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他是解放军好战士,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事迹深入人心。今年是毛泽东为他题词60周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他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他”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雷锋
3、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4、2013年7月29日,新型导弹护卫舰梅州舰加入南海舰队,这标志着南海舰队基地防御兵力开始换代升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北海舰队
5、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
D.《天朝田亩制度》
6、“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 贼,以拯吾民。”为响应这一号召,中国掀起了 ,
A. 武昌起义 B. 二次革命 ’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7、北京是当前我国古代文物保存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但在近代历史上,它依然经过了几次列强的洗劫。请问,在近代史上造成北京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的撰写主要针对( )
A. “浮夸风” B. “共产风”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以阶级斗争为纲
9、“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下列思想与行动对应不正确的是
A. 扶清灭洋——太平天国运动
B.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民主主义革命
C. 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D. 《新青年》——新文化运动
10、“魂飞万里,盼归来,此山此水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B.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C.大庆“铁人”王进喜
D.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1、1927年,毛泽东率军向湘赣边界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地点在( )
A.井冈山 B.古田 C.瑞金 D.延安
12、如下图方框内应填入的内容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3、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主旋律响彻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大无畏的勇气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4、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时代铸精神,精神催奋进。下面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15、某勋章获得者说:“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焦裕禄
16、1953年中共公布过度时期总路线,内容包含( )
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8、美国纽约《世界报》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亚罗号事件”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屠城
D.剿杀义和团
19、下列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革前我国农村都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 地主所有土地、财产均被没收,一无所有
D.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0、“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南巡讲话 D. 中共十二大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2、根据提示,完成相应题目。
(1)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1956年,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3、完成下表
24、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___》;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也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______》。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_____政治协商制度。_____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6、_______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27、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8、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9、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后来,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的照会。
3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_____________》,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同盟会的历史地位。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以国共两党合作与对抗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请从社会矛盾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由内战到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为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3)从1948年9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包括哪几次战役?战略决战的意义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了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而建立了新中国,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变法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变革的内容有哪些?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履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在损坏须补修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材料三中国此后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国亦不能以待
——英外交副大臣在议会上的演说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的内容?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条约的两项内容。
(2)材料二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哪个?
(3)材料一、二涉及的两个条约分别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三的主张是什么?结合中国人民的反抗史实,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