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以“我国古代反侵略”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内容符合主题的史实是( )
①戚继光抗倭 ②清朝确立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③玄奘西行
④辽、宋、夏、金政权并立 ⑤三国鼎立 ⑥郑和下西洋
⑦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 ⑧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⑧
B.②⑦
C.③⑥
D.④⑤
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下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
时期 | 流行词汇 |
15.16世纪 | 文艺复兴.新航路 |
17.18世纪 | 革命.殖民扩张 |
19世纪中期 |
|
A.工厂制度、社会主义
B.法西斯、大危机
C.新经济、互联网
D.垄断、罢工
3、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幕府统治开始
C.明治维新
D.大王改称天皇
4、从16世纪开始,古老的丝绸贸易被取代,世界经济中心向西推进到了大西洋沿岸。这表明( )
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亚非欧美的政治巨变
C.美洲模式已领先世界
D.早期的殖民掠夺中断
5、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时期执政者的是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6、下表整理了14世纪前后意大利纺织业的情况。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领域 | 具体情况 |
经营者 | 商人投资开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 |
劳动者 | 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被商人雇佣 |
生产过程 | 分为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作坊完成 |
A.商人不能够投资开作坊
B.手工业生产效率低下
C.手工业者失去人身自由
D.出现生产的分工合作
7、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
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年,美国参战
C.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8、欧亚大陆西端的一个国家,与我国秦汉时期一样,是当时是世界上强大的帝国。该帝国版图能够地跨欧亚非三洲,主要通过
A. 征服与扩张
B. 其他邦国主动加入
C. 继承先代遗产
D. 改朝换代的斗争
9、书中的内容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这本书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D.但丁的《神曲》
10、“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 古埃及奴隶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古印度种姓制度 D. 西欧封建制度
11、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12世纪开始,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个幕府700年的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政治的特点是( )
①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②朝廷大权把握在幕府将军手里
③天皇大权旁落 ④天皇没有实权 ⑤地方官由天皇派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2、关于人民军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昌起义是人民军队创建的标志
B.井冈山会师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C.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北洋舰队建立
D.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我国第一颗原子弾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
B.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局面
C.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D.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4、“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一誓词指向中世纪西欧的(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中央集权制
D.封君封臣制
15、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明治维新 B. 实行幕府统治 C. 建立法西斯专政 D. 大化改新
16、学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风景,在中共领导下,以学生为主力,推动了历史进步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西安事变
C.新文化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7、据统计,1995-2005年的十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三倍,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这主要得益于( )
A.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B.联合国影响扩大
C.世贸组织成立
D.两极格局崩溃
18、从18世纪末开始,借助于蒸汽和钢铁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经济和国际力量的平衡,英国作为新技术的先驱全面超越了它的对手,在推动全球化发展方面达到了其它任何帝国无法达到的程度。可见,英国在推动全球化方面全面领先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海上霸权的确立
C.确立先进的政治制度 D.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19、“力量不是来自身体上的,而是来自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圣雄”甘地的名言。甘地被尊称为印度的“国父”,其主要功绩是
A.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B.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C.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拒绝向英国殖民者纳税
20、安东尼自豪地称:“地中海是‘我们的海’。”请你判断他应该生活在
A.埃及法老时代
B.希腊伯里克利时代
C.罗马共和国时代
D.罗马帝国时代
21、______去世后,他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2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历史事件是( )的发表。
23、汉武帝时期,中国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向西最远可以到达________________和锡兰;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___________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他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________。
(2)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________。
(3)他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________。
(4)“人”的发现:________。
(5)“世界”的发现:________。
(6)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________。
(7)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的事件:________。
25、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____的进程。
26、为了稳周东罗马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它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______________》;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______________》,于1814年颁布实施。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参照的蓝本.
27、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应该被历史铭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因弹药即将用尽,率舰队冲向日舰“吉野号”,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是_____;他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
28、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____”,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825年,由______(人物)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9、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古代雅典 使其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日本通过 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3)美国实施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应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30、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_____________ 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31、实现近代化,是中国人民追求的主要目标。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充满艰辛,这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并解放思想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请分别解释“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上的含义。
(2)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3)结合当今中国的发展,说说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探索史给了你哪些启示。
32、古代希腊和罗马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请回答
(1)古希腊留给世界的政治文明成就是什么?谁在位把这种政治制度发展到高峰时期?
(2)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保护平民的权利而设置的官职是什么?
(3)迈开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欧洲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为欧洲民法奠定了基础的法律是什么?
(5)综上所述,你对法律有什么认识?
33、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核心思想是什么
(2)恩格斯称赞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地位是什么
(3)列举这一时期的三部作品
(4)简述这一运动的影响
34、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往往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对中国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过多种说法。比如: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2)列举两个史实对费正清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三: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我们已经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摘自毛泽东1956年11月12日在《人民日报》上的发表文章《纪念孙中山先生》
(3)毛泽东说的“已经完成”“革命”是指什么?材料三中毛泽东运用怎样的“历史人物评价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