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台湾云林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盘踞东北的奉系军阀是( )

    A.冯国璋 B.曹锟 C.张作霖 D.段祺瑞

  • 2、由图1"粮票(凭票购物)”到图2"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决定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消费习惯

    B.经济发展

    C.宏观调控

    D.出行方式

  •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相继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并且可以指定继承人。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

    B.改良主义与革命主义之争

    C.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 4、1958年秋,有人绘制了一幅《大豆过江》图并题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当时开展“大跃进”的反映

    B.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它说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搞建设

    D.它说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 6、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进行游行示威。反映的是哪次运动( )

    A.五卅惨案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洋务运动

  • 7、1945年,毛泽东发出的一封电文:“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请判断,其中的“先生”是

    A.朱德

    B.蒋介石

    C.李宗仁

    D.司徒雷登

  • 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

    A. 1921年

    B. 1925年

    C. 1927年

    D. 1928年

  • 9、太平天国、义和团的失败,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

    A.清军的残酷镇压 B.农民军内部分裂

    C.列强的疯狂进攻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 10、2019年,香港地区发生大规模暴力分子乱港事件,一部分暴徒自称是英国人,却忘记了一百多年前在英国逼迫下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1、在亚洲东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的是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朝鲜

  • 12、下图所示是与清政府重大事件相关的文物或遗址(部分)。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A.标有闭关锁国的符号

    B.刻有反抗侵略的痕迹

    C.印有救亡图存的足迹

    D.烙有殖民侵略的印记

  • 13、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组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 14、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A. 西安事变

    B. 抗日战争

    C. 重庆谈判

    D. 转战陕北

  • 15、《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上材料的内容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 16、从党的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确定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中共二大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C.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 17、战争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的社会经济结构因受到侵蚀而逐步改组,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改变与下列史实相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北伐战争

    D.九一八事变

  • 18、如下图所示历史现象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 19、受中日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的影响,我国多地曾发生打砸日系车的现象,秦老师组织学生对这一现象开展课堂讨论,以下是部分学生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的情感态度的是

    A. 月月: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你还买日本车,砸的好。

    B. 小俊: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携起手来,共砸日本车。

    C. 露露:发扬五四精神,支持民族汽车工业发展。

    D. 虎子:开日本车的人,都是不爱国的人。

  • 20、汪新、王相坤合著的描写西安事变的著作《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儿》中“拐弯儿”的含义应该是(       

    A.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突出贡献。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 22、下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哪一重要原因?( )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A.人民群众积极支援

    B.武器装备精良

    C.双方兵力悬殊

    D.将士作战勇敢

  • 23、   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4、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

  • 25、其他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美《________》、中法《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 26、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__

     

  • 27、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28、请将相对应的史实进行配伍

       )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A.屠呦呦

       )两弹元勋

    B.邓稼先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C.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D.翟志刚

     

     

  • 29、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 30、在下图中填:

    A.苏州

    B.重庆

    回答:图中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与以往条约相比有什么变化?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请完成:

    (1)你知道深圳属于哪个省份吗?

    (2)深圳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2、问答题。

    请说出抗日战争时期的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各三个?

  • 33、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已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了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是什么战争后签订什么条约的场景?

    (2)材料二中的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些不平等条约的哪些规定有关?

    (3)对材料中所说的“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自救”行动有哪些?请列举出来。(分别答出两个即可)

    (4)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