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山西晋城初三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移/泊  衣/霓羽衣  级而上/金不昧

    B.幕/恐  石/熠熠烁  招摇骗/一楼房

    C./过  灯/拨离间 勇挑重/惊受怕

    D./浪  烤/一而上 目神迷/箭在

  •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集》以作者姓名命名;《聊斋志异》以书斋命名;《柳河东文集》以居住地命名;《王右丞集》以谥号命名。

    B.记,这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C.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第二个年号,天启是明熹宗年号,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是1622年,所以1623 年是癸亥年。

    D.“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中的“清明”指的是清明节,而非“清明”这个节气,因为后半句的“春暮”二字。

  •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B.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与韩愈、苏轼、 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D. 《桃花源记》简述诗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 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蒹葭》《式微》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了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论语》《孟子》《庄子》《礼记》等古代典籍均为儒家经典。

    C.演讲词应该根据演讲者的个性、职业、教育背景等差异来设计,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还要注意演讲内容的针对性。

    D.《马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赏析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中“__________”点出送别友人的地点,“_______”点明送别时节。

    【2】此诗在情绪上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蒹葭苍苍,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3)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选择性阅读]小明同学阅读《傅雷家书》时,从三封书信中分别节选了[甲][乙][丙]三段文字,准备和同学进行交流。阅读这三段文字,你认为最适合作为他发言主题的一项是( )

    A.勤俭持家   B.文明礼仪   C.家国情怀   D.艺术修养

    [甲]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子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

    (节选自1954年8月16日书信)

    [乙]对外国朋友固然要客气,也要阔气,但必须有分寸。像西卜太太之流,到处都有,你得提防。巴尔扎克小说中人物,不是虚造的。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所以我特别要嘱咐你“有分寸”!

    (节选自1955年5月11日书信)

    [丙]注意以后说话,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这是最犯忌的,因为就是你说得对,但是给人的印象只觉得你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好像天下只有你看得清、看得准,理由都是你的。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好辩,不论大小,都要辩,这也是犯忌的。希望你先把这两个毛病,时加警惕,随时改掉。

    (节选自1957年10月25日书信)

    (2)读过《傅雷家书》后,你觉得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请阅读《壶口瀑布》选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甲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乙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丙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请联系前文,具体说说第一段中加点的“驰骋”词呼应什么?好在何处?

    2第2段“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中“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窄”指的是__________

    3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

    “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4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着力描摹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的壶口,又说它“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一一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在众多表达亲情的文章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都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出真挚的情感。请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用慧眼撷取自己平凡生活中感人的素材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凡背默范文、抄写试卷文段内容的,均以0分计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