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绪帝下令:“下科开始,乡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著,一律改试策论。”这体现了维新变法的哪一内容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C.训练新式军队
D.裁撤冗官冗兵
2、“它是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就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引文中的会议是指
A.联和国成立大会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金砖国家会议
3、1978年,广东省清远市率先在国营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结果迅速改变工业效益低下的状况。到1981年底,这种“清远经验”迅速在全国实施。这里的“清远经验”最大特点是( )
A.改变原来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B.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社会消费的发展
C.分配方式的改革大大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D.包产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与“1971年”“第26届”“五大常任理事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中美建交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中日建交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在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A.训练新式军队
B.裁撤冗官冗员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开办新式学堂
6、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失败”是指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宋案”发生 D.袁世凯称帝
7、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高考制度得到恢复
D.全国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8、近代以来大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已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C.1912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重
D.1913年,赵某穿着中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9、1937年,一座桥与一场战争紧密相连,这场战争宣告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 )
A.赵州桥
B.泗水桥
C.沪定桥
D.卢沟桥
10、下表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部分企业。请依据下表判断洋务运动( )
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个洋炮局,另命属下向英国军官学习操用火炮 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城外开设福州船政局,机器从法国购得 1877年,丁宝桢在四川开设一个机器制造局 1878年,左宗棠在甘肃创办一个织呢局 |
A.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获得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C.创办的企业都在沿海地区
D.创办的企业都是轻工业
11、下列建设成就,属于“一五计划”(1953-1957年)时期的是( )
A.克拉玛依油田
B.武广高速铁路
C.三峡大坝工程
D.包头钢铁基地
12、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如下学习资源。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虎门销烟》爱国影片邓世昌人物扫描义和团运动过程图片国共抗战战役汇总
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3、“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材料的作者是( )
A.梁启超
B.谭嗣同
C.康有为
D.严复
14、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票据所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
A. 土地革命时期
B.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5、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原因
B.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C.长征的起点从江西瑞金出发
D.1935年,红军到达吴起镇,长征结束
16、“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这位英烈践行的誓言是( )
A.“抵制洋货,实业救国”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独立自主,改革开放”
17、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居全球第一
B.饮食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休闲娱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出行方式已经淘汰了自行车
18、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各地人民群众随军支援前线,先后支援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国民党统治腐败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支持 D.解放军作战英勇
19、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从浙江、上海回师救援,太平军与湘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7月,湘军攻入城内,天京陷落。天京陷落标志着
A.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B.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C.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洪仁玕在哪一本书中表达了他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21、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________。
22、邓小平提出的“________”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________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23、1911年4月,______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因寡不敌从,起义失败,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1915年底,_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纲领起( )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制度。
26、根据提示,完成相应题目。
(1)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1956年,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7、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__。
28、(________)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
29、1992年,邓小平的 _________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0、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____________,与陕北红军会师。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____________,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31、某班举行以“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活动。需要收集以下材料:
(1)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是谁?
(2)长征期间召开的遵义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
(3)四渡赤水和渡过金沙江在长征中各有何作用?
(4)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今年(2022)是伟大的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32、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33、指出抗日战争结束的年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4、
材料一:“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l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中国农民诗(1958年)
材料三: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6日)
请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投资的重点什么?
(2)在实行“一五”计划过程中坚持的主要方针是什么?为贯彻这一方针,我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3)材料二反映出“大跃进”运动是以什么为中心的?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