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1945年9月 | 1947年3月 | 1947年6月 | 1948年6月 | 1949年8月 | 1955年5月 |
事件 | 第二次 世界大 战结束 | “杜鲁门 主义”出台 | 美国提 出“马歇 尔计划” | 柏林 危机 | “北约”正式成立 | “华约”正式成立 |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B.欧洲联合局面形成
C.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华约”成立标志着“冷战”结束
2、下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部分指标(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此表反映了
时间 | GNP年增长率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
1968-1972年 | 4.3% | 3.2% | 4.8% |
1973-1975年 | 2.4% | 5.3% | 9.4% |
A.自由放任政策失败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
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①迁都长安
②推行汉化措施
③规定官员在生活中必须使用汉语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4、他为俄国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的这场改革( )
A.彻底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
B.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5、1991年,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结束了它辉煌而又悲壮的历程。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模式的弊端
C.苏联同美国的争霸 D.戈尔巴乔夫改革
6、得知“珍珠港事件”爆发,英国首相丘吉尔流下眼泪高兴的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两个敌人分别指的是( )
A. 日本,德国 B. 德国,美国 C. 德国,苏联 D. 日本,美国
7、下表为1835年英国不同地区的动力使用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
地区 | 工厂数量 | 蒸汽动力(马力) | 水动力(马力) |
北部地区 | 934 | 26513 | 6094 |
苏格兰地区 | 125 | 3200 | 2480 |
密德兰地区 | 54 | 438 | 约1200 |
总数 | 1113 | 30151 | 约9774 |
A.能源革命推动均衡发展
B.蒸汽动力取代水动力势不可挡
C.棉纺织业发展极不均衡
D.蒸汽动力在各地上占优势
8、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类型 年份 | 经济类型 | ||
资本主义经济 | 地主经济 | 个体经济 | |
1878年 | 约20% | 约18% | 约60% |
1893年 | 35—40% | 约17% | 约45% |
A.向西方学习,倡导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9、“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反映是社会思潮是( )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禁欲主义
D.人文主义
10、“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道《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 )
A. 行省制度 B. 三省六部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 D. 科举制度
1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春秋争霸战争的推动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2、习近平演讲时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现这一精神的事件有(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诺曼底登陆战 ③攻克柏林 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3、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4、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为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15、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开始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这次奴隶大起义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16、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漫画反映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组织的建立 D.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7、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论到实践”特点的史实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18、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
A.但丁
B.哥伦布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9、东汉豪强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了东汉庄园与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领主特权被限制
B.庄园具有司法权
C.经济上自给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民
20、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完世界历史某一单元后总结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可知,图中“?”处应填写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
C.社会主义经济
D.资本主义工商业
21、【自给自足·独立单位】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______。大约到11世纪,其遍布欧洲各地。
22、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是______;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的人物是______。
23、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肯定“拿破仑对内的建设,有些是有永久的价值的”。其中影响最为远大的是( )
A称法兰西第——帝国皇帝 B.称霸欧洲大陆 C.制定《拿破仑法典》 D.军事上的成功
24、(莎士比亚)成就: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5、这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都城设在君士坦丁堡。这个帝国是
26、古埃及的国王称________
27、1640年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75年4月19日凌晨,在________埋伏的民兵与英军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28、830年,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___”,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29、从________世纪开始,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出现,如意大利和法兰西北部;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_______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0、1689年,英国颁布《__________》,确立了议会在国家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___________》,宣告了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1、某历史兴趣小组针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伟大的改革】
(1)646年日本进行的改革是什么?在位的天皇是谁?
【思想的解放】
(2)请写出达•芬奇的两部代表作?
【先进的技术】
(3)请写出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明和发明者一例。
【感悟与提升】
(4)通过以上探究,你的感受是什么。
3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指出《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及历史地位?
(2)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有什么重要影响?
33、写出“三角贸易”的主要航线、特性及对非洲的影响。
34、近现代各国致力于改善民生,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有许多得失。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美国开始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到1939年,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材料二: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核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境……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
材料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由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当时苏联这种民生问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他国的经验教训,对于解决民生问题,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