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B.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
C.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
D.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俄国最需要的是海域。”关于彼得一世生前创造的奇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农奴制度
B.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C.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美国首都有一座人物建筑物,前面56级台阶象征“他”的年龄,四周36根台柱象征“他”在任时的36州,这个建筑物就是林肯纪念堂,以下属于林肯的贡献是( )
A.确立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维护了美国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
C.摆脱了“大恐怖”“大萧条”的经济危机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4、“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邓稼先
5、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仍然有部分国家还存在反对的声音,这说明( )
A.全球化违背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B.全球化对部分国家有害无利
C.全球化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D.全球化是国际冲突的根源
6、“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这一巨变把人类带入到崭新的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网络时代
D.信息时代
7、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8、成南高铁开通后,从南充到成都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密切了成都与南充经济圈的联系,有效推动了南充的经济发展。铁路最早诞生于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知识时代”
9、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它”是( )
A. 光荣革命 B. 英、法、荷争霸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
10、(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宫(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历代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11、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 发明楔形文字
C. 制订《汉谟拉比法典 》 D. 建造麦加清真寺
12、1640年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革命运动的序幕,对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13、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生产发展
14、你认为下列哪次革命称得上是“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辛亥革命
15、西方某法律文件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这份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6、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A.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D.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17、在世界近代史上,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下列对他们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领导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者 B.都领导人民获得了国家的独立
C.都领导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 D.都领导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
18、以下不是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
A. 向西方学习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创建新式常备军
D. 废除奴隶制
19、从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当时主要是“兴”,而不是“复兴”。其中的“兴”是指( )
A.对古典文化的全面继承
B.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C.资产阶级思潮逐渐流行
D.基督教在西欧的进一步传播
20、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同时,东方文化中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等不断在对希腊文化进行着反向渗透。材料反映了( )
A.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B.希腊文化的东方化
C.希腊文化的统一性
D.文明交流的双向性
21、填空题
(1)1914年的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发生于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____战役则是二战的转折点。
(2)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他的“_________”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表达了对生活无比的热爱。
(3)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是____________;为对付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实施了_________。
22、请按要求写出改革名称。
(1)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的是__________
(2)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的是__________
(3)改变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的是__________
(4)国家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的是__________
23、禹死后,____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24、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是一个以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_ 的体制。
25、公元____________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26、1777年的________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________》,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27、史实填空
(1)将下列探险家对应的英文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的路线方框内。
A.哥伦布 B.麦哲伦
(2)将下列文明成就的英文字母填在其所在地(或诞生地)相应方框内。
C.金字塔 D.佛教 E.伊斯兰教
28、古埃及的发展:
(1)国家的出现和统一: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______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2)鼎盛时期: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3)衰亡:公元前525年后,古埃及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占领。古埃及文明______延续下去。
29、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0、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百年光辉历程,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1921年,_______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2)1935年1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_______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_______③到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停止,_______④初步形成。
(4)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积极抗战,在华北的广大区域,由⑤_______领导的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_______⑥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5)1945年4月,_______⑦的召开,确立了_______⑧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展开了战略反攻,先后展开了辽沈、淮海、⑨_______三大战役,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_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31、(1)写出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和城市(一例即可),为什么说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简单的"复兴"?
(2)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说说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的特点。
32、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历史上的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教育新气象)
(1)写出中世纪大学设置的基础课程一例。
(新经营方式)
(2)14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经营方式,写出一例。
(新思想文化)
(3)“不是复古而是创新”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是什么?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政治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新航行路线)
(4)写出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事件。
(新技术发明)
(5)哪一技术发明推动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法国的发明成果一例。
(6)综合上述史实,谈一谈你的认识。
33、探究题.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回答问题
(1)“人类第一次将王权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这一法律文件诞生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它的诞生给这国带来什么变化?
(3)这国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原先,10个男人分工合作每天能制针48,000多枚。但是现在,一台机器在一个十一小时工作日中就能制针145,000枚。一个妇女或少女可以看管4台这样的机器。因此,她用机器每天可以生产针近60万枚,每星期就可以生产300多万枚。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但也该看到,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法国旅行家笛福曾经对新兴的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有过这样的描写,“这里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黑暗,不停工作着的铁炉烟雾不断。”谢菲尔德是我见到的最多烟的城市之一。
——摘选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材料三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規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烟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摘编自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时期“一个妇女或少女可以看管4台这样的机器”的关键发明及使用的能源。
(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