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2、我国自然灾害与其主要危害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台风——西北地区
B.洪涝——华北地区
C.干旱——南方地区
D.泥石流——山区
3、下列运输方式中,运输量小,适合短途运输的是( )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水路
4、关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港拥有充足的资金、技术
B.内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空间广大
C.香港人口稠密,有众多廉价劳动力资源
D.香港和内地在经济发展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5、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将火箭从天津运往海南文昌发射,走海运经过的海域依次是:
A. 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B. 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C. 黄海—南海—渤海—东海 D.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6、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及其附近地区终年高温,降水少
B.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洋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多
7、下列有关我国工业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
B.工业生产就是开采矿产资源以及对矿产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C.东北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先发展的工业基地
D.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是高新技术产业
8、关于民族地区分布,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平均分布在全国
B.汉族分布遍及全国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北
D.民族区域自治区是单一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9、我国东部大多数地区的降水类型是( )
A.冬雨型 B.夏雨型 C.多雨型 D.少雨型
10、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和特点的相关知识。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有2/3地区在0℃以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B.反映了草原地区的气候特点
C.巴西有此气候类型
D.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2】该地可能分布在( )
A.地中海沿岸
B.非洲中部
C.俄罗斯北部地区
D.我国东部季风区
11、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
A. 黑河——腾冲一线 B. 漠河——腾冲一线
C. 黑河——昆明一线 D. 漠河——昆明一线
12、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形区突出的特征是( )
A.冰川广布
B.山环水绕
C.千沟万壑
D.鱼米之乡
【2】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
A.①修建挡土坝 ②修建梯田 ③种优质牧草
B.①修建梯田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修建挡土坝
C.①退耕还田 ②打坝淤地 ③种灌木和山杏
D.①退田还湖 ②修筑护坡 ③建设人工草场
13、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空旅行袋不得不装满他一路脱下来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是( )
A.哈尔滨—广州 B.上海—北京
C.杭州—昆明 D.济南—西安
14、1000万吨煤炭从山西运往秦皇岛,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 水运 B. 航空 C. 公路 D. 铁路
15、下列关于湖北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B. 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C. 境内多种地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
D. 是我国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区域
16、下列属于傣族的传统民居是( )
A.砖墙斜顶房
B.窑洞
C.晾房
D.竹楼
17、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中国气候的哪一特征( )
A.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南北方雨热同期
D.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降水多
【2】下列关于中国冬、夏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吐鲁番盆地
B.漠河是中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C.青藏高原是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D.南沙群岛是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18、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
A. 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不大
B. 越往北去,气温越高;南北温差不大
C. 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很大
D. 越往北去,气温越高;南北温差很大
19、下列河流中都注入太平洋的是:( )
A.淮河、珠江、辽河
B.海河、珠江、怒江
C.辽河、黄河、额尔齐斯河
D.黑龙江、长江、雅鲁藏布江
20、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高,太阳辐射强 B. 沙漠面积广大
C. 海拔高,空气稀薄 D. 季风不能到达
21、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东北地区。
22、一批新冠疫苗要从北京运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23、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上分为省、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B是__________特区,该城市紧邻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2)A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作为开发的前沿,该省的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迅速。
25、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没有河流流入____洋。内流河主要位于我国____地区。
26、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____。与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
27、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
28、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由澳门半岛、________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29、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30、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黄河中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__高原,这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治理的主要措施是_。
31、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支流名称:①____,②____。
(2)省级行政区域单位:③____,④____。
(3)⑤处是黄河冲积形成的平原,其名称是____。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与____(数字代号)之间的____游地区。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河北、________、安徽、江苏省。
(2)京沪高铁南北连接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 )
①京津唐工业基地②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③辽中南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京沪高铁自南向北依次跨越了我国两条著名的大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里,在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和上海前往曲阜均只需2~3小时。游客前往泰山游览将更加便利。京沪高速铁路促进了山东________业的发展。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的名称。B___________D________。
(2)我国C工业基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联系C工业基地的主要铁路干线有__________线和沪杭线。
3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庆节期间,来自新疆的玛依、西藏的阿姆和广东省的小芳,受吉林省朋友哈丽之邀,来吉林游玩。材料图1示意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2示意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1)阿姆的家乡主要是____气候,他家乡所在地区形成我国夏季最低温的主要原因____。
(2)哈丽的家乡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这里是有着“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的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3)玛依的家乡,是少数民族____族的集中分布区,这里有我国降水最____的地方——托克逊。
(4)小芳北上去找哈丽,选择最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是____(铁路/航空)运输。
(5)两人见面后,小芳为哈丽带来了特产蔗糖,制糖作物是____,小芳说她的家乡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哈丽说她的家乡农作物只能一年____熟。
35、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材料一、二,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临界状态,重要矿产资源濒临枯竭;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开采方式和治理落后,诱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材料二:下图是“东北地区地图”和“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A____,B____,C____。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D____;E____。
(3)河流F为____,它是中国和____(填国家)两国的界河。
(4)据上图“东北地区地图”概括该地山河分布特点“____”。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原因是这里纬度____,紧邻____季风源地。
(5)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
(6)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
(7)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_____)
A.保护湿地 B.保护耕地 C.发展畜牧业 D.植树造林
(8)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9)针对材料一中提到的问题,请你为东北三省今后的工业发展出谋划策。(写出两条)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