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晦暗/教诲 襁褓/强词夺理
B.瞭望/燎原 幽悄/悄怆幽邃
C.缅怀/沉湎 拙劣/相形见绌
D.两栖/潮汐 拾掇/拾级而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独裁统治,这种卑鄙无耻的行径令人发指。
B. 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忙偷偷摸摸地回到座位上。
C. 这件事我做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D. 反动派想通过谣言来挑拨离间、蛊惑人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B.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 系向牛头充炭直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阅读古诗文,回答各题
【诗词赏析】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本诗开头四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运用了什么手法?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6、默写古诗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古诗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两句)
①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请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和颈联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下片。
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保尔·柯察金这个形象凝聚了那个时代哪些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代文阅读
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
迟太安
①我去某座城市,事情办完后没有急于返回,而是流连于花月春江的景色。穿梭于美景之中,正恨自己少生几双眼睛,然而却被不远处的一幕吸引了过去。
②商店门前的人行道上铺着张半米宽,四五米长的黑色橡胶板,上面写满一行行漂亮的粉笔字,写字得雄浑刚正,正是临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内心顿生敬佩之情。
③写字之人是一位双腿残疾的乞讨者,身上衣着非常破旧,他坐在地上用双手挪着身体写字。这位乞讨者置身于繁华的街市,显得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残疾人的身后还有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的一只手紧紧地拉着残疾人的衣服,不时抬起头看一眼四周的围观者,另一只手用一根细绳牵着一个红色的小塑料盆,里面散落着几张零钱。沿街乞讨的人在每个城市都有,像这位残疾人以写字乞讨的却很少见。一般的乞讨者都以自己可怜的一面行乞,有的甚至是骗子,渐渐的我的同情心变得麻木起来。包括残疾人身后的那个小女孩或许也并不是他自己的孩子,而是为了博得人们的同情拐来的孩子。
④但这次我却感觉面前这位与其他乞讨者不同,虽说他衣着寒酸,但不邋遢,最值得我欣赏的是他刚毅的眼神。残疾人看到我望向他,微笑地向我点点头,却没有向我伸出乞讨的手。环顾四周,周围都是像我一样的路人,他们的神情都是淡漠的。
⑤行乞者并没有因路人的围观而停下写字,看来他早已习惯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我虽然并没有完全相信他,但看到他残疾的双腿,身后小女孩那清澈纯真的眼神,还有面前那赏心悦目的书法,我觉得应该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⑥想到口袋里有些零钱,我随手掏出放到小女孩前面的小塑料盆内,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几张小面额的纸币里竟然夹带着一张50元的纸币。放到他们的塑料盆内,我开始后悔起来,乞讨者说不定就是个骗子,我干嘛要给他这么多钱真想把那50元拿回来,但是周围那么多人,那样做又太没面子。我正在懊悔自己的过失,小女孩将那张50元的纸币捡出来对残疾人小声说:“爸爸,这是50元。”坐在地上的残疾人从小女孩的手里接过钱递还给我:“先生,谢谢你,你给得太多了,我的字不值这么多钱,这钱请您收好。”残疾人的话一下撞击到了我的心,让我为自己羞惭起来。此前,我还在后悔给他们那么多钱。为掩饰自己内心的愧疚,我蹲下身子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你别客气,你写的字的确很漂亮,这钱你拿着吧,另外还有件事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带着孩子出来呢?这孩子是你女儿吗?”残疾人听到我这样问,向我笑笑说:“我的老家在山区,我从山上摔下来双腿受伤,为了治腿花光了积蓄,还欠下好大一笔债,孩子的母亲没法再跟着我吃苦,就走了。没有办法,我只好带着孩子出来讨口吃的。也有好心人曾救助、收容过我们,我没有了脚,但是我的手还在,我想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孩子,不想给别人添更多的麻烦了。我在这里写字,得到别人的施舍,这也算是劳动所得吧,这里头也有别人对我的肯定和尊重,孩子到上学的年龄了,我想尽力送她去。”
⑦这个男人的话让周围的人神情为之一震,我心里更加惭愧。他说得对,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尊严,他的腿断了,还在这里行乞,但他同样有自己的尊严,一个作为正常人和作为一位父亲的尊严,他只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有尊严地活下去。
⑧我从残疾人手中接过这50元,又将钱包里仅有的200多元现金全部掏出,一起放到小女孩手里:“小姑娘,这钱是叔叔给你上学用的。”小女孩接过钱后,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那位父亲正欲推辞,我迅速转身离开了。”
⑨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与残疾人的女儿一样大的小姑娘松开爸爸的手,慢慢地走过去,将手中新买的玩具送给了小女孩,孩子直率的纯真让周围的人动容,其他围观的人也纷纷向父女二人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的眼神不再是刚才的淡漠或嫌恶,而是多了些什么,有温暖,也有善意。
(选自《读者》2018.10.30,有删改)
【1】文章以“我”对行乞男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括号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吸引 | A | 麻木 | B | 相信 | 后悔 | C |
【2】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环顾四周,周围都是像我一样的路人,他们的神情都是淡漠的。
(2)残疾人的话一下撞击到了我的心,让我为自己羞惭起来。
【4】行乞男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9、写作
从八下语文教材,我们领略了各地的民俗,进入了物候学、地质学等科学领域,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了古人的理想家园。沉醉其间,我们感受到了多彩的地域文化,也感受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更得到了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请以“____________,真的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