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念币是为纪念重大事件而发行的法定货币。下图纪念币是为了纪念( )
A.《权利法案》的通过 B.《人权宣言)的通过
C.《独立宣言》的颁布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2、"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前往重庆庆)……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毛泽东此行”是为了
A.参加中共“一大” B.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C.争取和平民主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3、有学者形容德国:“这是一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它是可恶的。”下表中能体现德国这两个特点的是
| 考问世界 | 拷打世界 |
A | 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 | 建立反法同盟 |
B | 创立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 进行普法战争 |
C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挑起两次世界大战 |
D | 提出生物进化思想 | 推动欧洲联合 |
A.A
B.B
C.C
D.D
4、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出土了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一大批青铜器,同时期的中原王朝——商朝也有很多精美的青铜器。下面属于商朝青铜器的是
A.
B.
C.
D.
5、漫画可以用夸张的形象表达历史内涵。下面漫画表达的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D.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6、产自印度的甘蔗,原本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16世纪后期被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大量种植并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这主要是因为( )
A.制糖业的普及和发展
B.洲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三角贸易”的推动
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7、历史剧创作是历史学习中项目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三个历史小组创作的历史剧主题,由此可见,他们学习的大概念是( )
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
万隆会议—周恩来
A.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
B.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
C.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
D.国家领导人领导的斗争
8、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 阿育王
B. 穆罕默德
C. 亚历山大
D. 屋大维
9、他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并且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领域。材料评述的“他”是( )
A.亚里士多德
B.汉谟拉比
C.苏格拉底
D.德谟克利特
10、下图反映的是美国1925—1945年失业率发展趋势,美国失业率激增的时间和原因是
A. 1925—1929年一战后经济凋敝
B.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C. 1933—1937年罗斯福新政
D. 1939---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11、“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 禁欲主义 B. 蒙昧主义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12、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英雄人物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章西女王
13、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类进入氏族阶段,最初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
B. 在母系氏族公社里,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C.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D. 他们是按照血缘关系居住在一起的
14、“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威胁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日本实施了( )
A. 大化改新 B. 1861年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百日维新
15、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十二世纪的哪一历史史实( )
A. 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 琅城市民抵御了日尔曼人侵的进攻
D. 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
16、下列是我们在历史课堂上了解过的事件,这些名称能体现事物本来面目的是哪一个( )
A. 阿拉伯数字 B. 印第安人
C. 文艺复兴 D. 新航路的开辟
17、一位经济学家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形势时写道:“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食,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度公司种植场弄来的咖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18、历史陈述有时带有感情色彩,据此判断,北美人民关于独立战争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陈述的是( )
A.《独立宣言》发表
B.来克星顿枪声
C.华盛顿出任总司令
D.萨拉托加大捷
19、有一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直保持“中立”,大发战争财,大战接近尾声时,以反对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这个国家是
A. 中国 B. 日本 C. 意大利 D. 美国
20、19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上流社会在正式场合流行穿西洋礼服。饮食上也将牛肉作为高级料理的代表。下列选项能解释说明这一变化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D.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军队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①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_____。
②半坡聚落是____流域原始农耕文化典型代表。
③相传_____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④战国时期,各国争霸采取的外交政策分别是_____和_____。
22、唐朝时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是高僧_____;明朝时_____率船队7次下“西洋”,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23、英国_______开工业文明之先河,后来众多_______纷纷效仿。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古希腊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是______。
(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_。
(3)1498年到达印度洋西海岸的欧洲航海家是______。
(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______。
25、城市居民构成:城市的基本居民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_________转变而来。
26、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__________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________的发展。
27、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雅典的______发展到顶峰。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同贵族经过长期斗争,他们选出两名______保护自己的权利。在英、法、 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相继制定法律保护人权,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
(1)炎黄战蚩尤 | (2)项羽战秦军 | (3)西汉战匈奴 | (4)东晋战前秦 |
|
|
|
|
29、(1)1689年,议会通过了《___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_____》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战役_____。
(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_____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0、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______。
31、写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32、某班以“古今中外的国家统一问题”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走进古代历史)
(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
(2)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
(走进伟人构想)
(3)为促进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科学构想?
(4)在这一构想指导下,1997年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地区的主权?
(美国史)
(5)北美人民向殖民者挑战发起的战争是什么?
(6)领导美国摆脱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总统是谁?他实行的新政“新”在何处?
(学习党史)
(7)标志着“共产党诞生”是哪次重要会议?
(8)长征途中对中国共产党最具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9)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什么?
3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哪个发明成果是主要的动力来源,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人们根据哪位科学家、什么科学研究成果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项发明成果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以此发明为驱动的汽车是谁发明的?
(5)研制成功多种炸药,并获得专利的前典化学家是谁?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大部分财产设立一个奖励基金,这个奖励基金主要颁奖给相关学科领域的哪些人?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熙皇帝曾用"卜世周垂历,开基汉启疆”的诗句来歌颂由他的祖宗所创建的清朝,其疆域是继承了汉朝以来开拓的中国疆域。其实,从“五胡”政权开始,以及之后的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民族先后建立过或统一北方以与南方汉人王朝对峙、或统一全中国的王朝。此外.还有一些南北农牧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过边疆王朝和游牧民族的汗国。所有这些王朝、汗国的建立者都是中国的边疆民族。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指出建立元朝的民族。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