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研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最真实有效的史料来源是
A.神话传说
B.化石遗存
C.史书记载
D.学者推断
2、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张骞出使西域
B.平定七国之乱
C.卫青大破匈奴
D.陈胜吴广起义
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的是 (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4、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B.推行郡县制
C.发动大规模战争
D.修筑长城
5、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D.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6、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是
A. 秦长城
B. 汉长城
C. 明长城
D. 清长城
7、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灭西夏 ②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③南宋灭亡 ④元朝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
8、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
B.黄帝和炎帝
C.炎帝
D.女娲
9、小张去夏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参观,在参观中,他不可能见到( )
A.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B.精美的玉器和敲击乐器
C.成套的青铜酒器和精美铜牌饰
D.有关武王伐纣的遗迹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秦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1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哪一幅图正确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12、北宋,开封大相国寺每月开放5次供“万姓交易”;城中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 有文化娱乐夜市。上述史实说明北宋时期
A.士大夫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B.游牧文化广泛传播
C.普通百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13、“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在“七雄”中,瓜分晋国的三家大夫分别指的是( )
A.赵、魏、韩 B.楚、燕、齐 C.韩、齐、魏 D.赵、魏、燕
14、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A.青铜面具
B.利簋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15、唐朝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技术不断改进,下列属于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工具有( )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6、《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7、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A.18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18世纪末期
18、下列内容属于史实,而非传说的是()
A. 炎帝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B. 半坡人制造彩陶
C. 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D. 炎黄二帝联合击败了蚩尤为首的部落
19、唐人杜宝编撰的《大业杂记》详细描述了大业皇帝营建东京和巡幸江都的故事。书中的“大业皇帝”应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20、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制造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巫山人
D.和县人
2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__朝。
2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请根据所学内容,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①____年,②____会议在 ③____(地点)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的④____(地点)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⑤____的转折点。
(3)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⑥____(地点)召开了第⑦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确立了⑧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4)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亲赴⑨____,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最终,双方代表签署了“⑩____”,为中国的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23、探究三.经济发展篇。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高峰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领域 | 发展成就 | 集中发展区域 |
农业 | 谚语:① | 苏州、湖州、常州等 |
手工业 |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②成为著名的瓷都 | 四川、江浙地区 |
商业 |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宋代海船配备④,政府设置⑤(机构)管辖海外贸易 | 东南沿海地区 |
24、大泽乡起义后,起义队伍发展很快,在攻占陈县后,____(人物)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____(人物)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25、归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 时期 | 成就 | 意义 |
造纸术 | 西汉 | 发明 | 便利了书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
东汉 |
| ||
印刷术 | 隋唐 | 雕版印刷术 |
|
北宋 |
| ||
指南针 | 战国 | 司南 |
|
宋代 | 罗盘(指南针) | ||
火药 | 唐 | 发明 | 使作战方式发生转变;推动欧洲社会变革 |
| 广泛用于战争 |
26、老子
____________后期楚国人,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_________,人们应_______________;世间事物都有其___________,对立双方是可以________-的;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道家经典。
27、汉武帝采取了一系措施强化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实行______打击王国势力,在思想领域接受______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2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他的著作是________。
29、孔子的言论学说被他的弟子记录在______________一书中。
30、请找出与下列图片相对应的文字描述(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A B C
⑴他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
⑵他擅长针炙合外科手术,研制成“麻沸散”,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
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的人。( )
31、
1、秦国赵国 A:牧野之战
2、武王伐纣 B:长平之战
3、前221年 C:周武王
4、前1046年 D:秦始皇
5、前2070年 F:禹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战役名称。
(1)周武王灭商
(2)秦军主力被歼灭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4)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3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他们推动了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历史学家夏曾佑
材料二 “不再说鲜卑语,而须改说汉语……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罢官。”
——摘译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中国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之教”指哪一学说?“中国之政”指哪一制度?秦始皇设立的中央机构,统领行政事务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改革?材料体现了该改革的哪一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刘秀调整统治的措施。刘秀统治时期史称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分析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杰出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