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台湾宜兰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 2、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确定党的名称

    C.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D.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的掠夺

    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④发展了重工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4、1919年5月7日,在山西省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的领导、组织下,太原各校学生3000余人,在海子边中山公园文流湖畔集会,通电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材料中“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护国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5、20世纪某一年“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更名为“公私合营信大祥绸布商店”,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6、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徐锡麟

    D.雷锋

  • 7、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

    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 8、观察长征路线图,召开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性会议的地点在

    A.

    B.

    C.

    D.

  • 9、四五运动的主要意义是

    A.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B.使全国局势趋于稳定

    C.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D.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 10、地图、图片和历史文献都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C.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 11、浮雕是历史的画卷,下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著名浮雕,它表现了中国近代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A.虎门销烟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 12、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粒扣子,有人说这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权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主主义

  • 13、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 14、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推动了对外开放脚步的进一步加快

    D.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 15、“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①张自忠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左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16、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根本目的条款是

    A.割地

    B.赔款

    C.协定关税

    D.五口通商

  • 17、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其中,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印度

  • 18、“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诗词记述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红军长征的胜利

  • 19、20世纪30、40年代,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流传,它们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抗日救亡 B.解放全国 C.自强求富 D.和平建国

  • 20、“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A.平等互利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和平发展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

  • 2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

  • 2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 24、内战爆发:________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___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 25、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 26、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1)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________

    (3)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 27、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2)开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 28、发动西安事变的“千古功臣"除了杨虎城,还有_______

  • 29、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力量是________

  • 30、“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______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三民主义由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而来,它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1)请说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

    (2)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

  • 32、根据;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2)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3)创办大兴纱厂的状元实业家——

    (4)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

  • 33、十月革命的一生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其代表作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摘自教材

    (2)请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三:1955年,周恩来到印度尼西亚参加亚非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摘自教材

    (3)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材料四: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但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经过长期斗争,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摘自教材

    (4)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年?

    材料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日、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

    (5)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分别是哪一年?

    材料六: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3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摘自教材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哪一重要政策实施的?

    材料七:截至2019年9月,中国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自教材

    (7)中国2001年加入的世界经济组织叫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