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湖北武汉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 2、按体貌特征的不同,将人类分为三大人种下列哪项不属于它的范畴( )

    A.黄种人 B.红种人 C.白种人 D.黑种人

  • 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的设计者是

    A.李善兰 B.徐寿 C.冯如 D.詹天佑

  • 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这段话论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A.兴起的背景 B.发展的历程 C.产生的影响 D.历史的局限

  • 5、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这一时期美国的科技成就包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6、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①主要阵地是《新青年》

    ②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鸿章、鲁迅、胡适等

    ③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

    ④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7、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人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责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这里所说的“民族丰碑”是指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创办了近代教育

    D.实现了国家统一富强

  • 8、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描写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9、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司令员是:(     

    A. 贺龙   B. 朱德   C. 刘伯承   D. 彭德怀

  • 10、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它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争之歌,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洪秀全

    D.林则徐

  • 11、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粉碎了日军不战胜的神话,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 1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中外纪闻》的发行

    D.强学会的成立

  • 13、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4、中共十八大(2012年)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下各项中,集中体现了我国努力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行动是

    A.中美建交和中日建交

    B.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15、“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这是张学良送给蒋介石的挽联。世纪行过,遥想当年,当蒋介石飞赴西安,逼张学良继续攻打红军时,张学良为了民族大义,对蒋介石发动“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A.皖南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 16、19世纪末,有人题联于京师:“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 17、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下列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北伐战争 

    ②西安事变 

    ③重庆谈判 

    ④黄埔军校建立

    A. ④①②③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 18、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和曲折性。下列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一成立苏联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成立苏联—十月革命—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一十月革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成立苏联

    D.十月革命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实行新经济政策一成立苏联

  • 19、鸦片曾是清王朝“最难医治的社会溃疡之一”。为禁鸦片作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     

    A.陈化成

    B.林则徐

    C.陈独秀

    D.康有为

  • 20、“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邓世昌

    B.关天培

    C.陈化成

    D.林则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近代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率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为实现国家统一,__________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率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使祖国统一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 22、局势:战略进攻之后,先后歼灭国民党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主力退守沈阳、___、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 23、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是________,为戊戌变法流血牺牲的是____________

  • 24、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战线;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 25、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________年发动了全面内战。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6、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影响(标志):___________。牺牲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 28、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________;为____________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2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 29、北伐战争目的:___________

    主要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___________

    胜利进军的原因:___________,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 30、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_____思想,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而不懈奋斗,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

    (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中共”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哪三次重要的会议?

    (3)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三大战争?

  • 3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 33、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法战争(18831885年)结束至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爆发,此前屡遭西方列强蹂躏的清政府,在这十年时间,几乎风平浪静。但是除了洋务运动稳步推进外,清政府更加偏离世界发展大势。面对蓄谋侵华已久、虎视眈眈的日本,慈禧太后玩弄权术,打压光绪帝,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大搞生日庆典;主战派与主和派盲目争斗内耗;李鸿章寄希望于外国调停,不做积极备战;部分士兵贪生怕死,听闻要去前线就嚎啕惊叫;普通民众不知有国不愿当兵……

    ——摘编自《人民网·文史频道》

    材料二   

    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写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图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该事变有何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近代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开设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

    ——《林则徐集》

    (2)据材料二,写出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具体表现,并归纳其共同特征。

    材料三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剑桥中国晚清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这次侵华战争对清朝统治和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