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青海海南州初二上册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为中国的四大高原,其中辽阔坦荡、草场广布的是(     

    A.①高原

    B.②高原

    C.③高原

    D.④高原

    【2】很多山脉有及其重要的地理意义,中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     

    A.甲山脉

    B.乙山脉

    C.丙山脉

    D.丁山脉

    【3】山区面积广大,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是(     

    ①山区地形多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②山区地形复杂,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③山区矿产丰富,为人们提供大量资源

    ④山区风光优美,是人们向往的旅游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下列关于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 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 进一步加大农矿产品的出口量换取外汇

    D. 加强独立自主,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出口

  • 3、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强调继续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积极引导老工业基地转型,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性。下图是辽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省有我国重要的(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过去辽宁省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①食品工业②石油工业③煤炭工业④钢铁工业⑤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②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以下事物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汽油

    B.柴油

    C.钢材

    D.水能

  • 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阶段人口增长十分缓慢的原因是(     

    ①国家贫穷落后,社会动荡②社会医疗保障条件差

    ③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④隐瞒人口的现象普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

    C.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D.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

  • 6、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影响范围最广的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

    B.干旱

    C.台风

    D.洪涝

  • 7、下图为长江、珠江、黄河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三条河流的流量都在夏季达到峰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B.都是自西向东流

    C.都是外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夏季风带来的降水

    D.夏季工农业用水少,所以水量大

    【2】关于长江、珠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被称为“黄金水道”

    B.珠江被称为“水能宝库”

    C.汛期最长的是长江,其次是珠江,黄河最短

    D.长江和珠江没有结冰期,黄河有结冰期

    【3】三条河流中,黄河流量最小,根本原因是(     

    A.流经地区降水少

    B.黄河没有支流汇入

    C.黄河含沙量大

    D.流经地区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 8、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是

    A京广线

    B.京沪线

    C.哈大线

    D.陇海线

     

  • 9、“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下列哪一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

    A.宁夏和四川 B.陕西和重庆 C.甘肃和江西 D.甘肃和四川

  • 10、2018年6月21中国科学院天文研究机构在云南红河州蒙自市碧色寨,测量并认定我国首个北回归线坐标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日碧色寨从日出到日落,竹杆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为0,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长

    【2】关于北回归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是23.5°S

    B.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C.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

    D.中纬度与低纬度的分界线

  • 11、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简称有两个的共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 12、“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

    A.纬度位置高 B.受青藏高原阻挡 C.海拔低 D.距海远且有山脉的阻挡

  • 13、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最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超过500万,主要是因为(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自然增长率高

  • 14、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国的少数民族共有55个

    B.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已先后建立了五个自治区

  • 15、窑洞广泛分布于我国哪个地区(  

    A.华南地区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地区

    D.黄土高原

  • 16、研学途中,同学们讨论了诗词中的地理,其中反映我国地势对河流影响的有( )

    ①一江春水向东流②大江东去,浪淘尽③千里江陵一日还④春来江水绿如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关于上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是三峡水电站   B. D是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脉

    C. 该河流进的海洋B是南海   D. 城市G是武汉

  • 18、下列工业部门属于轻工业的是(  

    A.化学工业

    B.冶金工业

    C.电子计算机工业

    D.食品工业

  • 19、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耕地   B. 阳光   C. 小麦   D. 煤炭

  • 20、受强冷空气影响,2023年11月5日8时至7日20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西部和北部等地自西向东先后有大到暴雪,部分地区有大暴雪局地特大暴雪。然而在广东的你却穿着短袖,网友:“你在北方穿着貂,我在广东露着腰。”完成下面小题。

    【1】11月东北地区和广东气温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人类活动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西向东递减

    C.南北温差大

    D.东西部气温相同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我们的邻国________和加拿大。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22、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事物差异填空。

     

  • 23、南方地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四川盆地气候湿润,土壤为肥沃的 土,素有“ ”的美誉;云贵高原   地貌典型,旅游资源丰富。

     

  • 24、我国的内海是    

     

  • 25、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则呈现___________时针转。

  • 26、我国领土面积居世界______。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洲的东部,__洋西岸,是一个_______的国家。

     

  • 27、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连接处,那里火山爆发和地震发生频繁,其中________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 28、我国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

  • 29、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_,它位于___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_________海。

  • 30、我国耕地保护的红线是__________亩 。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关注母亲河】

    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入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等,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在黄河入海口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环境篇】

    (1)诗句“黄河运上白云侧”中的“白云间”是指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古诗有云“黄河落天走东海”,后因其多次改道最终从____省东营市汇入海,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中华民族,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图1中数字②____(平原)。

    (2)图1中A处春季极易发生____(气象灾害)。

    (3)“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反映了黄河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域____严重,主要发生在____(a/b/c)段。

    【资源篇】

    (4)“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从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属于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根据图3可以读出我围水资源的分布特点:____

    (5)为了解决A地区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通过____调水以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 32、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耕地以为 主,北方耕地 为主。

    (2)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3)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读图可知,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有哪些?

  • 3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4月23日,黑龙江省白鱼湾镇临湖村发生一起东北虎伤人事件。一只东北虎扑伤了一名村民,后又拍碎了一辆过路汽车的后车窗,所幸没人受伤。

    材料二  2021年三月下旬,新疆棉花频频登上热搜。继H&M抵制新疆棉花后,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等知名品牌也先后跟随,发表声明抵制新疆棉花。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甲)和新疆示意图(乙)。

    (1)历史上东北虎分布范围较广,我国东北虎主要分布在图甲中b小兴安岭和c_________山区,东北虎所在的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是_________

    (2)“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图乙中盆地B的名称是_________。该盆地内部沙漠广布,且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填序号)。

    (3)由材料二可知,棉花事件对我国新疆的棉农以及新疆的经济发展冲击力很大,因为新疆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生产基地,读图乙可知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位置)。

    (4)近年来发现新疆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将新疆的天然气输往上海,该项工程被叫做_________工程,该工程选用_____运输方式最合适。该工程的实施对东西部地区均有重要意义,请写出对东部的有利影响____

    (5)由图甲和图乙可知两地均有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矿产资源_________。位于我国东北的__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落地,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具备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集齐造船工业“三颗明珠”的国家。2024年1月1日至7日,“爱达·魔都号”顺利完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商业首航。

    材料二:爱达·魔都号”商业首航线路示意图(如图)。

    (1)“魔都”是我国的____市,位于河流②:____入海口的南侧。

    (2)此次商业首航,“爱达·魔都号”邮轮依次停靠了B____(国家)的旅游胜地济州岛和C____(国家)的长崎、福冈。

    (3)此次商业首航,“爱达·魔都号”邮轮主要经过____洲东部的丙海域:____海。

  • 35、阅读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部地区资源在开发的过程要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自然面貌,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和A__________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该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__________

    (3)塔里木盆地的__________资源丰富,并通过“__________”工程运送到东部地区。

    (4)从长远看该地区要想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要注意的是______

    A.生态环境的保护   B.资金的运用

    C.技术的革新   D.人才的培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