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台湾高雄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新青年》的创办

    B.《狂人日记》的发表

    C.护法运动

    D.工人运动

  • 2、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历史的终点。请问这座城市是(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台湾

  • 3、俗话说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但其中第二次合作是外力迫使的,这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以后

    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卢沟桥事变后不久,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主张

     

  • 4、第一次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董必武

     

  • 5、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找到了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剧作品,他们准备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观看,排出了四种观看顺序,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①《林则徐》

    ②《戊戌风云》

    ③《甲午风云》

    ④《走向共和》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①③②

  • 6、历史研究小组在研究某个政治组织时,搜集到了下列材料。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强学会 D.光复会

  • 7、近年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不断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制裁,中国企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捍卫正当权益,应诉求于(  )

    A.上海合作组织

    B.北约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 8、“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A.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B.航天员太空行走

    C.“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D.导弹驱逐舰交接入列

  • 9、“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 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前人从没有走过的道路。这一道路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1、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说明了近代中国的时代特征是:

    A.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12、以下近代文艺作品中带有鲜明抗日救亡时代色彩的是

    A.电影《定军山》

    B.小说《狂人日记》

    C.电影《马路天使》

    D.歌曲《黄河大合唱》

  • 13、“从动荡萧条到繁荣稳定、从单打独斗到背靠祖国内地、从小小莲岛到大湾区城市……这座曾经飘荡了400多年的小城,如今化茧成蝶、破蕾绽放”。这座城市是(     

    A.香港

    B.深圳

    C.台湾

    D.澳门

  • 14、某校开展《长征组歌》歌咏比赛,曲目有:

    ①《过雪山草地》②《四渡赤水出奇兵》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飞越大渡河》

    请以红军长征经历的先后安排曲目,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 15、下面与党的一大无关的内容是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C.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大会选举了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 16、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

    抗美援朝

    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7、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着中华民族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北平学生的行动是(       

    A.发起“五四运动”

    B.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发起“一二·九运动”

    D.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 18、“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旺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谐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C.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19、1945年8月,毛泽东和蒋介石进行了国共历史上的哪次谈判?(     

    A.重庆谈判

    B.北平谈判

    C.西安谈判

    D.南京谈判

  • 20、关于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都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

    B.大发战争财,用于发展经济

    C.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D.都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___、多层次、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 22、1919年____,引发了五四运动,学生们提出了“_______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运动中心也由____转移到____,五四运动也成为了____的开端。

  • 2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

  • 24、1992年,经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协商,双方都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____原则”。我们把这种表述称为“_______”,这是维系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石。

  • 25、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召开的_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 26、无数仁人志士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___________等战死。

    (2)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壮烈殉国。

    (3)甲午中日战争日军进攻平壤,守将____________中炮牺牲。

  • 27、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公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 28、请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奋斗历程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重大关头

    重要事件

    伟大意义

    日出东方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星火燎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星火燎原

    遵义会议

    灯塔指引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 29、会议内容:(1)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 30、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请写出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的建设成就。

  • 32、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起初以“_______ 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来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在社会上起了______ _的作用。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_______ 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指导思想)。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 ,反对专制;提倡_______ ,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 33、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中国的各个阶级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希望能够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欲学习外国的利器,则莫如竟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人教版历史教材——节选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为此在近代掀起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当时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领导了什么运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