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金色中国”不同区域。图是“中国地理分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绿色中国”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A.人口经济
B.海拔高度
C.行政区域
D.地形气候
【3】甲是秦岭,其重要的地理意义是( )
A.400mm等降水量线
B.南北方地区分界
C.阶梯分界线
D.人口地理界线
2、我国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是
A. 4000米 B. 1000-2000米 C. 500-1000米 D. 500米以下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条界线相一致( )
A.1月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运用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而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读2020年1-12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月度产量最大的是( )
A.2月
B.6月
C.11月
D.12月
【2】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是( )
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B.大量消耗矿物燃料
C.适宜长距离运输
D.效率低,噪声大
【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市场需求的变化
5、我国气候最为显著的特征是( )
A.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冬季南北温差小,夏季普遍高温
C.降水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D.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广布
6、美国的原住民为(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印第安人 D.混血种人
7、在我国的各种地形中,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8、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B.在山区搞多种经营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在河谷平原发展种植业
9、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B.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D.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
10、“清明时节艾草盛,红藕青团各祭先”。艾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除了高寒和干旱地区,几乎遍布全国,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饮艾、熏艾”的习俗。“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液拌进糯米粉,再包裹豆沙等馅料制成的点心。读下图“中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四大地理区域不适合艾草广泛生长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上图中区域最有可能将“青团”作为清明出行首选食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叙述与上图中A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D.1月份0℃等温线
【4】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地势
D.植被
11、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此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横断山区
B.南方地区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当下列灾害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寒潮来临时,注意防寒保暖
②洪水来袭时,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③遇到台风时,躲避在电线杆下
④发生泥石流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⑥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13、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城市,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武汉 B.福州
C.太原 D.呼和浩特
15、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
A. 第一级阶梯 B. 第二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第二、三级阶梯
16、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耕地 B. 阳光 C. 小麦 D. 煤炭
17、为了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科学水平,我国提出的战略是 ( )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两免一补
C、科教兴国 D、发展科技
18、高山牧区是:
A.青海 B.西藏 C.新疆 D.内蒙古
19、我国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
A.人口稠密区 B.经济发达区
C.东北、西南边远山区 D.交通便利区
20、材料:就大范围而言,一般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为6~9月,前后相差2、3个月。雨季结束是北方早,南方迟,一般前后相差仅20天左右。根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材料反应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夏秋少,冬春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东南少,西北多
【2】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 )
A.夏季风进退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B.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C.国土辽阔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D.不同季节用水量多少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3】解决水资源这种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合理用水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修建水库
21、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______、_______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的三大平原。
22、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是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 ( )
A.正确 B.错误
23、青藏地区冻土广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条件较好,适宜发展高寒种植业。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 谷地是本区重要的农业区。
24、从半球来看,中国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地处 洲的东部, 洋的西岸。
25、从利用上看,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资源。
26、我国的人口密度 部地区大, 部小,分布不平均,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人。
27、我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我国第二大河流为________。
28、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的枢纽是____。
29、影响我国气候主要因素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如华中避暑胜地九宫山夏季幽凉的就是因为__________。
30、我国面积最大沙漠是____________,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
31、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A是 运河。
(2)大洲:B ,C 。
(3)C大洲的主要人种是 ,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4)大洋:D 。
(5)E国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3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己春暖花开,影响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D区由东到西植被逐渐减少,影响这种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AB两区域,地理差异明显,AB两区的耕地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A______ B_____。
(3)C区域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族,当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______。
33、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第一、二级阶梯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区为 ,西侧的地形为 .
(3)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 .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
(5)下列治理黄河修建的水利工程,有控制洪水、发电、拦沙等方面重要作用的是
A.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B.三峡水利枢纽工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D.龙羊峡水利枢纽工程.
34、下图是西成(西安—成都)高铁及某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成高铁起于____(省份简称)的西安,沿____方向延伸,终点到达成都。
(2)描述该城市的气候特征____,西安、成都两城市与该气候对应的是____市。
(3)成都平原位于地势第____级阶梯,这里土壤肥沃,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素有“____”的美誉。
(4)西成高铁从渭河南岸的西安出发,穿过____(山脉),跨越汉江。试比较渭河与汉江水文特征的差异。____(写一点即可,可从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
35、读图回答: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_______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_______洲,最冷的地方位于_______洲。
(3)亚洲中部的_______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为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