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严重伤害的是
A.香料贸易 B.黑奴贸易 C.农产品贸易 D.金银掠夺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谚语背后隐含的制度出现于( )
A.大化改新之前 B.大化改新之后
C.查里·马特改革之前 D.查里·马特改革之后
3、科学家发现煤不仅能生产焦炭和照明用的煤气,还能生产藏着许多宝贝的液体煤焦油,如:数百种染料、阿司匹林、糖精、消毒剂、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等,现代化学工业由此发展起来。材料说明( )
A.生产领域的发明创造源于实践经验
B.科研成果推动新的应用领域产生
C.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渐衰落
D.现代化学工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4、“西汉时期,建康只是一个偏远小城,这时(东晋南朝时期)成长为南方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曾达百万之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政治中心不断东移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5、“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政”和“预备立宪”
D.新文化运动
6、“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
D.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7、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学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小华同学把其相同点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受到了封建专制的阻碍②都由资产阶级领导③都颁布了重要文献④都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在下列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应填入( )
秦→西汉→□→三国→西晋→……隋→□→……→□→明→清
A.东汉、北宋、南宋
B.汉、唐、元
C.东汉、唐、元
D.东汉、五代、宋
9、“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材料论述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 )
A.起因
B.时间
C.过程
D.作用
10、小李找来《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两份材料,他是为研究哪个主题准备的
A.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C.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D.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11、贝多芬说:“我曾错误地认为拿破仑是伟大的,实际上他也不过就是个凡夫俗子。”下列作品属于贝多芬因错误认识拿破仑而作的是( )
A.《战争与和平》
B.《命运交响曲》
C.《物种起源》
D.《英雄交响曲》
12、这是一部伟大的历史文学名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名著是:
A. 《荷马史诗》 B. 《天方夜谭》 C. 《马可波罗行纪》 D. 《神曲》
13、“埃及因为有了文字,账本和合同书的出现和使用才成为可能。法律文书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官员们可以上报文书给国王,国王也可以给官员们颁布命令。”这说明( )
A.当时科技与文化很发达
B.古埃及发明了象形文字
C.文字推动古埃及文明发展
D.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
14、下图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在15世纪初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下列哪一事件最早印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A.亚历山大东征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三角贸易
15、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骞能到达欧洲,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罗马的社会状况是( )
①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②罗马的集市上有大量奴隶出售
③有一个掌握全国大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 ④决策权掌握在公民大会手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对罗马帝国造成的后果是
A.国家富足,社会安定 B.社会奢靡享乐盛行,帝国日益危机
C.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长期战乱,民生凋敝,经济困难
17、人类形成的时间距今约
A. 二三百万年 B. 三四百万年 C. 四五百万年 D. 一二百万年
1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或看法。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D.一战是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19、下列人物中为了实现民族解放而进行了长期斗争的有( )
①华盛顿 ②章西女王 ③玻利瓦尔 ④罗伯斯庇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阿拉伯数字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古代
A. 阿拉伯人
B. 埃及人
C. 巴比伦人
D. 印度人
21、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__________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全分立。 1871年3月巴黎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___。
22、请在下图中填出“三角贸易”的出程、中程、归程。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3、自治城市:
(1)特权:有权选举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__,成为自治城市。
(2)自治形式:从_______或_________手里取得一种证书——______________。
(3)自治评价:削弱了___________,使国王获得________的拥护;但自治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________和_________的控制。
24、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5、拿破仑上台后,修订并颁布了新的法典,至今仍然在法国施行的是:《___________》。
26、“进化论”思想的提出者,《物种起源》的作者是______。
27、_________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_________标志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8、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______”。标志着铁路时代到来的是________发明的蒸汽机车。
29、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_________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庄园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_________关系。
30、公元前31年,______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他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481年_______建立法兰克王国,在他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31、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类型的古代人类文明。有哪两大类并举例说明?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
(2)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
(3)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33、一百年征途漫漫,一百年功昭日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辉煌篇章。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全民族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简析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要作用。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7)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8)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4、音乐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廷克托里斯看来音乐的和谐是“恰当的声音所产生的某种快乐的效果”,是人的一种甜美的感受。这种信赖人的耳朵,以经验主义的态度对待音乐的倾向,是13和14世纪西方音乐理论发展的结果。廷克托里斯明确肯定了音乐的世俗作用,并关注到音乐所产生的情感刺激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在廷克托里斯的著述中,关注音乐中的人的观念已经明显地确立起来,他把一批代表着新倾向的作曲家置于历史的中心位置。(注:廷克托里斯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具有标志意义的音乐理论家)
——摘编自周耀群《约翰内斯·廷克托里斯与文艺复兴音乐观念的转变》
材料二 马赛曲之所以能够成为国歌甚至整个民族的象征,不仅在于共和派的积极倡导,更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历史意义。首先,马赛曲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它是在祖国面临战争危险时诞生的一首赞颂自由的歌曲,马赛的义勇军正是高唱着这首歌曲来到巴黎,又走上前线,为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其次,马赛曲与革命和共和密切相连。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攻打杜伊勒里宫唱着这首歌曲,使得它与法国君主制的崩溃产生了联系。共和三年获月法令更是使马赛曲成为革命、共和的象征。
——摘自顾杭《传统的发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前期对共和文化的塑造》
材料三 快速通信手段(如电话和电报)在19世纪的发明致使声音传播技术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留声机和广播。到20世纪中叶,广播和留声机录音使音乐传播到了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自20世纪上半叶起,世界上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开始受到录音和广播里的音乐声响的狂轰滥炸。所播放的这种音乐只使得听者对音乐不予关注或者没有直接的关注,从而培养了缺乏鉴赏能力的听众。
——摘编自米罗·沃尔德等著《西方音乐史十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廷克托里斯认为当时的音乐出现了哪些“新倾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代表着新倾向的作曲家”地位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92年法国在君主制崩溃后,政治体制上所发生的变化。简要分析马赛曲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谈谈留声机和广播等新发明对于音乐发展的利弊。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音乐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