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事件不利于民主进程的是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C.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D.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2、“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国民党设定的谈判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空想社会主义道路
4、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主要原因是( )
A. 宋教仁和袁世凯两人有私人恩怨 B. 宋教仁是同盟会的创始人
C. 宋教仁主张国党民组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 宋教仁组织了二次革命
5、中国在2020年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一切都离不开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那一声槌响”指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南方谈话的发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有力的证据的是( )
A.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B.日本的官方言论
C.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D.电影片段的场景
7、《资政新篇》中,洪仁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交、法制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说明《资政新篇》( )
A.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需求
B.部分改革措施得以实施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D.符合太平天国的斗争实际
8、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这个“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9、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屠呦呦 D. 于敏
10、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1840———————————————————————————————1901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下侧这本杂志发行于辛亥革命时期( )
A.辛亥革命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国共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3、标志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14、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的是( )
A. 黄埔军校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5、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次会议是
A. 中共十八届中全会中
B. 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16、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对中国主要影响是
A.领海主权遭到严重侵犯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精神是( )
A.爱国主义精神
B.进步思想
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
18、《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孙中山
D.洪仁玕
19、下表中的三处地点被核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有助于( )
名称 | 瑞金革命遗址 | 遵义会议会址 | 泸定桥 |
所在省份 | 江西 | 贵州 | 四川 |
A.传播科学思想
B.弘扬长征精神
C.纪念国共合作
D.彰显民族团结
20、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1、观察图二,在下图方框内填出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
A.兴中会成立地点
B.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
22、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23、背景:日军企图打通_________,沿津浦路从南北连个方向夹击_______。
24、《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5、变法图强为目标,挽救危亡看康梁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
27、民国计时:以1912年为___________,改用公历。
28、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
29、1912年1月1日,________成立,________当选首任总统。
30、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31、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不少中国人进行不懈的学习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近代以来,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签订?这两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该运动提出什么口号?该运动的前期是如何“师夷长技”的?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为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直接导致了这场运动的爆发的是哪一侵华战争?这一运动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
(4)同样是向外国学习,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富强起来?
32、中国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近代化运动就开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运动”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进行“近代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的“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分析“政治变革运动”的性质?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历程呈现的特点。
33、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 (地名)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34、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
图一时间:1927年8月1日 图二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国共关系有何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图二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请你结合所学列举共产党抗击日军的一例典型战役?材料三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写出两个方面)
材料四
“双十协定”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4)材料四中,左图的文献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右图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取得怎样的胜利成果?
(5)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