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丽江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文景之治”时,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减刑慎罚

    C.统治者自奉节俭,抑制奢侈

    D.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 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北宋的建立 ②阿骨打建立金国 ③大夏国的建立 ④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 3、“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材料中有一个历史典故源自(     

    A.国人暴动

    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

  • 4、炎黄联盟在( )中打败蚩尤部落后逐渐形成华夏族。

    A. 阪泉之战   B. 涿鹿之战   C. 牧野之战   D. 巨鹿之战

     

  • 5、“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为了多征收赋税,增加国家财富,国君不得不进行改革,向私田征税……”“它们”指

    A.磨制石器 B.骨耜 C.青铜器 D.铁制农具和牛耕

  • 6、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B.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C.孔子在教学中坚持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D.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 7、《史记 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A.诸侯开始取代周王室操纵国家政治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周王室加强了对天下的控制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 8、秦汉时期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有

    ①《史记》   ②《水经注》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蔡伦 D.顾恺之

  • 10、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A.秦统一六国

    B.张骞通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班超出使西域

  • 11、“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 12、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说明当时出现什么现象(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 13、如下图漫画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A.削藩--汉景帝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赢政 D.世袭制--禹

  • 1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当时的人可以看到(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5、历史地图是直观的材料。观察下图图,能从中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A.汉朝海上航行都径直远离海岸线

    B.汉朝时已开通了多条海上航线

    C.海上丝绸之路活跃了好几百年

    D.通过该航线汉朝同欧洲直接贸易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

  • 16、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唐太宗任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A.知人善任,重用贤才

    B.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C.吸取教训,减轻刑罚

    D.整顿吏治,发展生产

  • 17、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清朝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是防守和排外的。”这一政策(  

    A.推行了近三百年

    B.主要起了自卫作用

    C.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D.使中国完全断绝一切对外交往

  • 18、解读下图,当时大运河修建和利用(     

    A.沟通了南北并巩固统一

    B.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实现了海上贸易被河运取代

    D.解除了长安遭受的军事威胁

  • 19、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据此可知(       

    A.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统一趋势增强

    C.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分封制彻底崩溃

  • 20、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调查问卷

    B.史书记载

    C.考古发现

    D.神话传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十六国后期,鲜卑拓跋氏建立的____,逐渐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22、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他创办_____,主张_____,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 23、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最北到达 ,最南到达  

     

  • 24、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

  • 25、宋代统治者为防止武将跋扈现象出现,实行___________政策。

  • 26、___________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1662年2月,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 27、明长城以为_____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 28、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战与和交替不断。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亲自率兵征讨,取得澶州之战的胜利。第二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史称__________。1140年南宋将领岳飞带领宋军在__________(战役名称)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至此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在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了便于大量货币的流通和携带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为出现了“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___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和居民人口增加,宋朝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叫__________,它的出现丰富了都市的文化生活。

  • 29、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唐代发明的____,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 30、禹的儿子___________,凭借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人物及其成就连线

    司马光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资治通鉴》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杜甫      《窦娥冤》

    关汉卿     诗圣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

    (2)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

    (3)公元25年,建立东汉----

    (4)公元266年,建立西晋一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图中的人物他为研究佛经,历尽艰险,最终到达哪个古老国家?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著作是什么?

    材料二  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持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的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中国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2)依据材料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当归。

    ——郑成功

    (3)材料三中“贵国”是哪个国家?郑成功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从唐朝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