9、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东风着陆场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下图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是( )
A.
B.
C.
D.
10、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你能发现下列哪个现象和地球公转有关吗( )
A.西安的小学生早上8:00上课,新疆的小学生则是10:00上课。
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C.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一年四季更迭变换。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1、与下面的“世界之最”关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东西伯利亚
B、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中东地区——热带沙漠气候
C、最长的山系——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D、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热带雨林——地球之肺
12、下列城市中属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是( )
A. 南京 B. 苏州 C. 杭州 D. 宁波
13、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面符合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行为是( )
A.提倡骑自行车出行 B.城市严禁私家车出行
C.全面禁止开发荒山荒坡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14、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题.
河段③到①最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凌汛 C.断流 D.荒漠化
15、聚落是人们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的聚落类型及其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地势平坦
B.山村,这里地表崎岖不平
C.城市,这里房屋密集
D.渔村,这里以渔业生产为主
16、俗话说:“晕的找不到北了”,这个地方在
A. 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 北极点 D. 南极点
17、下列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
A.两箱急救药品从云南到北京选择铁路运输
B.一万吨大米从重庆运往上海选择空运
C.十万吨煤炭从秦皇岛到上海选择海运
D.五万吨钢材从成都运往昆明选择公路运输
18、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不平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19、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民族
B.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C.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只有一个民族
D.各民族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20、北回归线穿越了我国部分省市,现在已有10座(包括在建)北回归线标志塔,是世界上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但是北回归线没有经过以下哪个省:
A. 云南 B. 广西 C. 广东 D. 福建
21、读“我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____,③____,⑥____。盆地A____,高原C____,平原L____。河流D____。
22、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因四季如春而被美称为 “春城”。
23、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 、 .
24、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25、“黑土地”指________,“黄土地”指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的耕地以 为界,北方多旱地,南方多水田。
27、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
28、素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2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的。
30、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_____________。
3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的“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线是“对角线”。7月,体验者小向(向文钦)沿312国道骑行,历时37天,最终抵达乌鲁木齐。沿途感受了大美中国的地理差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小向从____(填海域)之滨的上海出发,沿312国道骑行。在陕西省境内穿越的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有哪些____?(至少两点)
(2)小向骑行进入河西走廊,左侧是绵延的____山脉,山麓地带分布着广阔的良田。分析该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____。
(3)下面是小向到达吐鲁番时的一则日记摘抄,从日记中,你能感悟到的地理信息是____。
(4)下图为小向沿途拍摄的景观照片,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32、读中国地形分布略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⑧ .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高原,B 高原,D 高原,
F 高原,C 盆地,E 盆地,
G 平原,H 平原,I 平原,
J 丘陵.
33、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山脉A是 ,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
(2)山脉B是 ,它位于我国第 、 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属于 走向的山脉。
(3)山脉D的东侧的地形区是 。
(4)E是 山脉, F是 , G是 。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干流全长6300多千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的途中接纳了数百条支流,____广大;受气候影响,干流____(有/无)结冰期,汛期____。
(2)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旅程长,被称为“____”。
(3)巫山是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上的山脉,西邻____盆地,东接____平原。
(4)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有“____”之称,M处水电站聚集,从地势面解释其原因____。
(5)简述我国地势地形特征。____。
35、读图1“中国主要山脉地形区分布图”、图2“中国沿北纬30°剖面及相关气温降水量变化图”、图3“F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图4“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写出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山脉和地形区名称:山脉:①____;②____;地形区:A____;E____。
(2)B地形区非常干旱,试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两方面解释其成因:____,____。区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
(3)结合图4分析,图1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地形区),造成该地气温低的影响因素是____。
(4)图1中F处作物熟制为____,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处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