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台湾台东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对以下历史知识结构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过程 B.西方列强逐步放松对中国侵略的过程

    C.农民运动不断高涨推翻清王朝的过程 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2、文学艺术可以反映历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中华民族不会亡》《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创作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国共十年对立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 3、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

    A.福州船政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安庆内军械所

  • 4、从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为79次。而此后到1977年6月30日,出访总次数为252次。与1977年相比,1978年的出访次数增长了27%。1976年至1978年中国高层频繁出访主要是

    A.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创造条件

    B.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作准备

    D.为改善中美关系寻找突破口

  • 5、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 6、读图,从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十一处通商。通商口岸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C.中国开始设立总理衙门办理对外事务

    D.列强瓜分了中国大量文物

  • 7、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

    D.农民自发组成的经济组织

  • 8、解放战争期间制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是

    A.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D.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减租减息

  • 9、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打土豪,分田地

  • 10、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18世纪的欧洲,有一批进步的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并提出自由、平等和民主,大力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他们燃起的思想火花是(     

    A.新文化运动

    B.启蒙运动

    C.美国独立

    D.明治维新

  • 11、毛泽东风趣地说:“民主也成了蒋介石的时髦货,他要演民主的假戏,我们就来他一个假戏真演,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出是非,这出戏就大有价值了。”由此,中国共产党(     

    A.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

    D.开展百团大战

  • 12、下图反映的是袁世凯死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从图中可以得出近代中国(     

    A.军阀割据混战

    B.君主专制未能彻底消除

    C.军队实力雄厚

    D.形成军阀与皇帝的对抗

  • 13、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A.洪秀全

    B.陈玉成

    C.李秀成

    D.曾国藩

  • 14、1960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党中央提出调整经济的方针是

    A.超英赶美

    B.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15、每个时代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艺术作品同样也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作品中最能反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时代主题的是

    A.

    B.

    C.

    D.

  • 16、某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市南面朱家发现了一条宣传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拜如寒鸡”。这条标语应出自(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太平天国时期   D.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 17、与下图读书摘要内容相关的会议。(       

    A.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 18、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起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9、某历史活动小组准备编写《重庆谈判》话剧本,你认为下列哪一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剧中( )

    A.毛泽东

    B.蒋介石

    C.周恩来

    D.张学良

  • 20、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鸦片战争后,英、_____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_____次鸦片战争。

  • 22、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______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2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而牺牲的英雄是___________。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初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 24、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______

    (2)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______

    (3)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中规模最大的舰队--______

    (4)1899年向英、俄、德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的国家--______

  • 25、_______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 26、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 27、“香江涌海翻银浪,宝港归家绽紫荆”这副对联纪念的事件是( )

  • 2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________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为________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29、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______》。

  • 30、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_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_年。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名称。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化恩怨,转时局,统一战线初形成——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

  • 32、51年前的4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某一重大消息“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重大消息”是指?

  • 33、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请回答:

    (1)写出我国近代工业化开端事件的根本目的。

    (2)开启我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历史影响。

    (3)写出近代中国“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的代表事件及其口号。

    (4)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事件失败的共同原因。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1861年开始,一些地方大员,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推动了洋务运动开展。

    ——摘编自李小庆《“洋务运动”伪命题——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

    (1)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开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2)据材料二,逐条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增强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